夏娃的果园

写痛,你写得过偶么?
个人资料
汉代蜜瓜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请不要歧视说双语的人

(2012-03-19 20:50:55) 下一个
本文为《出国》杂志“东张西望”专栏所撰

打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幼时听到的一个笑话。

    那是在老家蓬莱时的事情。我大约刚上学或者没上学的时候,是年长的表哥表姐的跟屁虫。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说笑话,有几个是关于普通话的。

    教育部门很早就在推广普通话了,但是大约除了语文老师用标准拼音教小学生认字,其他老师都办不到。不仅其他科目的老师办不到,连语文老师也办不到一堂课从头到尾都用普通话教授。

    胶东人管“人”叫“银”,“秦”字发音成“陈”,“黑”念成“盒”,音调比较奇怪,好像三声再往下打个弯。

这个笑话是这样的——语文老师操着普通话腔调教学生生字:“黑,黑,黑板的黑!”

这时有个调皮的小男孩在东张西望,老师一怒,挥着教鞭呵斥:“看盒(黑)板!”

记得当时我跟众兄弟姐妹一起笑得前仰后合。多年之后,大舅家的二表哥跟二姨家的表姐夫到杭州来玩,想吃饺子,满大街挨着小饭馆问人家:“有没有姑子?”

这个“姑子“,不是尼姑的那种叫法,“子”是轻声,“姑”接近于三声,但是比三声短促,音调微微下挫。

饭馆老板听得茫然,摇头不知所以。

回来讲给我们听,我跟弟弟拍手大乐,说:“什么姑子?还和尚呢!你要问有没有水饺,人家才知道你说啥。”

表哥和表姐夫挠头。你看不懂普通话,白饿了一天。

至于胶东人为什么把饺子称作“姑子”,我想大约跟包的方法有点关系吧。我姥姥妈妈姨妈包饺子,全是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起来一捏,箍出来的,所以叫“箍子”?

不管怎么说,胶东还是属于广大的北方方言区,虽然个别的用语有别于普通话,但是大部分的词汇跟普通话发音类似,相互之间容易懂得彼此。因此在我们那个时代有个奇怪的现象,出外交流,南方人尤其是非北方方言区的人更容易操普通话,而北方方言区的人更容易说自己的方言。

用我表哥的话来说,那就是——我说的不就是普通话吗?

上小学之前我带着一口胶东土音从蓬莱迁居济南,住在济南军区歌舞团大院。大院里住着一些当兵的,我不清楚他们说的是哪种方言,现在想起来很大的可能是济南话。好笑的是,尽管济南话土得掉渣,这不妨碍个别大兵们用模仿我的胶东口音来取笑我。

我见过唯一对自己的母语方言最谦虚的人是杭州人。几乎所有我见过的杭州人都认为杭州话难听,没有上海话和苏州话那么绵软动人,更没有普通话的雍容大气。我的几乎所有的杭州本地的同学同事都说,要让孩子学好普通话,至于杭州话,不会就不会了,不学也无所谓。

什么拯救沪语拯救粤语,杭州人从来没有提出过类似的口号,似乎也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

而杭州人的下一代,还真有根本不会说杭州话只会说普通话的孩子。

与杭州人相反,上海人对于自己的方言有着独特的感情。上海人因为爱说上海话,有时候甚至不分场合和地点,有些自绝于全国人民的而不自知的样子。记得有一次从上海回杭州,对面坐一个上海中年男子,说起杭州人对上海人的不友好,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啊为什么?我们当初帮杭州人是那么的无私。

我问他:“你们出了上海,为什么不说普通话呢?”

他说:“不习惯,说不好。”

上海的报纸经常性地讨论上海话,诉说着上海话的变迁与发展,海外上海人和本土上海人说的上海话已经不尽相同。即使在工作场合,只要上海人跟上海人在一处,铁定你能听见像滚玻璃珠一样叮当清脆但是不失圆润温婉的上海话倾斜而出。但是随着新一代的成长,教育部狠抓普通话教育,上海人的普通话越说越好,越说越自然。

在上海工作若干年,坐在公共汽车上,经常碰到三五成群的上海中学生。他们往往是双语混说——用上海话聊天,聊着聊着,如果想强调某一句话,会用普通话重复一遍,以示这句话是重点,需要被重视。

这就是双语环境中的孩子运用语言的特点。而这个特点,说单一语言的人是不能理解的。

这一突出的特点,在海外归来说英语的人群中表现得最为显著。而国内对于这种中英文夹着说的做法的歧视与鄙视,是从钱钟书的《围城》开始的。

这种鄙视演绎得最激烈的时候,就出现了天津卫视的职场秀《非你莫属》中的主持张兆刚与求职者刘俐俐的冲突。

24岁的海归女刘俐俐,有点个性,上电视节目想谋求一份文字编辑工作,却遭到主持人和招工单位代表组成的评审的指责、质疑、语言攻击,被形容为目光凶狠笑容狂浪,败下阵来。这个叫刘俐俐的海归女得到了网友几乎一边倒的同情和赞赏,其中还 包含洪晃、姚晨、文章、马伊琍等明星大腕。而主持人张绍刚(央视《今日说法》主持人之一)则被指责心胸小、没风度、尖酸刻薄,有网友表示占有在公众中煽 动情绪话语权的主持人太霸道,此风不可开

这个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刘俐俐在上场的时候秀了一段英文,并用中文夹着英文回答了现场嘉宾的几个问题,同时她说的“英雄双行体”主持人张绍刚闻所未闻。

海归的中英文夹着说,被认为是卖弄英文。

在某个采访中张绍刚承认他烦说英语的人。他在节目中不止一次地为难小留学生。

中英文夹着说是卖弄英文?

作为在海外生活的华人,我要大吼一句——冤,真的很冤,比窦娥还冤。

    中英文夹着说,跟所有的说双语的人都一样,不是为了卖弄英文,是为了方便,因为我们住在国外就是这么说话(当然是对着同胞,对着老外就全盘上英文了)。比如我念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时不时地会碰上要你上台做幻灯演示。这里的幻灯,当然不是老式的用幻灯机做的幻灯,而是电脑软件POWER POINT,演示,英文是PRESENTATION,而出国之前,这俩词儿我都没接触过,当然不知道POWER POINT可以说成“幻灯“,PRESENTATION可以说成“演示”,那么同学之间的交流就是这样的——

    “哎,那个PRESENTATION你开始准备了吗?”

    “还没哪。我来找资料你做POWER POINT好吗?”

     你说,大家都在一起念书,英文水准彼此彼此,我们向谁去卖弄英文啊?

     当然,这些英文词汇也不是说在中文里没有对应的词,必须要说英文,只是在这个时候最先反应在脑子里的是这个英文词汇,而不是那个相对应的中文词。

    语言表达,有一个时效性,需要快速敏捷地在第一时间给对方反应,那么哪个词先跳进脑子里,就先说出了哪个词。

    说到底,跟上海的新一代普通话和上海话夹着说一样,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我表哥住在加拿大的法语城市蒙特利尔。蒙特利尔的官方语言是法语,但是那里的居民也知道在当今的时代是英语时代,只会法语是没有前途的,所以他们从小接受双语教育,大部分人英语法语都说得非常流利。表哥在工作场合看见那些本地人之间交谈,也是法语和英语混着说,怎么方便怎么来。

    看来双语混搭,不仅仅是海外中国人都有的特色,是所有说双语的人的共同特点。

    了解到这一点,国内的人就不要对海归的中英文混说那么快地产生歧视和鄙视。我们真的不是故意的。语言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世界越来越开放,发展越来越快。语言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客观存在,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随着每一个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加,杭州上海这些二十年前办公室里还以本地方言为主的场所,已经被普通话所占据;而鲜活的网络词汇,堂而皇之地登陆正式辞典;以英语词汇为主的外来词,在年轻人嘴里朗朗上口。一个开放的国家,一个有胸怀的民族,要对这些眼花缭乱的变化怀有宽容大度之心。

    语言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何必认为地区制定那么多清规戒律?

    记得出国前在跟大学同学聊到当时市政府号召的“规范汉语运动”,同是学汉语言文学出身的同学笑笑说——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对自己的语言文化这么歇斯底里的敏感,一个是法国,一个是中国。

    都是曾经辉煌过的文化大国。曾几何时,英国的上流社会通行的语言是法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面对铺天盖地的英文和英文外来词汇,你让法国人情何以堪。当年去法国的人回国都流传着一个笑话——如果你在巴黎不小心掉进塞纳河,最好用法语喊救命,用英语喊没人会救你。

    当然,如果回国掉进西湖里,我会一边用中文喊救命,一边自己挣扎着往岸上游。不管用哪种语言喊救命,还是自己会游泳最实际。

×××××××××××××××××××××××

知会各位亲友:

原计划的《色女编年史》胎死腹中,正在酝酿中的《行走千年的女巫》即将隆重登场。本来计划下周推出的,忽生变故,本周忙得像陀螺,一刻不停。我也尽量快马加鞭,集中精力构思,总之最迟我争取两周之后能闪亮登场,如果能一周之内登场,那是我太勤奋了,不寝不眠,需要嘉奖,呵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