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文学杂志

巴黎文学杂志由陈湃先生创办于2000年。是巴黎中华文学社刊物。
正文

巴黎文学圈友的节日

(2011-05-02 13:55:42) 下一个

巴黎文学圈友的节日

/ 彼得罗


北京连续几天的阴沉,整天看不见太阳的灰暗。可能是陈先生的到来感天动地,也许圈友的热情上达天庭,九月十九日突然天气晴朗,早上起来甚至感到了秋天的凉爽和快感,我心里默默的想着中午的聚会,很期待,甚至有些莫名的紧张起来。

我住在地质大学院里,一大早我就打开了陈先生的留言,细细的记下了地点和时间:京尊烤鸭店,中午十一点整。这是一个很陌生的烤鸭店,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地方。双井那里以前都是一片工业区,有很多小厂子。现在城市规模扩大了,将以前的郊区都变成了市区,可是却很陌生,没有原来的印象,看起来需要很好地找一下才行。

大约九点钟我就出发了,尽量早一点,别叫人家等我一个人。去那个地方地铁自然是首选,十号线可到双井。可是下了地铁口我就发懵:原来熟悉的破烂厂房早已经不见了,千篇一律的高楼叫人困惑。在路上见人就问,可惜没有一个人知道那个饭店。来来回回跑了很多冤枉路,连打听带询问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最后终于看见了它:一个坐南朝北的三层建筑,东边是一所小学,北面是马路,周围有很多居民小区。真是一个闹中取静的所在,装修的也很得体,体面而不奢华,很不错。

里面的服务员不知道陈先生的包房,只是说:一个庆生,一个过节。我想应该不是庆生吧,就随着服务员小姐的娉婷碎步走上二楼。

16

二楼的一间包房开着门,里面一片人声和热闹。我有点困惑:圈里的人一个都没有见过,平常都是笔谈,可以说神交很久却没有见过“活人”,这可怎么找?更不知道找谁,因为平常都是昵称和网名,不知道真名。正在我犹豫彷徨之际,一个魁梧健硕的老人迎面走来,一个热情的拥抱打破了我的尴尬和局促,这是陈湃先生,一个年年回国的法国华侨,一个热衷于祖国事业的老人。先生又一指身边向我介绍:这是我的爱人。彻底的国内语言,只是口音有点异域风情。

寒暄后落座,一个个看过去:一滴水、 Tina 、太行老土、上世纪、翰林墨香、殊筠等都是原来圈子的老人,已经神交很久,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活人”罢了。还看到徐文洋、冰山雪莲及 QQ 网的于兴乐、羊羊等人,洋洋洒洒十七人之多。现在见到了不禁有点惊喜和激动,甚至像是新婚般的慌乱。席间相谈甚欢,那种喜悦和惊艳叫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幸福里。

陈先生一生极富传奇,他自己就是一本很不错的小说,而且愈久弥香,叫人陶醉。他出生在柬埔寨,在上海读书,六四年当兵参军参加了当时的“援越抗美”,一直在越南战场上战斗。因为他的业务能力强,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先后和三个大军区聘为语言参谋,在师部任职。他这次就将去东北鞍山看望他的老战友们,相信他是一次更加激动人心的会面。战友们都将近八十高龄,耄耋老人回忆当年一定会涕泪横流,感慨万千。

席间我发现了陈先生的一位战友杨占玉,十足的老革命,原高检的退休干部,曾参加了河北“程惟高腐败案”的审判,一定会充满神奇和跌宕,这是我的金矿,有待挖掘,可惜时间有限,我没有仔细和他详谈,以后一定要补上这个遗憾。

另一个感兴趣的人就是陈太太,陈先生的妻子,一个像是办公室主任般的人物,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安排有序。整个宴会都是她在打理操办,很干练很优雅的一个老人。她一定很有故事,这也是我的金矿,准备下一步开挖,但愿能有机会,只要几个晚上就可以,我不是很贪心的。

可能是写作习惯,看见人就想为他立传写故事,希望别骚扰人家才好。

因为我下午有事,得先走了,陈太太拉着我得手,邀请我去巴黎,我感动的答应着,心里也在期待,不久我们将会在法国重逢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