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公寓跟中国的公寓在构造上完全不同。在中国,梦醒记得有建筑法规规定,民用住宅每一户至少有一个房间的持续日照时间不得少于两个小时——也即,在中国,不可以有完全朝北的民用住宅;而美国因为冬季都有取暖,所以单元房子都不讲究朝向,空间利用率绝对高。梦醒他们住的宿舍,电梯上去,两边是狭长的走廊,走廊两端门对门都是一个一个单元,完全朝南,或者完全朝北,卫生间和厨房都没有窗,靠走廊。梦醒和张允鑫住的单元朝北。一开始梦醒感到不可思议,一个星期后她慢慢熟悉周围环境,才逐渐理解——美国人户外活动多,大约不在意家里有没有阳光,要晒太阳出去晒即可。
星期五晚上,张允鑫开车带着梦醒去一家华人超市买菜。那家华人超市规模很小,里面品种有限,梦醒买了些绿叶菜,榨菜,辣酱,酱油等中国食品,张允鑫又带她到一家美国人的大型超市去买些肉,肉馅,鸡蛋,牛奶等食物,大包小包地拎回来。
梦醒彻底明白为什么在这种小地方,没有车就是没有腿——这些商店,都三五成群地集中在一个地方,附近有咖啡店,有快餐店,有大型超市,有小型服装店,周围有露天免费的停车场,但是附近没有居民区,就是孤零零的商业中心,而梦醒他们住的居民区附近又没有商店,连接商业中心和居民区之间的是高速公路或者宽阔的本地公路,像 H 市的某些公园,九曲联欢桥把一个个孤岛一样的景点连接起来。
居民区和商业中心之间有公共汽车,四十分钟一班,过时不候。
比起中国的城市,这地方更像农村。
梦醒开玩笑地对张允鑫说:“天,这就是美国?简直就是乡下!”
张允鑫说:“这座小城本来就是个小镇,因为有了这个大学,才发展成今天的规模。这里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教职员工,学生和学生家属,一到圣诞寒假的时候,本科生都放假,这座城就像死城一样。这是典型的美国城镇。纽约或者旧金山,反而是外来移民多,算国际化城市。”
梦醒耸耸肩说:“当初你该选纽约——”
张允鑫回答:“当初没有纽约的学校要我呀。”
星期六,他们又去别的超市买了些整理箱,清洁剂和橡皮手套回来。张允鑫说:“家具不要买,等别人搬家的时候我们可以买二手的,很便宜。”
梦醒问:“那咱们家现在的那些家具都是你买的二手的?”
张允鑫说:“哪里,床垫我买的新的,最便宜的那种。其他的桌子书架,都是拣的,不要钱,找个人帮我抬回来即可。”
接着他又说:“我们现在住的宿舍,必须结婚的学生才能申请,要排队。我来后半年就开始登记,你总不肯过来,我已经推了几次——最多只可以往后推三次,你再不来,我可就傻眼了。”
回到家,梦醒整理房间衣物,戴上橡皮手套清理厨房的油腻——前两天她没有橡皮手套,顿时觉得手指干燥不堪。全部做完,用新买的面粉调面,用昨天买的肉馅和菜混在一起做成饺子馅包饺子。
她从国内带来擀面杖,自己擀皮自己包,张允鑫在一边看他的专业书。
梦醒在盘子上撒一层面粉,包好就排上去,满一盘放进冰箱冻起来,一会儿冷冻室就满了。
接下来包的她煮好,跟张允鑫当午饭吃。
这一次张允鑫没有抱怨说面食不好吃,吃不饱。看来国外生活是锻炼人。他这么说:“再怎么说都比三明治好吃。”
梦醒真想高呼“美国人万岁”,居然能把张允鑫改造得不挑食。
说是午饭,其实已经是下午四点,接近晚饭时间。吃完饭冰箱里的饺子也差不多冻硬了,梦醒取出来,找到把冷冻室里的一只大冰淇淋桶取出来,将里面的一点冰淇淋跟张允鑫分着吃了,把桶洗干净擦干,将饺子放进去盖好盖子,仍旧放进冷冻室。
这样,到晚上六点左右,她把所有的面和馅都包光,也放进冰箱储藏起来。
收拾干净桌子,厨房,梦醒洗了澡,累得瘫在床上,似睡非睡——其实她的时差还没完全倒过来,觉得有些头晕目眩。
张允鑫仍旧拿着字典在看书,一边还做着笔记。
梦醒睡得迷迷糊糊感觉有人在她身上摸索,就知道是张允鑫,微弱地说:“累死了,别闹。现在几点?”
张允鑫说:“十一点。你睡你的,我不打扰你睡觉。”手却没有停止,仍旧在她身上摸索,嘴巴也凑上来。
梦醒又好气又好笑:“你这样子我还怎么睡?”
张允鑫说:“反正你又不上学不上班,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好了。老婆,我们分别这么久,我想死你了。”
梦醒又问:“你一直在看书?”
张允鑫已经投入另一项伟大的工作,嘴里含含糊湖地应着:“唔。”
梦醒虽然不想动,还是由着他摆弄,只是说:“现在不是那么绝对安全,我把安全套放在写字台最下面的抽屉里,你要带套。”
张允鑫答应一声,起身去拿。这些套子是梦醒在国内买了带过来的。
大约是憋了一年半的滋味是不太好受,张允鑫那几天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和精力,再加上戴着套子,把整个过程拉得长长的,简直是夜夜新郎,要把荒废的时间全部补回来。
那几日梦醒在家里打扫卫生,做饭。她从楼道里看到别人扔出来的一只白色的床头柜,拣了回来擦干净,放在自己这一边,把两只整理箱叠起来放在张允鑫那边给他做床头柜。
张允鑫带着梦醒给他做的饭去上班,中午不再回来。他同一实验室的中国同事看到他带的饭不再只是大米饭红烧肉,品种多起来,甚至还有饺子,就知道他老婆来了,吵着要他请客,上门看望“嫂子”。
梦醒一边在家里做家务,一边把收放机挂在腰上收听广播,锻炼听力。张允鑫还把校内的一些免费的杂志和报纸带回来给她看,她每天对着字典一边阅读一边听广播,也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房间全朝北,她还要抽些时间下楼走一走,晒晒太阳。
由此她结识了住在斜对门的李雪青。李雪青也是陪读来的,她年纪比梦醒大很多,有个女儿已经十岁,现在又生一个女儿,才半岁。她每天推着婴儿车进进出出,跟楼里的中国女人都混得很熟,听她跟那些老外讲话,英语似乎不是很好,说得不利索。
那一天梦醒在家里正包着饺子,听到有人敲门,开门看到一个看起来像中年妇女的中国女人笑容可掬地说:“你是中国人吧?我早就想来拜访,一直没机会,今天碰碰运气看。”
梦醒连忙把她让进去。小小的婴儿在婴儿车里睡得正沉。
梦醒给她倒杯茶,彼此介绍,就这么认识了。
从她口里得知,李雪青已经来了三年。梦醒惊讶——她都来了三年,英语居然
说得还这么差,简直不可想象。
李雪青看她耳朵里塞着耳机,问:“你听什么呢?国内带来的流行歌曲吗?”
梦醒笑了笑说:“我听英文广播。我听我们老公说学校里办的英语班很贵,想想还是在家里自学算了——在家里自学,我能自己掌握进度,不会做无用功。”
李雪青看她桌子上一摞报纸,一本大字典压在上面,字典上有一摞别人的论文草稿纸的打印稿,反面没有字的一面全是圆珠笔写的密密麻麻的笔记,都是从字典里抄下来的单词和句子。
她由衷地说:“你真用功。我不行,我看英语看不进去。”
梦醒连忙找话替她开脱:“你带着孩子很累,哪里还有精力学英语!”
接着李雪青絮絮地说起哪个商店便宜,这几座学生家属楼有一个社区中心,那里有所谓的“免费商店”,就是学生们把自己没用也卖不掉的书,衣服,鞋子和一些日用品捐献给“免费商店”,一些需要的学生可以在规定的开放时间去拿回家自己自用,各取所需。“免费商店”的工作人员都是从学生中招募的义工等等。
另外,学校的中国学生还有些什么组织,经常搞些什么活动,也逐一介绍,让梦醒对这边学校有的的大致了解。
因为校区和宿舍区是分开的,学校的校车什么时候开,多长时间有一班,李雪青也一清二楚。
梦醒出去买东西都是张允鑫开车载她,她对这些都没有概念。张允鑫曾经对她说:“冬天太冷,你不要去坐那些公车,等起来冻死人。”
她听到这话,一霎那间非常感动——难道一年半的分离真的使他发生巨大的改变,变得如此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李雪青问梦醒:“你老公读什么?来了几年了?”
梦醒实话实说:“他读博士,来了一年半。”
李雪青笑着说:“还有很长时间好熬呢。我老公顺利的话,大约还有一年左右可以毕业,总算快熬到头了。”
梦醒骇然:“博士要读这么久吗?”
李雪青点点头:“在国外,两种学历最难熬,一个是本科,一个是博士,所以读出来很铁很过硬。”
梦醒倒吸一口凉气——五年???!!
是啊,其实如果自己对未来有信心,不去跟别人瞎比,不会觉得生活有多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