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迁徙

我不太会写文章,但是很爱读网友们的博客,所以我的博客就是我的读书笔记,以摘编为主,从他人的文字里寻找自己的感慨。
正文

萨大工程学院一瞥 我在萨市过圣诞 2009-01-04

(2022-11-19 12:03:25) 下一个

1、 萨大工程学院一瞥  我在萨市过圣诞 2009-01-04

         学校电脑室             

                                        

  来到学校,出奇的安静,诺大的一所大学,连个人影也看不到。在国内可不是这样,即便放假,在学校里处处都有保安守护,依然有人来来往往。说真的,来这里两个月了,也去了不少地方,连警察保安啥样都没见过。

   我们首先浏览建筑工程实验室。进门一看,俨然是一所水泥构件加工厂,各种建筑型材整齐地码放在两旁,中间是一5米宽,10米长的水泥桥,是YF用了半年时间,由图纸设计,到构架,模具制作,水泥浇灌,亲自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要完成这样多的工序,对一个学生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然后,在桥上做各种力学试验,从而取得相应技术数据,为写论文积累素才。

  女儿指着墙边一堆园柱型水泥试件说,这200余件,是她整整一个学期的杰作。这样的试件,是在水泥里添加不同种类的纤维,搅拌均匀后,倒在特定的模具里,放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干燥成形,再逐一测出每个试件裂纹大小,抗压,抗拉强度值,进行分类比较,从中取得最佳选择。由于有了这种实际操作的摔打,在日后的工作中才会应对自如。

  操作间隔壁是实验课教室,有各种试验设备,前面讲台上有投影仪等教学用具。不远处一间房子里,有几台电脑,书架上摆放着工具书和零散资料。我问女儿这里做啥用,女儿说是技术处理室。如此功能完善的实验室,据我所见,在国内不少工科院校都没有,更不要说投入这样多的材料设备供学生做实验了。

  离开实验室,来到与它连通的教学大楼。楼道十分宽敞,地面一尘不染,第一眼看到在楼道边案子上是一台怪模怪样的汽车,驾驶员躺在那里开车,也许这样车身更低,在高速奔驰中更安全。楼道每隔一段就有饮水机,有沙发,供学生课间休息;旁边有电脑,可随时上网;楼道里还有一排排更衣柜,是学生储放衣服的地方。一个个教室,电脑室门都敞开着,都很整洁,有的灯还开着,我们还在电脑室坐了一会,随便打开电脑浏览一下,感觉挺好。在楼道的墙上挂有各届毕业生的照片,1920年的毕业生,都是西装领带,油头粉面,神气的很。我在诸多照片中仔细的寻找女儿的照片,看了半天,也没找到,问女儿才知道只有本科生才有如此待遇。再就是退休老师的照片也都挂在墙上。由此可见学校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和对老教师的尊重。

  楼中间是图书馆和阅览室,像国内四合院的天井一样,宽敞明亮,一半书架区,一半阅览区,尽管我不知道它藏书多少,以及资料涉及的范围,仅从感觉上还是满好的。在楼道拐角处的一个房间里,摆满了沙发,还有健身器材,自动购物柜,女儿说这是学生考试前因加班劳累,休息放松的场所。如此周到的人性化考虑,实在让人感动。

  我们又到三楼老师办公区,每人一间。每个办公室门边,都有一个方型纸盒,对此颇感蹊跷,一问女儿才知道这是收交作业的地方。此法值得效仿。我女儿还说,老师都十分严谨,对学生的作业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比国内老师负责多了。

  整个大楼我们看了一遍,只见到两个学生,还都是中国人,他们都在电脑前修改自己的论文,其中一个我女儿认得,还聊了几句。他们远离母亲深情的怀抱,在知识的海洋里辛勤耕耘,他们深知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来不得半点虚假。好在这里的老师,虽很严谨,也很体谅学生,允许学生一边读研一边工作,卸去了他们的经济重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如今在这里读书的中国学生逐年增多,看看这里的教育,对国内的现行教育,尽管我知之甚少,就所见所闻,也深深忧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