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迁徙

我不太会写文章,但是很爱读网友们的博客,所以我的博客就是我的读书笔记,以摘编为主,从他人的文字里寻找自己的感慨。
正文

坐车 2007-12-14

(2022-11-19 09:51:47) 下一个

坐车  2007-12-14 
 
                       坐   车

  那天出去,远远看见公交站整整齐齐地排着队,我新奇不已。到跟前一看,还有戴着黄袖箍的交通协理在维持秩序,一问,方知那天是11号排队日,心想,把排队日过度到生活常态该多好啊?老年人坐公交车,就怕挤,等一候没关系,有的是时间。                                   

 这种变化,不由让我想起在若干年前,我到北京出差,去看望在京读书的儿子,在西直门等‘375’,停车场上停着两辆返回来的空车,车门关得死死的,司机和售票员坐在一旁喝茶聊天,等人聚成了大堆,车呼地开了过来,等车的都是学院路上的大学生,一个个勇猛无比,我被裹在里边,身不由己地被推上了车,那时我身体尚好,没伤着,可我腕上的电子表却不知挤到哪里去了,反正不值几个钱,至今想起都有点后怕。

 如今奥运一天天临近,在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招唤声中,北京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就说坐车吧,在车上对老年人主动让座成了很自然的事;过去可不是这样,老年人上了车,年轻人坐在那里,置若罔闻,一个白发苍苍的人站在跟前,有的装睡,有的扭头看着窗外,啥怪样都有。如今一看到老人上了车,年轻人都争着让座,让老年人感动不已。说真的,有时还真不好意思,想想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工作不容易,坐个车还要给老年人让座,像我这样,闲着没事,到处游逛,怎好坐而无愧

 一次乘车去天坛,在二里沟站,上了一高一低两个中年人,衣着时尚,看样子高的是领导,低的像跟班。当时车上人不多,可座位已没了,高个子的就手握横杆,一手拿着手机,轻推滑盖打起了电话:

 “喂,是老部长吧,我小方,刚去拜访你,说你开会去了,你多保重,常到公园走走······我这次来是和外商谈个项目······”

 听着他打电话,不光是我,许多人都投以惊异的目光。我想能和部长聊家常,到部长家像串门一样,定不是一般人物,可他又挤在公交车里,实在让人琢磨不透,如今哪还有如此严于律己的干部!要不就是在做秀,另有企图。

 不经意又上来几个学生,车上顿时热闹了起来。不知是哪位没头没脑地说:

 “你知道美国总统卸任后干啥?”

 “不会扫大街吧?”

 “反正我这辈子注定是当不了总统,毕业当村官去。”

 “那可是个好差使,别看官不大,权可大了,小汽车都坐上了。”

 “是卖地吧?我们家乡的村长说是修小学,卖了一大块地,小学非但没修,还倒闭了,卖地的钱也不知哪里去了!”

······

  你一言,他一语说个不停。

 车在宽阔美丽的三里河路上缓缓行进,主路两侧的隔离带里鲜花怒放,步行道边的银杏树在微风中摇曳,每到深秋,树上树下,一色金黄,许多人在这里赏景留影,站在树下,金黄色小扇样的叶片,飘飘扬扬,那景象,那感受,出奇的美好!

 不光三里河路整洁美丽,一天我去地坛,路过和平里北街,让我惊喜不已,它美得让人难以辨认,路面比原来宽了许多,临街的楼房都刷新成青灰色,窗口嵌以白边,红色的斜屋顶,阳台上布满了鲜花;新铺的柏油路面油亮亮,笔直的绿化带里,月季、秋葵、菊花,忍冬花竟相开放,相隔不远,还设计了立体花架,摆放了各种鲜花,走在这里,仿佛漫步在北欧的国度里。像这样的街道,还真不少,为迎奥运,北京真是作足了功课,下足了功夫。

 如果你在街头散步,你会发现路上的小广告少了许多。过去当你跨上中关村广场前的过街桥,定会为五彩斑斓,如地毯般的各色广告惊异无比,现在少多了。为了对付小广告,真是伤透脑筋,终于一种新的发明——小广告清理车诞生了。小广告清理车,在路边走走停停,工人师傅手握高压水枪,冲洗着地上屡禁不绝的小广告,效率提高了不少。这也是北京街头的新景观。

   你还会发现北京添了许多新的公交车,坐在上面既宽敞又亮堂,只要不是上下班高峰,坐公交车出游,满有味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