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经》中,第五十卦“鼎”象征革故鼎新,邀请我们每天有点新发现,在不确定的现实中活出丰盛的生命。
鼎者,烹也,炼也,成也。王弼曰:“圣人亨以享上帝,大亨以养圣贤。”鼎不仅是祭祀之器,更是修身之道——在不确定中炼成可能,在混沌中凝聚秩序。
鼎卦上离下巽,火在木上,象征烹饪之道。正念如火,照见当下,炼化未觉之念。我们不是逃避不确定,而是以觉知之火温柔地烹煮它,使之成为滋养。正念不是控制未来,而是在当下允许未来的可能性发芽。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没有把握的事情,难以抉择的事情都是我们内在的宝鼎烹饪的大好食材,如果能够不急不躁,带着游戏和好奇的心态,不轻易下结论,贴标签,等到火候到的时候,就可以享有正念生活为我们带来的美味。
鼎卦初爻曰:“鼎顛趾,利出否。”鼎翻覆,旧物倾泻,象征革故之始。个人修炼亦如是:当旧身份崩塌,当熟悉的角色不再适用,我们站在不确定的边缘。但王弼提醒:“得妾以其子,无咎。”在混乱中,新的关系、新的自我正在孕育。不确定不是灾难,而是转化的前奏。比如当诊断书说“绝症”, 我们有没有把诊断书抛到脑后,灿然一笑的淡定:“我的身体我最清楚。后半生刚刚拉开序幕呢。”医生不在了时候,我还好好的,这种故事比比皆是。
鼎卦终爻曰:“鼎玉鉉,大吉,无不利。”玉者,至美;鉉者,能举。当我们在不确定中持续修炼,终将炼成能承载真理之器。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转化,而是每日之炼:在镜前自语,在笔下整合,在身体中感受,在仪式中凝命。 可能性不是未来的幻想,而是当下的选择。与其纠结于每个选择的对与错,还不如把每个决定都活出完全正确。
鼎卦不是关于控制,而是关于承载。在不确定中,我们不是寻找答案,而是炼成能承载答案的器皿。正念是火,身体是鼎,不确定是原料,可能是香气。
愿我们在每日修炼中,炼成玉鉉之器,承载生命的荣美和丰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