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风

岁月如流,往事随风。
正文

不成熟的李娜

(2011-01-29 22:22:27) 下一个

第一我不懂网球,第二我不了解李娜。但是看了她的quarter final和决赛,我的感觉就是她是不成熟的运动员。她的不成熟不在于她的球技,而是在于她的言谈。


 


一:怨天尤人


在李娜后来居上赢得quarter final后接受记者现场采访。她说自己赛前没有睡好,因为丈夫打鼾,她每一小时都会醒一次。这种说法当时让我感到并不舒服。大赛前紧张很正常。但是把原因只归结在别人身上似乎有点“尤人”。


 


所以后来她在决赛中的“怨天”也就顺利成章。我相信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讲,耳朵对母语肯定比外语更敏感。可是在那样精神高度紧张的现场,我不知道现场的噪音是否真正对她有发挥的影响。


 


我的感觉是,李娜是在争取创造历史的自我压力下,无法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而且,她的打法进攻性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她的失误比较多。这点并不会因为中国球迷的多少而改变。


 


二:言语不合宜


李娜是个直率的人,但是好象有点“拎不清”。如果不是因为她是中国人,怎么会有那么多象我一样从来不看网球的人在现场或者电视机前为她加油。


 


现在体育都商业化了。所以李娜的价值,和市场息息相关。她的身后,有庞大的中国为她撑腰。可是她仿佛没有同胞表现出尊重和感激。面对中国球迷,能说出“tell the Chinese…”实在让我瞠目结舌。就算没有同族的认同感,人也有互相尊重的礼貌在。中国的球迷确实没有“资格”教李娜如何打球,但是李娜也没有权利要求球迷如何在现场表现。


 


三:文化差异


李娜在quarter final后被问到自己的家人是否会在决赛现场,她答自己的母亲不会来,因为她要自己的生活。要知道,在西方,别说大满贯,就是一个小屁孩的一个地方演出,许多父母都会带着花去表示鼓励祝贺。我知道李娜的回答可能为许多西方人不理解,甚至误解。


 


我在美国现场看过橄榄球和篮球,那里的啦啦队都是拼命调动观众情绪,在比赛的关键时候,要求观众叫得“Louder”。我不知道网球是不是因为不是团队比赛有所不同。但是输球在球迷身上找原因,我不认可,估计读新闻的西方观众也难以理解。


 


就像许多人说的,人无完人。李娜有这样出色的战绩,即使言谈不成熟,也属于瑕不掩瑜。只不过看了后,作为力挺中国选手的观众之一,心里有些遗憾而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