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领航中国专访: 弘扬佛教真精神--四川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海空法师(上)
(上集:http://www.cctv.com/viponline/special/zhilingqianyan/20091229/103985.shtml)
他认为佛教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佛教是人们生活当中非常具体,而且是非常平凡的事情。”他认为是一种教育。 “ 佛教的名词解释,就是智慧和觉悟的教育。 ”
弘扬佛教真精神,人间佛教第一人 ------- 四川佛教协会副会长,中江白塔寺方丈释海空法师。
青山环绿水,白水绕城郭,历史悠久的 四川省中江县山环水美, 四季如春,地灵人杰,清新凯江曲折地绕城而过。远近闻名的南北古塔更是清隽挺拔,而在北塔山脚下更有名闻遐迩的川中名刹 ----- 中江白塔寺。白塔寺依山傍水,绿带一般的凯江水,丰满柔丽地绕寺而去,背后巍峨的山顶上一座片石砌成的 14 级宋代古塔直插云霄,沿石梯登上古塔,富饶美丽的田野和繁华的中江城尽收眼底。更见山上凉风习习,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白塔寺是全国唯一的观世音菩萨金刚实修道场,这里还有全国唯一的一座 28 米高的大佛塑像。宝相庄严,让人肃然顿起向佛之心,佛音袅然中,更是生起离尘之意。大佛莲花坐下,“开发智慧,觉悟人生”八个大字,分别在如意法轮两侧,好似当头棒喝,让观者生出醍醐灌顶之悟来。
“我们这里是白塔寺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上面有一个大佛。在中国的寺院,大雄宝殿上面的大佛,在中国是没有的。这是中国一绝。为了让人们到寺院来了解佛教在讲什么道理,我就把它用八个大字概括起来,就是‘开发智慧,觉悟人生’。佛教的三藏 12 部经典讲的都是让人们来开发智慧,开发了智慧才能使人觉悟。让人明白自己的道路该怎么走。要开发智慧过后,才能够觉悟我们的人生。知道我们人生这一生的价值和他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所以佛教总的思想就是叫我们开发智慧, 要从迷惑,糊涂,烦恼当中走出来 。事实上佛教的思想就是叫我们觉悟,觉悟就是佛的思想。所以佛就叫智慧和觉悟的代言词。 ”
释海空法师,四川乐至人, 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1982 年拜五台山清海上师为师,剃度出家,赐法名海空,法号妙真,具足三坛大戒,闭关静修十年。1993 年被河南省宗教局聘为云台山万善寺方丈。 2003 年,四川省佛教协会批准,荣膺为白塔寺方丈,继任为南充市栖乐寺方丈。现任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充市佛教协会会长,川大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工商行政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副会长,世界杰出华商学院客座教授,南充市政协市法委副主任,中国公益形象大使,中江县政协常委等职。
海空法师一贯倡导佛教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我原来还不明白宗教的时候,我只是好奇,想了解一下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发现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平等的,很多事情是不平等的。为了追根达源,找到它的缘由,比如说,人,为什么他的命运不一样,一个娘生出来的都不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有贫的,有富的,有智的,有愚的,这一系列现象,还有吉凶祸福等等,为了寻找道理,寻找这些道理的存在,所以我从66 年就开始研学道术,学修易经,八卦,命理,星象,阴阳地理这些。从这些地方寻找它的道理,到78 年,通过12 年的研究,我已经在道教的路上走完了我的第一步,就觉得还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虽然找到一些道理,找到一些道途,证得了一些意义,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然后才皈依佛门,找到了觉悟之路。”
正是这种对生命最初本源的探索理念,和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让释海空遍读佛教经识典籍 ,更多地了解到佛教的真精神。他认为,要对佛教能有所了解,必须要从佛教提出的因果关系入手,
“不仅仅是佛教离不开因果的关系,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因和果的关系。因为任何一件事情没有因就不可能有果。因果的关系用现在的理念讲,叫做辨证思维的一种理论观念。我们种下了什么因,就得什么果。造下了什么因,就得下了什么果。我们现在的烦恼,痛苦,都是我们过去累生累劫造下的业力所体现的一种现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一切都是果,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一切现象所产生的基础就是因。没有因就不可能结果。种下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这基本上是佛教的基本概念。”
能悟到这样的道理,不但和释海空遍读佛教典籍有很大关系,这也和释海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自身独特的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这是他自身经历的一种折射反应。
“通过我自己从修儒,读书,修道,入世到出世,40 多年的修行,我体会到这么一点,如果不相信因果是不可能得道的。如果我们不把我们的因果的道理明白过来,我们所发的心就是建立在沙滩上,不牢固的。所以说,我们佛教也好,道教也好,一切做任何事情都要知因识果。如果知道了因果,我们才知道我们该怎么做。”
知道了因果,才是一种开始。佛教发源于印度,而“佛”这个字是从梵文中直译过来的。它的原意为觉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觉悟者。那么这种觉悟者带领我们觉悟了什么呢?通过佛教的观点,告诉我们的道理,简单而饱含深意 .
“能觉悟我们自身从哪里来,到那里去,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干什么的。 能觉悟我们人生的真相和世间的真相。如果我们来到这个世间,连世间的真相,我们自己的真相都不明白,那么我们这一生就是糊涂的一生,懵懂一生而已。如果说我们人活在世上被烦恼,现象,环境牵着我们的鼻子走,那么我们就不能够自己做主了。我们人活在世上不能自己做主,完全按照现象,跟着现象走,那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不能做自己主的事情,事实上是很可悲的。 ”
明悟自身,不为环境和烦恼所牵绊,这谈何容易,但是我们能通过学佛,真正地去了解佛教,就会发现佛教所讲的道理,其实更多的是生活智慧,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善于运用佛教的方法和佛教所阐述的道理去感知世界,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借鉴祖师大德所领悟的道理,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指导。
“事实上,佛教所讲的道理,跟我们穿衣吃饭一样的很平凡。 佛教所讲的道理就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怎么认识自己,怎么认识世间。 过去佛讲的一切道理,过去菩萨,也就是智慧者讲的一切道理,是他们悟到的东西。我们念佛经,学佛的道理,是让我们明白,用他的方法来解决我们的问题。事实上呢,如果我们的经念得再多,再理解的多,不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那么所谓的经典和我们是没有关系的。学佛就是学佛的方法,用佛的方法来武装我们自己,来指导我们这一生的生活和工作。”
释海空认为佛教在于教会人们如何智慧地度过人生。尽管通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在各地区逐步推广,融入许多地理因素,加上对佛教经典的不同理解,形成诸多地域佛教,甚至于不同的佛教派别,它们之间修行方法和佛教仪轨各有不同,但佛教的真精神一直没变。
“佛在世的时候,没有庙堂,没有这一切仪轨,就是在山上,树下,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跟大家讲,就是讲人生的真谛。教我们如何认识世间,世间是怎么一回事,人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从烦恼和业力当中来的。我们将来这一生完结以后该到哪里去。所以说佛教的经典,祖师大德们把它概括为四句话,叫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在许多人看来,佛教可能离现代生活很远,甚至有些偏激的观点,认为佛教是一种传统文化,值得珍藏和研究,但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指导意义不大。还有些人认为,到寺庙烧香礼佛,就能得到佛祖庇佑,以后就可以事事顺利。但这只是一种对佛教以偏概全的误读。
“烧香拜佛只能是信仰,对佛教的一种尊重而已。烧香拜佛就是用这种方式表示对佛的尊重,用这种方式来陶冶自己的心性。其实是不能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的。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要通过佛,也就是智慧或觉者,他们给我们的方法来修证自己的心性,让自己觉悟, 让自己把握我们自己。事实上佛法还有一种方法来 比喻 ,佛法是一种智慧的宝剑,它可以斩断我们自己的一切烦恼和痛苦,”
学佛不仅仅要礼佛敬佛, 要注重运用 佛法的智慧精神来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释海空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一直态度鲜明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佛教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智慧和觉悟的基础教育,同时他认为,社会上有不少对佛教误读的现象,是对佛教真精神的不理解。事实上,这些不理解也正影响着佛教真精神的传播。
“现在就是到处烧香拜佛,有些认为多磕个头多烧点香,特别现在,有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认为香烧的大福报就大,香烧的多福报就多。我在北京讲经的时候,他们就给我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腊月三十晚上,正月初一的早上,烧第一柱香要几十万,这个有作用没有?我在北京中国佛教协会的讲经法会上肯定地回答,这个是毫无道理的,是没有结果的。如果说我们烧第一柱香能拿几十万能买到平安的话,那所有的平安和利益都被有钱人占光了,它这是违背佛教的基本精神和思想的。烧第一柱香是一种炒作,而烧第一柱香和烧第二柱香是没有区别的。一切都是因缘生。佛教还有个最根本的道理是诸法因缘生。关键是动机,你为什么烧这柱香?你为了什么做这件事情?这是学佛首先要具备的第一个思想基础。就是动机问题,要解决好。发愿要发好。如果你愿发的不好,动机不纯,烧香再多也是没有用的。中江县有一副对子是这么写的,‘公平 正直 神赐福, 瞒心 昧己枉烧香。’心不正的人,烧香是没有用的。所以烧第一柱香,拿很多万去买第一柱香烧是不可能得到什么好的结果的。”
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更多人理解佛法,宣扬佛法,把佛教的真精神在信众中弘扬开去,也让人间佛教帮助到更多在现代社会里迷茫痛苦的普通人。释海空 一直努力实践 佛教真精神的主旨,普度众生,这也是他自己的发愿,带着悲天悯人的慈悲心,经领佛法多年的释海空,不仅弟子遍布海内外,同时研究现代社会中的种种现象,用佛法的观点去为还在烦恼中挣扎的普通人,点燃明灯,而这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可释海空却认为,中国公益形象大使,四川大学工商行政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等等这些殊荣的背后只是对过去努力的一种肯定 ,更重要的是现在你在做什么。在中江白塔寺一直开办的高级学修班,是释海空认为弘法利生的另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