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孩子应该到加拿大来生

(2009-05-30 20:46:30) 下一个

听说有中国高龄产妇在加拿大生产时遇难的,十分同情。但是我认为任何国家的任何医院,都无法避免非常特别的个例。我写过自己的产经,总之对加拿大医院的服务一百个满意。不止医生,麻醉师认真负责,照顾我们在医院衣食住行的护士们更是勤勤恳恳,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平和精神。

在这里特别想强调一下关于母乳喂养的问题。我发现很多国内来的妈妈,对自己能否母乳喂养很没信心,很多人一开始遇到困难就放弃了,其实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使我们生殖繁衍,母乳对婴儿来讲是最自然最完美的营养源,如果不能利用就太可惜了。

我是剖腹产的,产后第一天一个专门教授母乳喂养的护士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她说除了身体有严重疾病的母亲,都一定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所以树立自己的信心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她还教给我很多具体的方法,医院专门给了电动 pump ,让我不时地用毛巾热敷,边热敷边按摩五分钟,然后用泵试着泵。果真第一次就可以看到透明的初乳了。爱米粒儿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第一次吮吸母乳就“使尽了吃奶的劲儿”,从此非母乳不爱。想强调的事,坚持母乳喂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别是开始的时候。在以后的几天,这位“母乳专家“护士给了我无数宝贵的建议,使我的母乳喂养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这里我还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一个例子,讲一讲加拿大的医院是如何照顾新生婴儿的。我们是新手爸妈,非常容易紧张,孩子没满月,我们带她去了“光顾”了一趟儿童医院。

爱米粒儿刚从医院回家,就有 public nurse 冒雪家访(那天雪下得很大,很多车都坏在路上,我们的护士竟然背着一大堆仪器,穿着雪靴前来。)护士说宝宝有些黄疸,但我是全母乳喂养,所以黄疸下得慢。我当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奶够不够,特别担心如果不够黄疸下不去,还饿着孩子。

在圣诞节假期和新年假期之间,爱米粒儿特别 fussy, 吃两口奶就往后躲,还哇哇哭,挺痛苦的样子,我们决定带孩子去附近的一个 walk-in clinic 看看,也顺便称称体重,想看看宝宝长得如何。

当班的 walk-in clinic 医生不是儿科大夫,照例给孩子听心听肺后,说看不出宝宝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么小的婴儿,大意不得,保险起见,我们应该去儿童医院。还没等我们答话,他就打了电话给儿童医院,并且“命令 ” 我们立刻启程去那里。我和老公驱车前往,一路上我都在想,听说儿童医院急诊部要等很久,这下妈妈在家等的可要着急了。谁知到了儿童医院登记的时候,护士对我们说,我们已经在等你们了!作了例行的登记和检查(体温体重)我们就被领到一个单独的小房间,一个非常 nice 的中年护士走进来再次给孩子量体温和体重。

一量之下,爱米粒儿的体重已经有 8.5 磅,比刚出生的两周前增加了半磅有余!我们的心先放下了一半。护士也说,宝宝看上去很健康,而且黄疸已经清了,不过要儿科医生来做最后诊断。她说,在儿科医生来之前,不如你先喂奶,她来帮我观察一下宝宝吃奶的情况。得知我出来之前刚刚喂过奶,她转身就给我拿了一杯果汁和一个三明治,还半开玩笑地对我老公说,每次太太喂奶前,你都要 offer 她好吃好喝的呀!

吃完喝完,我开始喂奶,护士一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我的奶太冲了,宝宝又喝得猛,所以经常前两口就给呛着了,所以会 pull out ,但是宝宝还是饿的,所以会哭。她说,看来你的宝宝是个 big eater ,而你的奶水很丰足,只是要调整一下喂奶的方法。她叫我不要等到宝宝太饿才喂,而是要尽量经常喂她,等到母乳完全 well-established 才好。有时喂之前需要挤出一些,以防宝宝呛着。她又帮我调整喂奶的姿势,还有怎样拍嗝宝宝会最舒服。一边教我一边还说些笑话。想起在国内医院那些护士的恶形恶样,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强烈对比。

喂完奶,一个实习医生走了进来,又照例检查了一番。宝宝已经第三次被测体温了,护士十分麻利的从抽屉里拿出尿片,给宝宝换上。这个实习医生也认为宝宝非常健康,但是他说还要等正式的医生做最后的诊断。还有医生来啊!不过一会儿,一位亚洲面孔的医生走进来,摸摸宝宝的小肚肚,听听她的心跳,又问了几个问题,最后说宝宝什么毛病也没有,“ You are doing a great job!” 我们吃了定心丸,终于可以欢天喜地回家了。

还要补充的是,所有这些一分钱都不用花。我们一家只要给政府交百多元的保险,所有医疗费用都是 cover 的(加拿大药费便宜,而且一般公司都会给雇员买保险 cover 药费以及牙医费用)。我在医院进行的剖腹产手术,听说光是主刀的医生,政府就得给他三万多刀。我住得是单人病房,有自己的洗手间,电视电话一应俱全,护士随叫随到,管吃管喝,加上住院期间的药品,全部都是免费。来探亲的妈妈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说加拿大就像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如果您准备生孩子,就移民来加拿大吧!


版权归Emilybaobei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ASPENHSU 回复 悄悄话 哀,看看我们的医疗制度,还有人拼命抵制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