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同窗,同窗的岁月(2)

(2012-10-22 21:56:53) 下一个

同窗,同窗的岁月(2)

Check-in时,我问Air Canada的工作人员,飞温哥华的航班算是国际航班还是国内航班。回答说是国际航班,搞的我纳闷了很久。后来才从实际经历中知道,正确回答应该是,从美国飞温哥华是国际航班,无论是转机还是入境,都要接受加拿大边检;从温哥华飞美国是美国国内航班,因为边检在温哥华被美国海关执行了;特别地,任何经加拿大转机美国的,无需经过加拿大边检,抵加后会直接被安排过美国边检进入候机厅(非美加公民则需有美国绿卡,否则需有加拿大转机签证)。

温哥华是一座我非常熟悉的城市。以前在西雅图时,经常开车越境来温哥华吃Sushi。有一次,傍晚在美加边境入境加拿大时,加拿大帅哥Immigration Officer非常友好地问:来加拿大干吗?
我:去温哥华的Richmond吃Sushi,CAN$17.95的Sushi Buffet,既便宜又好吃,种类还多。
我仿佛听到帅哥Officer喉咙里的口水吧嗒声,IO:嗯,好主意!呆多长时间?
我:吃完就走。
IO:今晚回来?
我:嗯,今晚回来。要不给你带点Sashimi回来?
IO:喔,太好了。不过,你回来时,不再经过加拿大边检了。谢谢你的好玩笑,不过,我想告诉你,过边检不要开玩笑,因为这是最严肃的执行公务。祝你今晚吃得好,再见!

虽然我以前经常入境加拿大,但以前都是经陆路的简单边检,不知加拿大空港的正式边检是怎样的。在飞机上,简单地填了入境加拿大的表格;下飞机时,我在最后跟着大家鱼贯而出。我去了趟卫生间,分把钟后出来时,诺大的边检厅里,待检人员只有我一个人了。一溜二十来个排队口,每个排队口可供排队距离都有40米以上,比美国的边检口岸阔多了!倒也符合加拿大地更广人更稀的风格。

随便选了一个Visitor的排队口,慢悠悠走过去,二十来个Immigration Officers都在尽头无聊地看着我慢慢散步过去。刚在黄线处立定,一个华裔美女IO就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让我过她那去。递上证件和登机牌,说了句“Just transit”。带着典型加拿大英语口音,华裔美女很是热情“目的地是哪?”,“Hong Kong”;“喔,我真嫉妒,马上就是中秋节了,那里可真不错”(谁说过边检不要开玩笑来着?),“谢谢,应该是不错,不过我从没去过”;“有其它行李么,不会就是这些吧?”,“就是这些,我常飞国际航班,但从不Check-in行李”;“祝你旅途愉快,进去后,向左转就行了”。也就十秒钟功夫就把我打发了,搞得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端详美女妹妹。

两个有气无力的哥们在一溜行李转盘尽头收了我的入境表格,以光速挥手放行。第一次来到这也算很大的温哥华国际机场,还真摸不到方向。问了问问询处的帅哥美女,竟然又都是亚裔,听说我去Hong Kong,都热情的不得了,当然,从他们的英语口音里,我听得出是香港移民。

对温哥华机场最深的印象是,Air Canada在美国其它大多机场和在Hong Kong机场连一个专用的柜台都没有,但在该机场,几乎一家就占了一半的柜台。办理登机牌的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黑色的群体划船雕塑,我不太清楚该雕塑的寓意,只是想到其可能与早年清教徒来北美的五月花号有关。雕塑旁是一大堆食肆,我在Burger King吃了个不带炸薯条的健康汉堡包;为了测试美国的Starbucks Card在加拿大是否能用,还特意在雕塑旁的Starbucks用卡买了杯中号咖啡,CAN$1.95,比美国便宜。而且,为了试试该机场的中餐质量,特意等到中餐点Fortune Wok上齐菜,买了份牛腩炖萝卜、叉烧,鸡肉炒芥兰的三菜合一盖浇饭,含税总共CAN$9.51(含消费税HST 12%,高于美国,但还不算是水深火热,新西兰GST是15%),比美国便宜多了。安检比美国的简单,不用脱鞋。进入候机厅,找到个电源插座,打开Laptop,把行李扔一边,脱鞋脱袜子,席地一坐,戴上耳机,摇头晃脑地听音乐,这就是典型的美国风格喔。

早早就获得通知,AC007 晚点20分钟起飞。刚起飞,机长就说,大家别担心,我会把时间赶回来。结果发现,加拿大人不象美国人那样靠谱,说话真不算数,原本13小时05分的飞行时间,被最终搞到了15个小时;但不管怎样,都是我经年国际旅行单个航班最长的了,以前是北京飞新西兰的Auckland,12小时30分钟。

15个小时真是难熬,尤其加上,未尝料到的是,Air Canada的食物真难吃。连续飞了好几年的国际航班,还没遇到过这么最难吃的食物!使我不禁想起鲁迅写的“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想必芋梗汤要比眼前的这些破东西好多了吧!乘务员看起来大部分是港籍,服务语言是英语、法语和广东话;他们每次对我服务必先用广东话,我不得不用英语回答(这次粤港之行学到标准广东话“没问题(mao3men2tei3)”)。

香港人,是我个人经历里,素质最高的本土华人群体,高于新加坡华人,更高于台湾人和东南亚华人。抵达香港,香港入境处的Immigration Officer选择把入境章盖在已含有图章的页面,而且是该页最小空白处!虽是非常微小的尽量予人方便,却足以体现为他人着想的素质!特别是在我的崭新护照上,到处都是空白页的情况下(此前该护照只有中国大陆的出入境图章各一以及唯一的美国入境章)!而后来从香港入境中国大陆时,大陆方面的Immigration Officer却是看都不看地就在一个空白页上盖了章(当时,几分钟前,香港方面的出境章依然盖在入境章同页的新的最小空白处!)。我无法抱怨,因为以前入境中国大陆时还有更差的:盖骑缝章,一个章占了两个空白页!

香港机场的设施和服务,虽然布满繁体汉字,充耳也都是根本听不懂的嘎嘎粤语,运行起来的感觉却与在任何西方机场无异:简单、安静、合理、高效。问询机场警察,港味普通话、广东话、英语,都很熟练,态度很亲切,令人自然地信赖。只是后来立刻发现,机场所有的电源插座都是单一的严格英制,与典型美国的二相和三相插头都不匹配。这使得我的Laptop无法使用,因为我的Laptop电池已5年高龄,充满电也只能最多维持15分钟,做不了任何事情,没有匹配电源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使用。这点,香港机场与最落后的发达国家新西兰还是有差距。新西兰也是英制,但公共场合都配有通用的制式插孔。好在,对我这种frequent world traveler,很快就找到了几个美国老乡,借用了转换插头,处理了必要的Internet业务。

席地而坐、衣着朴素、脱鞋的,准是美国人!我曾去过美国本土48州的36个,按面积算,覆盖了90%以上。问他们从美国哪里来,跟他们说什么时候我去过该地的哪哪,那具有什么特色、地标或民俗风情,都是阵阵惊喜。那样子,别说借东西了,开口要多少钱都会给。他乡遇故知,是没有民族肤色界限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st-watcher 回复 悄悄话 My Air Canada's experience several years ago from Van to HK:

After passed Alaska, they told us they did not have enough fuel, and tried to land in Russia but got rejected,so they later landed in Taiwan for 1 hour without AC inside airplane in the summer time.

To me, it is worst airline company.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