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自在

如果你不讲一个佛字,向人讲清佛的道理,那你就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教了。------海空法师
正文

CCTV领航中国专访: 弘扬佛教真精神--四川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海空法师(下)

(2010-01-16 18:13:51) 下一个
CCTV领航中国专访: 弘扬佛教真精神--四川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海空法师(下)

(下集:http://www.cctv.com/viponline/special/zhilingqianyan/20091229/104045.shtml

有人称他为佛教的改革者,“我讲的这一切道理都是佛法的最根本最基础的一些道理,佛教本身就是这样的。”

他认为佛教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学习的。“它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任何人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把握自己的。如果学佛是什么人能学,什么人不能学,那就不叫(佛教了,不叫)圆满的佛教了。”

闻名遐迩的白塔寺,位于四川中江县北塔山脚下。寺内对联牌匾林立,雕梁画栋,观音塑像的艺术水准达国内一流。进入山门,老远就能看见白塔寺流光异彩的彩色照壁。穿过天王殿,大佛殿和屋顶上28米高的乳白色露天大佛浑然一体。大佛背后的观音殿是一座高大的双层建筑物,远看如飞阁流丹,铁红色的高窗亮阁庄严肃穆,金黄色的琉璃瓦光彩夺目,寺院除主题建筑外,还有很多配套建筑,如钟楼,鼓楼,和盘龙翘脚的亭廊,以及金刚禅院和多功能教学楼等。所有建筑错落有致,造型优美,布局合理,气势雄伟, 更兼白塔寺花园,花草树木,或绿茵满地,或鲜艳娇媚。规模如此宏大,美轮美奂的古典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寺庙建筑,之所以能够呈现在海内外佛教信众面前,是因为白塔寺有一位既精通佛法,又满怀普度之心的高僧-----他就是现在白塔寺方丈释海空法师。释海空法师本着对佛教信众的清新认知,在这样离尘脱俗环境里,长期开办佛法高级培训班,弘法利生,以人间佛教的精神影响着世人。 

 “那么在佛教内部,由于才开始复兴开放,很多人才学佛,对佛教的认识不够,很多地方做的不如法,也很正常,这是我们佛教没有把我们自己的道理向社会向大家讲清楚,所以人们在认识佛教方面也有一些误差,也有一些偏见,也有一些误解,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只有慢慢地用我们自己的智慧和我们的方法,正确地引导这些人们对佛教的看法和认识,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乱下去了,继续乱下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只有我们佛教自己本身,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强化自己的管理,共同配合社会来完成这件事情。”

只有把佛教的真精神向更多的人阐述清楚了,佛教才能更好地发展,也就能更多地普度众生,这是人间佛教所奉行的主旨,也是常怀着慈悲心的释海空的心愿。他认为佛教一直以来具有的社会性,是适应任何阶段,任何宗族的,这也是能够弘法扬教的基础。

 “社会如何发展,不管你怎么发展,佛教它都是适合的,适应的。比如说现在的人们的生活条件高了,科学发达了,人们的知识范围也拓宽了,那么达到这种境界,佛教是不是就没有作用了?我认为,所谓佛教,智慧和觉悟的教育,它是因缘而生的,佛教把他称为84千法门,就是因为人们有84千个烦恼和痛苦。生活好了,知识提高了,我们现在人是不是就没有烦恼了?还有。我们变化了,烦恼也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西方社会,他们生活质量高了,什么都提高了,得忧郁症的人不是很多吗?我到加拿大去讲学,发现很多人都得忧郁症,特别是上流社会的,好多心理学专家,我接触的这些心理学专家,他们自己办了心理学公司,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咨询站,他们都跟我皈依了,跟我拜师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自己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他们把他当成一个学术,当成一个工作,当成一个职业在处理别人的问题。人们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能自拔,就是因为自己的心胸没有打开,还是沉浸在模式的社会现象状况下生活的这种生活模式,他还没有明其自心,照见本性,没有从心性上真正地觉悟是解决不好问题的。”

既然佛教是智慧和觉悟的基础教育,那么我们最初应该做到什么呢?佛教经典告诉我们,应该要明心见性。这句话从很简单的字面理解,可以说是很浅显的。但仔细想来却是含义很深的一句经典佛语。面对纷繁复杂的今日社会,怎样才能明白自己的真心真性呢?这样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索。

 “明心见性这个词,它是比较广泛的一种比较,我们的心本身是一个变幻的,摸不着的,看不见的,自己体会的一种心思。般若经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做‘心本无生因景有’。心是一种意识体现的一种状况。所谓‘心本无生因景有’就是说我们的心是因为环境所生起来的,没有环境是我们自己意识上,臆想生起来的。明其自心就是照见心的真实,不是看到现象上所呈现的这个心,也不是自己想到的这个心,而是真心。真心就是没有执著的,没有障碍的,不是幻想的,真实所见的,也就是说无漏的心性,才算是真心。所谓无漏的就是比较完整的,圆满的这种心才是真心。

那么性呢?我们的性就叫真性,现在人们的性叫习性和个性,真性被烦恼杂念和我们的业力蒙蔽以后,就形成了我们的个性和习性。要抹去了我们的业力烦恼杂念呈现的真性,才是我们自己本具的这种心性,叫做明其自心,照见本性。本性就是没有污染的,光明觉悟的这种性。叫光明觉性。”

在明心见性之后,只能说开始明悟自身最基本的东西,只能说我们可以开始修行,或者说开始学佛,向佛之心才算生起,佛学典籍对于这样的问题也有详细的开示与详解。“生出离心,发菩提心,得清净见”被称之为佛法中的三个根本。

 “生起了出离心过后,你可以有一个非常宽广的胸怀。发菩提心,就是用你自己这一生所懂得的智慧,可以去感召感化很多人,让大家都共同地得到这种智慧,明白这个世间的真相,让大家都有这种智慧来过一种随顺真理的生活的话,那么你的功德是无量的。由于这种功德无量。功德可以消除我们累劫累生的障碍的。我们的心胸宽广了,我们的业力消除了,那么我们在我们一生的工作当中,生活当中显现的都是善报,都是善的因缘,好的结果。”

开始修行前,要知道三个根本。那在修行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佛曰:“众生平等”我们要看待任何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能做到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任何事,任何人。佛法告诉我们要做到“三无分别”,即“法无分别,人无分别,事无分别”,现代社会中的人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释海空这样告诉我们:“只要能放下,你的发心在当下,当下立心,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也就是说,要断除这些烦恼和障碍,像快刀斩乱麻这样一斩下去。昨天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今天的事情还在变化,明天的事情也还没发生。已经过去的事情,你挂着它就是个障碍,那么就不管它了;今天呢就在经常变化,那么你就当下立心,做好现在的事情,那么发愿做好今后的事情,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使自己不迷失方向。”

放下一切挂碍,轻松笑对人生,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所渴望能得到的理想状态。在释海空看来,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我们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他认为中国佛教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形成不同的宗教派别,但不管哪宗哪派,佛教教导人们的宗旨还是要“自净其意”,这才是人间佛教要提倡和弘扬的佛教真精神。

“我们人的心性,烦恼和痛苦,如果不靠我们自己去解决它,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别人只能帮助你,开导你,你的烦恼痛苦是没有人能代替的,任何人的烦恼痛苦别人不能代替的,只能帮助,只能协助,只能开导。但是帮助你协助你,要想通了自己开了才可以,自己解决才解决。所以心性的问题,认识的问题,和我们自己的烦恼和痛苦要靠我们自己去悟,明白了,自己放下,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别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佛教的很多经典,不管怎么说,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结果,禅宗,净土宗,密宗,不管用什么方法,不外乎都是让我们自净其意,明悟自心,照见本性。把我们本具的伏藏智慧,我们本具的光明觉性阐释出来。佛的方法,84千法门都是唤醒我们自己的觉悟自信的。”

在学佛的问题上,我们不但要学佛的仪轨,学佛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学佛的智慧—---觉悟自性。人间佛教的人生观,就是叫我们破除迷信,排除一切假象,明悟自心,用实际的圆满的,无碍和平等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人生。

 “佛所讲的一切道理,就是觉悟者所讲的一切道理,首先就是要让我们自己不要被假象所蒙蔽,佛所说的一切方法就是叫我们抛开假象,返璞归真。佛教所讲的一切道理,事实上就是叫我们觉悟,我们不能够沉浸在我们自己的思维状况和习性当中,来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我们如果说用现象和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来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是越搞越复杂,越搞越乱的。因为我们本身是一颗乱心,用我们的乱心来解决我们的乱心是解决不好的。那么要用智慧,智慧从哪里来,要自己开发。”

 “开发智慧,觉悟人生”是释海空对佛教精神的理解和领悟。这也是人间佛教的对佛教在新时代的发扬和延续。也正是因为这样,海内外众多信众都希望来白塔寺皈依,一方面是因为释海空高深的佛学造诣,另一方面也因为释海空在弘法利生方面的不遗余力。他在白塔寺长期开办的佛学高级研修班,让学佛之人受益良多。

 “通过这次学习班以后,比如说我们这次有一百多人参加学修班,师父通过这次学习班以后,能感化更多的人。也就是说师父把这盏明灯照亮了这一百多个人,然后我们这一百多个人用这盏明灯去照亮更多的人,去感化更多的人。以后,师父通过办很多学习班,人间佛教的基础就开始慢慢地,逐渐地往大扩展。”

2009年佛教高级培训班现场,“为了提高我们佛教僧人的素质和居士的素质,让我们在宏宗演教的道路上,迈开我们的步子,让中国佛教走向世界。”

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修行之路,释海空不仅精研佛教典籍,完善自己对佛学的理解和明悟,还不断地宏宗演教,普及佛教的智慧和觉悟的教育,开办学修班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件平时,而应该自己亲力亲为去实践的事情。同时通过不同的宗教交流活动,释海空对进入新时代的佛教该如何发展更有着自己的见解。

 “佛教本身在现在这种社会框架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我们佛教本身,它的教育体制仪式,都让人们不接受。佛教的弘扬,教化,和它的灵活度,跟其他教来讲,特别是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比较,都落后于他们,比如说他们基督教天主教,他们做的礼拜,他们的生活模式和修行的方法,他们都在改进。他们做了一些结合实际的,社会的弘法利生的事情。佛教也做了,佛教做了很多,主要是我们的意识,佛教本身这种仪轨轨范还是很保守的,一个是服装,生活习惯,还有学习的方法这些,跟我们现在的科学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中间是保持很远的距离的。跟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一些距离。所以说呢,佛教要发展,必须走科学化,知识化,生活化和社会化的道路。要顺应时节因缘,要跟我们现代的社会发展圆融契机。”

改革开放以后,佛教得到迅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甚至于有些人打着宗教的旗号,利用信众对佛教的濡目之心,四处敛财。释海空觉得那只是一种社会现象,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因为这样就说佛教本身有问题,同时他也提出佛教自身有不少可以改革的地方,如加强僧籍管理,让出家的僧人可以更好地清修,不为俗务所打扰。

 “要搞好佛教的弘扬,要把它分成教育,修行和信仰三个部分。信仰的可以在自己家里信仰,不一定要到庙里来;修行的人也可以在自己家里修行,寺院里的工作可以接纳一些,发心修行的人做一些具体的工作。真正的佛教的教职人员------法师,必须要够阿阇梨的资格和这种标准,才能够承担一个法师的资格,也就是说阿阇梨就是教授的意思。要有一定的高级的中级的初级的教职人员,要经过社会团体和有关部门审核以后,发给他正当的教职人员证书,按照社会同步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样我们不但能管好我们自己的教育,也发展了我们自己的教育,也跟社会同步了。这样佛教的发展才有利于今后的弘扬,这是我的看法,”

人间佛教在众多高僧的提倡和阐发之下,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的导向理念和实践潮流。释海空法师不但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人间佛教精神和精髓,弘法利生,扬宗演教,用人间佛的精神教度化众生,并把人间佛教的理念在信众中广为传播。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也得到了佛教界的高度认同,可以说是称得上是人间佛教第一人。

智者之道:“我能做的事情,能做多少就算多少,种下一个善因,就得一个善果。如果说通过这种培训班,让大家都得到这种智慧,掌握好这种方法,明确我们的目标以后,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去感化一方,点化一方,教化一方,度化一方的话,我想,慢慢地就让更多的人觉悟起来了。任何一件事情,从心开始都会有好的结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