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文学杂志

巴黎文学杂志由陈湃先生创办于2000年。是巴黎中华文学社刊物。
正文

走近直布罗陀

(2010-03-09 23:38:00) 下一个

走近直布罗陀

巴黎 仙来客

 临近直布罗陀海峡,我们已经感到气氛的异样。这里的人看起来不那么友好,也没有特别的不好。路标都是用英语和西班牙语两种语言。车尾标志是大不列颠的车子时而从旁驶过。我因使用的是中国护照,不允许入关。克里斯也没有办法,他是德国护照,但是他怎么说也不愿意一个人进去把我一个人丢在外面。于是我们把车开到别处,停下来休息。附近的环境显得有点冷清,建筑也不大漂亮。旁边有一个水泥地场子,是半地下阶梯状的。几个人在前面摆弄着吉他什么的,还有人在旁放东西。看来一会儿有小小的露天演出。我们坐在打开的小房间里正好看见直布罗陀的山尖。电视上或明信片上经常看到这个山尖,难以想象在西班牙的领土上这末梢的一小块竟然属于英国,里面的居民是英国国籍,说着英语。这块地方被围了起来,设有关卡。差不多已经是下班的时间,英国牌照的车一辆辆驶入关卡内,有意思。

“直布罗陀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意即塔里克之山。公元711年,摩尔人首领塔里克·伊本·扎伊德率部跨过海峡,占领了半岛,并以他的名字命了名。

1704年,英国占领了直布罗陀,并在此建立军事要塞。1713年,西班牙同英国签署和约,将直布罗陀割让给英国。但是西班牙一直未放弃对直布罗陀的领土主权要求。19679月,英国在直布罗陀举行公民投票,结果,多数公民赞成直布罗陀继续归属英国。1969年,直布罗陀公布了自治宪法。19852月,西班牙完全撤除了对直布罗陀的封锁。实际上英国和西班牙围绕直布罗陀的主权、对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的控制权,迄今一直争执不下。

目前,直布罗陀海峡已成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惟一通道,被誉为西方的“生命线”。而且,直布罗陀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国,因为直布罗陀海峡为地中海源源不断补充着海水,功绩不小。只可惜我不能进城里面去亲眼看到英属海峡面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