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的博客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正文

怎样看军机处(二)

(2009-05-03 12:25:09) 下一个


驿 马 小 路

军机处从建成之日起,一直被清统治者所垄断、所把持,作为它搞集权统治的工具。

故宫军机处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它有显赫的权臣——重大事件皇上需与他们商议,再做定夺;它有一帮抄录人,可以及时地把形成的决定化为书面文字,分发各处;至于驿马送达那是下人的事了。

海淀军机处是藏在暗处、藏在水面下的东西,它的地域广大,大约东西500米,南北600米;包容宽泛,军事、经济、工农各业、对外交往……;没有它不关心的,没有它不了解的,此地是它驿马往来的中心点。驿马从全国各地来,各种信息汇聚于此,它像工蜂做采集、初加工的工作;又有人做分析、整理,拿出上中下数种对策;然后上报皇帝。

驿马从此到京城,特有一条专用路。那就是正对着军机处3号那条军用驿马小路。军机处1号那个门岗北墙只有半人高,岗哨可以探出身来处理公务,这是它的正事;而西墙很高,很明显那就是告诉你:西边的事你甭管。

驿马从3号出来,往南,左边是1号院,右边是军机处大操场、大桃园。过了1号院,还有一个院(此院已知原住户是谁,只是因拆迁一时找不到),过了那个院就往东了。军用驿马小路和别的路不一样,它是凸出来的,很坚实,所以引起我的注意。往东走了一段路,到了碾子小院南边就往南拐了(刘印果告诉我的,并非杜撰),再走一段路就是老虎洞。出来路南就是老虎洞煤铺。在老虎洞东南有近路可去往京城。在“海淀军机处”里,我曾说“碾子小院是个暗哨”,被指责为“无凭无据”,现在可以证明了。

从全国各地来的驿马有两条途径可以进军机处:从东北门,也就是娘娘庙29号北边那条军用小路,往西,那儿有一个栅栏门,从东来的驿马大概都得进这个门;从西来的,进西北门,在现在的颐和园路南段北京大学有一个货运的大门,那时那儿有一个栅栏门。进门后,走冰窖胡同,都得从东上坡入军机处。

坡下西房对面那个土台子上面的哨兵可能就是监视和保卫这条路的。

关于驿马小路在军机处3号的情况,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了。现概述如下:进3号大门,过门房,过中院东屋后墙,再向东一间房的路,再向北,大约三间房的路就是后花园。后花园有凉亭(转圈可以遛马)、水井、饮马喂马之处、马厩,有三面玻璃的值班房。驿人可进此门送达公文。后面的小院有官员负责接待。若有急事,官员可去值班房的西边,那儿有一小铁门,门后就是4号后院。

4号后院有一溜五间北房,专有人在此值班,分析、研究、整理各种信息、材料,为上司做好预案。真遇上事情,他们一方面上报,一方面先得拿出自己的对策,以作上司参考。

军机处4号是核心,是军机处的主要领导所在地。它可以处理一切事务,包括上报皇上。

能到4号来议事的大多是文官武将,是朝中数得着的人物。其余人等也非等闲之辈。他们从老虎洞来,宽敞平坦的路一直到4号门口。门西边有下马石可以下马。即使外邦友人来,能到这儿来,接待规格也不低。当然一些新闻界人士也可能前来采访。从老虎洞来4号是看不出什么的,似乎平平常常。

胡同在4号门口窄了:南北胡同约三间房宽,东西胡同大概只剩两间房宽,4号院又往南抢出1米,门口的阶条石又占了1米多地,南边的一溜宽宽的土泊岸又占去0.7米左右,两下一夹,4号门口只剩一房宽。这样,只要在4号门东边站上几个人,外人是无暇顾及东边的。西岔上军机处的秘密就无从知晓了。

4号是挺威势的,上五层大台阶,房檐宽大,门道平整,黑色的大门威武雄壮,两边有黑黑的大蠢凳。能坐轿子的到此方下轿——那可就非常人可比了。

前院挺大,可以整理仪容,排队等候。进中院,眼睛就不够使了,游廊沟通四边,彩画美仑美奂。大鱼缸、大小盆花点缀庭院,环境幽雅,美不胜收。惶惑中安排你进哪屋你就得进哪屋。就算你见过大场面,到此也目不暇接。毕竟这是军机处啊!

即使这样,你也注意到,从北屋旁的月亮门出来个人,他进了北屋。不多会儿,军机大臣某某就入了月亮门到后院去了。

到后院的大臣就是去处理驿马报来的消息。消息重大,他不敢擅自做主,又请了几个大臣,共同商量了上中下几种对策。誊写完毕,交付下人,立即飞马报于皇上。

军机处3号又派了新的驿马,飞驰在奔京城的小路上。

皇上据此与故宫军机处的大臣又商议一番,最后决定用上策,争取最好的结果。海淀军机处的三条建议他放在袖子里,没有拿出来;拿出来的是驿马报来的原始材料。这样,旁人看来:皇上是多么英明伟大呀,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而且还有了对策。

至于海淀军机处所作出的一切努力,只有皇上心知肚明了。赏赐是丰厚的,封住嘴,不许往外言说。所以,国家档案上没有一点记录。

提 纲 挈 领

我们老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就是说抓主要矛盾。

军机处的权限是什么呢?“总揽军政大权,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掌权在人,而军机处“至其权力之大,在完全操用人之权”。

要证明军机处不是“军机处公住宿之地”而是办公的地方,这,就是主要矛盾。

海淀军机处最大的奥妙在西岔,国家费那么大的劲,又是人工又是材料修了西岔,做什么用的呢?走老虎洞到军机处多好,为什么要绕那么一大弯,走惊心动魄的小夹道、低洼的三角地,再上坡,前后过好几道岗哨,几乎是步步为营,是煞威吗?这种风景出现在京城之郊、天子脚下,干嘛用的呢?过去,公堂上除去有“回避”等字样之外,每边还站有4个手拿杀威棒的大汉,用以喊堂助威。初上军机处的人,往往被西岔这阵势吓住,只能循规蹈矩,小心翼翼,实话实说。这就是西岔的作用吧?

想当初康有为公车上书,也是这么走的吧?他是不是住过西岔2号?在娘娘庙29号过厅吃过饭?他后来被军机处里的人相中,接近了光绪皇帝,通过“戊戌变法”企图使国家中兴。后来他失败了,可他到过军机处的事,却流传下来。

考进士、考状元那应该是贡院的事,康有为等人怎么到军机处来了呢?具体的情况我不好瞎猜,但,一些欲报效国家、欲一展宏图的人们的确是由军机处举荐上来的。

从西岔到军机处来的人,去的是军机处3号。他们分别来自工农兵各业,也有的是应试的学子。他们带来了全国各地的各种信息,他们大多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中兴,也为了个人的前途。这是一股不可小看的力量。

到军机处3号来的,除了前门这一干人之外,还有后门——驿马载来的各种消息。那都是各省各地区有各种各样的事,传来的消息。消息有好有坏、有大有小,需根据情况分别处理。必要时就得上4号请示。

从3号到4号,如果走前门得绕多大弯,得惊动多少人!我们聪明的祖先,在院里设计了一个暗门,不显山不漏水悄悄地就把事情办了。

4号后门是一个小铁门。是铁的,就可以通电,起防范的作用。还可以按铃,3号4号仅一墙之隔,一头按在3号一头按在4号,有事,一拉铃,值班人就可以作出反应。

到了4号后院,一溜五间房,昼夜有人值班,不敢有丝毫懈怠。真有重大事件就得报予长官知晓。

前院人来客往,风平浪静,一切按既往规矩办。从月亮门出来的人,悄悄找了主事人,附耳低言。主事人借上厕所为名,到了后院。先审阅了驿马送来的材料,又听了下属的建议,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形成了决定。抄录人誊写了,封好。交手下人通知3号取走,立即飞马报知皇上。安排已定,主事人若无其事,回到前院。

3号又派了新的驿马,飞报皇上。又是一轮周而复始。

这就不难解释了,为什么故宫军机处没有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堂”——因为,处理事务的、真正干事的是海淀军机处的一帮人,而“值房”“军机堂”的一班人,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样子的,或是抄录人。皇上做出的决定,又有理有据,谁不赞成?如果事先没有认真的调查研究,谁能立即反应出来对策?只能人云亦云。

这就不难理解:“军机处无专官,军机大臣、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故宫军机处的一帮人任务并不繁重,所以身兼两职是可以的。海淀军机处的官员身兼两职是做不到的。

“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这都是故宫军机处之境遇,海淀军机处则另是一路。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我眼中的“海淀军机处”,就是这样一个清代皇帝搞君主集权的工具。

李新民                    

2009-3-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