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芳草渡》前言

(2020-10-04 11:15:36) 下一个

童年与少年时,我住在古称香山县内的一座南方小镇里,同一群年龄相仿的街坊小友,走街串巷,吱喳八卦,快乐无忧。年迈的阿嫲长居广州祖屋,二叔在佛山工作,和我们的住处都有些水陆距离。三个相距并不太远的珠三角城市,当时还需要水路接驳。我和妹妹跟着父母,寒假回广州乡下过年。女人们分批在灶下烧柴,男人们在灶上掌厨,一起做出斋菜,过年的九大鬼(含鸡鸭鹅,鱼与海鲜的大菜),油角煎堆,马蹄糕年糕。暑假热天,我们通常被父母遣去佛山,会合几个同样无所事事的广州表姐妹们,通街走周围望,去得最多的地方是佛山祖庙。年年在寒暑里来往,我们并不觉得舟与车的转换有什么特别,只是觉得上上落落渡船,很麻烦,单程都要在渡船上过四次江。尤其在寒日里,船上风可冷。

长大之后才知道,我和妹妹何其幸运,曾也穿梭珠江水网,记忆如画。珠三角天然的美丽风情,艳阳之下,碧野相连。更有阡陌如镜,老牛耕田,江边停泊的渡船,小贩沿岸的小摊。星光之下,舢板船里摇摇晃晃,也曾尝过香甜正宗的艇仔粥,听过疍家人奇特而高扬的咸水歌谣。。。

遇水,古时不能搭桥,只能靠船两边去。在天然绵密水网中诞生的水乡风情,正是珠三角及千百年古粤文化的精髓所在。水和田,舟与渡,早就在西学东渐之前,深深地刻入了这一方人的血脉,与他们的思维和日常,密不可分。

前辈们负笈海外,谋生或求学,与今人竟无大异。命运让他们成为苦力,筑路者,商贩,留洋学童,教育家,革命者。无论是天意还是选择,无论身处何种艰难,他们都会积极,努力,忠诚而坚定。他们不怕两边走,他们甘愿当那独木舟。面对世间的种种困难挫折,初心不改,遇山开路,遇水行舟。对家国的情怀,对故土的眷恋,从未因为水陆路的遥远而改变分毫。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水网阡陌,古意悠悠。他们相信天地灵气,草木含情;相信人间有爱,故土情浓;相信精诚之至,天下大同。

《芳草渡》上一部的故事,基本是中国人在美国西部的垦荒和拼搏故事,而下一部,则是一个交叉的,分开却又连接的两个大陆的故事。我想表达这样一种思维:无论在从前还是现在,两边都有相互存在的身影。。。

不记得《芳草渡》这个名字,是在哪一刻出现的灵感。后来一查,竟然是一个词牌名。

 

芳草渡

【宋】贺铸

留征轡,送离杯。羞泪下,撚清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宋时的蓬莱,明时的南洋,清时的西洋,都是华人在海外谋生的地方,成为文化与风俗互相传播,相互学习的新天地。在这过程里的许多冲突,偏见,不理解,甚至战争,希望都能在这个水路不再阻隔的时代,有更好的理解,沟通,包容。

珠江水暖,流云致意。

谨以这个芳草渡的故事,献给平凡又非凡的前辈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米鱼 回复 悄悄话 谢谢MM的大作!笔头流出的文字温暖又美丽,是心底有爱有宽容的人才写的出来。 - miniminnie - ♀ 给 miniminnie 发送悄悄话 miniminnie 的个人群组 (0 bytes) (3 reads) 10/04/2020 18:50:03

? 谢谢鼓励!有你们这样的读者真好:)记得沈从文说过:写作,要带有一颗温喜的心。。。 - 米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