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9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个人资料
正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杨沛郁 ZT

(2012-12-07 13:01:18) 下一个
——刘希夷 《代悲白头吟》欣赏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人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白发乱如丝。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刘希夷 《代悲白头吟》)
 
这首诗以落花为典型意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对韶华易失,红颜易老,生命短暂的喟叹及对美好人生的依恋。
 
诗的前半部分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写娇媚的洛阳女子来到洛阳城东,适值春暮,见桃花飘落,残红遍地,引起伤春的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流年似水,沧海桑田,逝者如斯,而今人的容颜也将如花一样凋谢。这里有着朦胧的生命意识的觉醒,有对自然的周而复始及青春年华转瞬即失的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精警的名句,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扬,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是前后两部分的过渡,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就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即是红颜女子的今天,语含悲慨。
 
后半部分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人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白发乱如丝。”当年的白头翁,一个翩翩美少年,也曾经在桃李之下欣赏轻歌曼舞,伴随着公子王孙达官贵人诗酒燕游,舞文弄墨,度过一段风流潇洒的少年时光。而到垂暮之年,一旦卧病在床,昔日的三春游乐的日子,只能成为一幕幕的美好回忆了。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题旨。昔日的舞榭歌台已成为陈迹,只有黄昏时的鸟雀悲鸣,似在哀悼着眼前的沧桑变化,倾吐了富贵无常、人生苦短的悲慨。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构思独特,抒情婉转,词句清丽,音节铿锵流宕。作者寄情于景,感叹人生短暂,以“全盛红颜子”与“半死白头翁”作对比描写,相互关联生发,以今昔变化多端,揭示了人生有限,宇宙变化无穷的规律。
 
这首诗的意境格调常为后人所借用:
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整个词的意境,实际上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意蕴大体相似,不过表现方式要委婉含蓄得多。
再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这些都是曹雪芹《红楼梦·葬花吟》中的诗句,在风格上受刘希夷的《白头吟》中的“年年岁岁……”的影响,全诗以花比人,借花自喻,以如泣如诉的笔调,抒发了黛玉的一腔悲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