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的博客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正文

海淀军机处真相

(2009-05-03 12:53:52) 下一个


海淀有一条著名的商业街——老虎洞,它东西走向,长约一里。街上买卖繁盛,人流汹涌,拥挤嘈杂,不可言状,有小“大栅栏”之称。

在它北部有一条胡同叫军机处胡同,1954年修海淀路,把它截为两节,南边只剩两个门。57年北边已开始拆东边的娘娘庙胡同、西岔和冰窖胡同,一部分居民周转于军机处胡同。1959年全部居民搬离军机处。军机处这只大老虎只剩下虎尾巴了。

北京大学占了军机处,盖起了学生宿舍。时光荏苒,五十载过去,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机处又旧话重提。死尸又还魂了。

娘娘庙胡同是从老虎洞东口往北的一条重要的街道,花岗石铺路。路东有一座很大的庙宇——娘娘庙。庙后,有一厕所,那是附近街面上唯一的公厕。再走20米就是娘娘庙29号。厕所对面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果园。

花岗石路铺过29号就不铺了。它的南墙外有一条特殊的路,那就是西岔。

娘娘庙29号坐西朝东,地势高斜坡上门。院子大,里外三层,房屋磨砖对缝规矩整齐,青砖墁地,灰瓦盖顶。院里用木板墙隔出几个小院。一进门,外院贴东墙通一南房;影壁墙后有一更大的院子;贴东墙往北是二门,院里有过厅,用来吃饭。还有许多附属用房。

西岔是一条特殊的花岗石路。路向西北倾斜,西多北少。且地势越来越低,路南的土坡显得越来越高。站在东头往西看,似乎3号已到尽头。刚开始是娘娘庙29号五间南房后墙,然后才是西岔1号,门口有一个小空场,东边地方大,西边小。地上铺的白色石头,边上铺有立石,像茶盘子边。

西岔2号坐北朝南,三间房宽,三层台阶,东边一间是门道,西边两间没后窗。门西有上马石,旁有一棵歪脖小树。外院小,里院大。二门很讲究,五层大台阶,房檐宽大起翘。门道宽大平整,有两个黑黑的大蠢凳,北边还有两只绿角凳,上方红色廪条下有绿色木条交织成图案,适宜挂节日彩灯。可美呢!里院是四合院,有花坛,有凉棚,有苇帘子,有雨水槽、雨水管、雨水口。满院青砖墁地,灰瓦盖顶。雨过地皮干,院里绝不存水。

西岔3号南房比2号要往南一截,露出西窗来。路至此窄了一些。南边的土坡已高过人头,似乎已到路尽头。拐过去,赫然发现3号的门口有向下的路。路由西多北少变成北多西少。下降一房高,可见4号门,有门框没街门。4号院内黄土不露天,全是砖石结构。路又拐弯,往西往下,出来豁亮了。总共几米的路,还要拐两个弯,首尾不能相顾;路又窄,拳脚施展不开;地势又低,头上只有一线天。此处是不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境?

出来左边是立陡立陡的土坡;中间虽宽敞了,右边仍是立陡立陡的土坡;脚下还是花岗石甬路,路在缓慢降低,走向西北。到西岔5号门口,这儿正对着军机处东上坡的坡口。从5号到坡口是土路。这是一块三角地。

在这块三角地上,抬眼看:南边高,西边高,东边也高。甬路比土路高,5号斜坡上门又比甬路高。周围像井圈,自己就在井底。走那么5米吧,就到了军机处花岗石铺的东坡口。

花岗石甬路继续往西北走,从5号开始有一条土路傍甬路向西北延伸,且向上攀升。不长,上了一个土台。土台上有三棵大槐树,两块上马石。东边有一影壁墙,墙后有院子。土台的北边有一西向的大坡,坡陡,坡上有雨水涮出来的大沟。令人望而生畏。
再往北就是冰窖了,花岗石甬路也没了,下面就是土路了。仍向西北。

军机处的东坡口,那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南边是立陡立陡的土坡,无法攀援,中间是花岗石坡道,北边是三间西房。三间西房南边这间老上着窗户板,中间这间褪进一块有前廊,门开着,室内卖烟酒杂糖小百货。

坡缓,很容易就上了坡。右手第一个门像学校的大门,门大,车马可以长驱直入。院内有门房、水池、水管和草料房。它的南边是菜地。中间是一条东西向土路。那是一号乙。

从这儿往西看,一溜青砖房,可以看见大槐树高耸入云,浓荫匝地。2号门口光秃秃的,寸草不生。门西有一道立石,比土地高一点,南北向,大概是为了水土保持。它的南边就是1号。从此开始1号和2号夹道。所不同的是1号紧贴着路,2号门口宽敞,约3米宽。

1号五间房宽,最后一间很怪。东边一道豁口,地不高,抬腿就上去了。地面很平,约1米多宽,西边有齐胸高的矮墙。西墙很高。1号的院门在身后的墙中间。
1号的矮墙对面、地上埋着两块大花岗石,它与土地一样高。

大槐树,两棵,高耸入云,浓荫匝地,夹门而立。那是军机处3号。门口宽敞,斜坡上门。门上无房檐有砖雕。砖雕上无人物,只有帐幕低垂,犄角坠地。门道都是石头铺的,很宽大。门道东有一小屋,窗户朝西,门朝北。细看,那小屋占的是东边院子的地方。怪不得那门道那么宽大呢!

往西,过花墙门洞就是外院。南房两间,有前廊。贴西墙有藤萝,藤萝之北是厕所——窗户朝南,门朝东,油漆鲜亮。挨着藤萝是曲廊,它因厕所而弯曲,开口在中门处。曲廊像颐和园长廊一样,油漆彩画,很美。

中门有三层台阶,进去,有一块四方地,西边、北边都有门,可都锁着,东边没有门。院里有东西房各三间,间量不大。有三间北房,地势高,有三层台阶。前廊宽大,有两根大红柱子。屋宇宽敞,不知深几许。

至此,我们可以想见:全国各地来的人,到娘娘庙29号登记,安排吃住。吃在29号过厅,住在西岔2号里院。马匹存在28号。经安排,分批到军机处3号晋见。过西岔那险象丛生的小夹道,走低洼的三角地,上军机处的东坡口,不过是杀个下马威,壮壮声势,以使来人服服贴贴而已。

从军机处3号出来的人,是不许往西走的,他得顺原路返回。不然,与史书就对不上了。

军机处3号为什么是斜坡上门?进门后,为什么连门道都是石头铺的?为什么门道宽大,以致门房都占了2号的地方?

从门道下来,走东屋房后,往北是一段砖甬路,路又拐弯,那是北屋的东耳房挡路,又往北,约四间房的距离,就到头了。

到头就是后花园,往左有凉亭,凉亭南边就是一个玻璃房子,中间只隔6步。玻璃房子有三面玻璃,南边是墙。来人从北门入,从东门出,可进院里送达公文。可见这是中院北房后的院子。

后花园里有压水机、有饮马喂马的小树林、有马厩。奇异的是借凉亭的长凳上下马,以致踢坏了凳上和立柱上的漆;还可绕凉亭遛马,以致留下了圈痕。

这儿是驿马往来的中心点,当无疑议。那么驿马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

现在的颐和园路南段北京大学有一个货运的大门,当时那儿有一个栅栏门,从西边来的驿马就是从这儿入的军机处。他顺土路一直奔东,到头,那儿路东还有一个栅栏门,从东来的驿马就是从这个门进来的。这条土路的南边就是冰窖群。所以,这儿就叫冰窖(胡同)。

两路驿马都从冰窖东边驰过来,经过土台子,从东上坡入军机处。土台子上的哨兵无疑就是保护这条路的。

驿马从全国各地来,也得回全国各地去。东上坡、土台子是它必经之路。

1958年时,正对着军机处3号大门那是两排小树,左边是1号院西墙,右边是军机处大操场大桃园的东墙,两墙夹着的树一直排向南方。

2007年我开始写军机处,这两排小树令我疑惑。到2008年才想明白,树太小,是后栽的。这儿只可能是军机处的专用小路。东南边有一条小路是凸起的,东西向。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在2009年春。1号院的南边还有一个院,过了那个院,就拐弯往东,再走一大段路就拐弯往南,再走不长一段路,就是老虎洞。出来就是煤铺。往东往南,有近路可达京城。

至此,军机处与皇上之间的关系已昭然若揭了。

要到军机处4号来,得走老虎洞。从黄庄走南小街、三角地、南大街、西大街再东拐入老虎洞,走一段路往北,就入了军机处。这一路都是官道,都有花岗石路,都平坦宽敞。这样走符合军机处的身份。他们决不会走西岔!

一入军机处南口,那是葫芦口,胡同有三间房宽,宽敞平坦、寂静安然、阳光普照,令人心神俱爽。乘马的官员们走过几个大宅门,来到拐弯处就看见:军机处5号正对着胡同,右手就是大操场的大门,地势高上门得爬坡,院里很宽敞豁亮。

马队停下来,官员们纷纷下马。随从们把马拴在3号两间南房的后墙外,那儿宽敞,墙上有拴马环,地上有草料和装满饮水的桶。

军机处4号坐北朝南,东西五间房宽,门在东边,整个院子都抢前一大截。门口有五层汉白玉台阶,旁边有护阶条石;对面大操场的门东边又宽出一条土阶,宽宽的(约0.7米)长长的(四间房的宽度),两下一挤,4号门口只有一房宽的路。东边又拴了许多马,站了几个随从,谁没事往东看?

八抬大轿过来了,有经验的轿夫们稳稳当当地抬轿进院,上五层大台阶,迈大门槛,停在门道中间。如是者三,后面的官员们才相跟进院。

外院很宽大雅静,通过藤萝覆盖的垂花门可进中院。中院更美,游廊沟通四边,彩画美仑美奂;游廊圈内,两个大鱼缸添优雅、娴静;院里,无数盆花高低错落,添无限情趣。三间大北房,富丽堂皇,轩敞明亮。傍边有两个月亮门,更是烘云托月添了美感。东西屋各三间,也挺雅致。按规矩进各个房间,该干什么干什么。请示的、汇报的不一而足。

按约定今日将接待某国公使晋见;南方某省发大水、北方干旱无雨,已派员赈济兼治理;关外有战事,俄罗斯又侵犯边境……,正忙乱呢,又有某报馆记者前来采访。一律挡驾。

这时,月亮门出来个人,他匆匆来到北屋,探头,见当值的大员正冲下人发脾气,事情紧急,他不能不说:“有紧急奏报。”

当值的大员二话不说,抬腿就走,匆匆来到月亮门后的后院。一排北房,五间,房子不很大,人员可不少。各忙各的,互不相扰。紧急奏报就放在桌子上,上面插着三根鸡毛。负责人正等着大员来,拿主意。

这是怎么回事?从何说起?

驿马星夜兼程载来了紧急奏报。驿人把公文交到3号官员手中。官员一看三根鸡毛,知事情紧急,需立即上报。4号就是顶头上司。

从3号到4号,如果从外面走,得绕多大弯,得惊动多少人,保不齐就会走漏风声!我们聪明的先人,把4号的后门按在3号的后花园里。值班的官员拉了铃,又疾步从3号的玻璃门出来,4号的后门就在玻璃房子西边的阴影里,外人不走到西边是发现不了的。4号的人已等候在门旁。履行了交割手续,4号的人就经后院北屋旁的小窄夹道回到北屋。

紧急奏报摆在面前,另两个大员也相继来到,他们讨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拿出了应对的决策。决策分上中下三种,交抄录人誊写完毕,封好。再拉铃,去4号后门交予3号,立即飞马报于皇上知晓。

军机处3号又派了新的驿马,飞奔京城而去。

皇上接到了紧急奏报,立即与故宫军机处的大臣们商议一番,决定用上策,争取最好的结果。海淀军机处的三条计策他没露,只用嘴说了出来。这样,别人都以为是皇上的主意。呀!皇上真是能人,山崩海啸全不惧,大主意一眨眼就来。

军机处4号风流雅致,全无公堂的威严,颇令人心生好感。他又时常邀人在桃园小聚,清风明月、鲜桃美酒,令人飘飘然醺醺然,不知今夕何夕!来人奇谈妙论全来了,诗词歌赋也如泉涌,殊不知全被记录下来,连同政论一起呈献在皇上面前。

皇上得了这些恩养,怎不聪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世人皆俯伏在地,山呼“万岁”。

海淀军机处的功劳,皇上也没忘记,加官进爵,财运亨通。只是不能说,不能入档案。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再无人知。
 
过去的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军机处也大致如此。在它的营盘中,一部分是它的主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一部分是服务于它的工作人员的,掌管衣食住行。

军机处5号就是掌管后勤的大本营。3、4、5三个门里,4号门最高,得上五层大台阶,彰显他的领导地位;3号次之,斜坡上门,这是真干实事的参谋人员;5号只微微有一点坡,不妨碍车马进院,这是大后方、大本营,掌握军机处的大命脉。

军机处5号正对着军机处的南北胡同,与外界交通方便。院里地方大,又平坦,青砖墁地,没有台阶,车马可到达任一角落。这是它与众不同之处。

军机处5号门口有石门楼,横幅雕的是两面旗帜迎风招展,立柱是劳动工具。门墩是货车,上有货物,下是轱辘。两旁有上马石。

先说住,军机大臣在海淀有私宅,他可以回到家里休息。其余的人住哪儿?

从5号一进门,有影壁墙,拐过去,左边是一个大院子。它的南边、西边都有房;北边只看见一溜房屋后墙,墙上涂红涂料,无后窗;中间是宽宽的大空场。东边靠墙种了一棵槐树,后面是藤萝。一直走,走过槐树,绕过藤萝,前面是一个关口。

关口只有一房宽,地上是砖甬路,左边是那一排南屋的东墙,右边是4号院的西墙。两墙夹着的路很长,出来,让人觉得眼晕,怎么右边的房没了,是一个更大的院子;左边的房还在继续。

拿眼看,不远处左边有一个大铁门,两扇对开。它的对面是一个怪房子,三间,从南往北再往东,一间比一间高,四面都是玻璃。

走到大铁门,往里一看,呀!南边是个三合院,一道长廊横在面前;北边也是一个三合院。这就是工作人员居住地。院子长,略窄。能在大本营安排这么一个住处,真是保卫严密,匪夷所思!

砖甬路还在往北走,走一段路又往西,西北边有一个院子。那个院子与整个院子融为一体,不留神看不出来。

小院坐北朝南,横宽,进深不大,东西约10间房宽。院里靠东有三间房。水电齐全,有厕所。西边那块空地,我估计是瞭望塔所在地。这儿是军机处的中心,地势又高。合适。

前院和里院分别有一个大空场,里院更大,可以作为仓库使用。贮存粮食、被服、军械、出行用具及其他。人员密集,货物众多,防火是个大问题。军机处5号极重视防火,院里几乎所有的墙壁都涂红涂料。

吃饭是个大问题,众多的工作人员上哪儿去吃饭呢?

从军机处5号出来,往西走,也就四间房的距离就往北了,这是冰窖胡同。胡同宽,约4米吧,过23、22号两个门,前面是两棵大槐树,南北向,与胡同一齐。穿过大槐树,前面是一个大空场,东西约三间房宽。它的西边就是冰窖21号大门。

冰窖21号大门很整齐,一进院的影壁墙是一排南房的东墙,分南北两个院,其中北院是四合院,工作人员就在此吃饭。院门口有上马石。

做饭就得起火,防火很重要。冰窖21号位置很好,它的东边距军机处5号较远,计:三间房宽的大空场;大槐树;四米宽的路。它的南边是冰窖22号,住警卫人员;西边是羊圈胡同,没有挨着房;北边就下大坡了,坡下一条窄胡同,隔开冰窖20号。

冰窖21号守着军机处西边下坡的坡口,坡是朝北的,坡东就是冰窖群。其中高处四个南北向,下边一个东西向。冰窖群南边就是军机处5号。从花岗石路上拉上冰去,西边就是冰窖21号,东边就是军机处5号。用冰来治火,是最好的方法,最妙的主意。

冰窖之冰,炎热的夏天可以用来保存食品;可以用来调节室内小气候。无论是皇家的几个园子,还是军机处本身,还有海淀街上的买卖家,无疑都是大受欢迎的。

冰窖群的东边是一个大院子,一进院门有几排房,院里地域广阔,北边平坦南边上坡,那是军机处1号乙军马场。那个年代,马匹很重要,军马场解决了军马的存放问题。

1号乙对面那庄稼地,北边种菜,矮棵蔬菜,又吃鲜,又不挡视线;南边种玉米,掩护了奔京城去的驿马小道。

军机处大操场解决了开会和操练的场地问题。大桃园的鲜桃,既可享用,又可交友,上好的进贡皇上。

军机处6号到10号都是大宅门,大概是军需官、军医官、对外联络处、采购供应处等等。11号是当铺后门,前门在老虎洞街上,是一家资财深厚、财源广进的大当铺。当铺可以钱物互换,对军机处大有好处。

军机处5号的西边是冰窖胡同,再往西,拐弯向北就是极狭窄的羊圈胡同。胡同里有7个门,其中1号和2号 在东边,把住这小胡同口,6号和7号在西边,是宰羊屠牛的场地,5号是这胡同的一个亮点。

5号门口很宽敞,褪进3米多,横宽10米。门很简陋,又矮又宽,像牛羊走的门。院子很大,丘陵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西北有一个大门,门外就是颐和园路。这儿就是供应军机处和皇家牛羊肉的羊圈。牛羊从口外贩来,养在此,随用随杀。

孟宪章老人说:军机处有四个门,一个在西岔1号门外;一个在军机处10号门外;一个是驿马东来之门;一个是驿马西来之门。可见,军机处的中心就在这四门之内。

冰窖的北边是兵营。它的西边是吕祖庙,神佛保佑,是那时的精神支柱。北边是训练场地,有世上罕见的秋千,……。东边是随军家属住地。正中间是一所大院子,红色大门,有门道没台阶,可以进车,……。平日以训练为主,真有事儿,指哪儿,打哪儿。兼管救火。

海淀军机处就是这样一个完整的结构。有主有从,有头有尾,上可通达皇上,下可联系四夷。高于内阁,仅服务于皇上——它是清统治者搞集权统治的工具。

李新民——军机处虫        09.4.1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