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文学杂志

巴黎文学杂志由陈湃先生创办于2000年。是巴黎中华文学社刊物。
正文

故 乡 纪 事(三)

(2011-02-17 09:28:43) 下一个

那是一段难忘的历史。上世纪的1958年,中华大地刮起“大跃进”的狂风,各行各业都在“遍地开花”。以化工行业为例,各省区的化学工业(厅)局都要成立一个本省的化工设计研究所,同时开办一所化学工业学校,以适应建设许多大大小小各种化工厂的需要。我于当年大学毕业,我们有10个同学一起分配到化学工业部,赴北京报到后,随即被分配到青海、甘肃、云南和山西等各地。当时对待国家分配工作的口号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因而我们每个人都毫不犹豫地分赴各地,更不在乎边远省区,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我被分配到青海省化学工业局,随后到新成立的青海省化工设计研究所工作。

与此同时,新开办的青海省化学工业学校,也从全国各地招来了一批青年学生,他们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三年的专业学习,并经历了国家三年“自然灾害”造成那种艰苦环境的磨炼和考验。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是从上海来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也有一些高中生,都是抱着建设大西北的美好理想,聚集到高原古城西宁来学习。期间,我被调入化校任教,从而与他们相处并相知,开始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到1961年秋,三个班级120多名毕业生,全部由化学工业部负责分配到部属设计研究院和各大化工企业工作。他们经历了40余年风雨如磐的人生,相继陆续退休。他们当中有的成了卓有贡献的化工专家,有的成了辛勤耕耘的优秀园丁,也有的成了艰苦创业的企业家和外企的大经理,还有的成了掌握党务、政务和公共事业的公务员;尚有少数当初考进大学继续深造,后来成为教授或研究员,在学术上多有建树。十分可贵的是,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同学们与我一直保持有联系,相互之间的感情就愈来愈深。如今退休后在上海生活的学生近30人,他们还组成了一个“青化校上海同学会”,经常在一起聚会;只要有从外地到上海来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会举行宴请迎送活动。

今次我回上海,他们就于4月6日在“和记小菜”安排了一次聚会,共进午餐,出席的有27人。后来因有从外地来看望我的几位学生到上海,他们又在“新泾饭店”和“上海1号”举办了两次聚餐活动,分别有8人和16人到场。由此可见,我们师生之间情谊之深!50年来,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真心实意。可以说,这样穿越了漫长岁月的师生情谊,确实是我们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会时时刻刻激励大家保有一颗年轻的心,快快乐乐安享幸福的晚年。

4、学友欢聚,同窗情深

 记得2007年回上海时,我们离别半个多世纪的同窗学友相聚过一次。今年我又从法国回去,还有几位老同学也从沈阳、成都和南京等地回沪,因而退休后在上海生活的同班同学,于4月13日中午在“中实餐厅”组织了一次聚餐活动。出席者有21人,其中有4位是邀请来的当年任课老师,他们都是耄耋之年的长者,退休前都在高等院校担任领导工作,为当天的聚会增添了更多的欢乐气氛。

回忆解放初期,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各类科技人才,希望有较多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等专业学校。当时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考取了轻工业部上海制药工业学校。该校位于上海最短的一条马路—宝庆路上,对面却有一座非常大的漂亮校园,里边树木成荫,鸟语花香,是同学们看书、休息和组织各种活动的绝佳环境。当时,在学校里没有搞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最多是一般的政治教育,故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都相当融洽,至今大家都仍然体会到,这是我们一生中最为值得留恋的一段时光。毕业时,应届三班同学120多人,都服从国家分配,分赴石家庄华北制药厂、山东新华制药厂、东北制药总厂和上海第三制药厂等国家重点企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包括我在内的12名同学,意外获得进升大学的机会,得以继续深造。自那以后,大家天各一方,同班同学之间虽保持一定的联系,但想要聚集在一起,那是很难办到的事情;而只有到了大家退休之后,才会成为可能。如今生活在上海的同班同学有20余人,他们每年总会相聚几次,一旦有从外地到上海来的老同学,定当相约欢聚一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