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42)
2022 (1)
序
我出国这么些年,一直觉得最该写的文章是对比中西方说笑话的人。每次斗胆想写,就又觉得题目太大,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这个题目应该归中美对比文学系的博士生来写,内容肯定够博士论文了,如果看客里有学中美文学的,我免费提供你这个课题。我呢,还是写写印象吧。
(1)
从6岁到13岁,我天天中午陪外婆听评书;从13岁到22岁我出国前,我天天中午陪爸爸听相声。我感觉我那点文学细胞就是从评书和相声中学来的。语文课上,我总是忙着看其他小说了,古文呀,诗歌呀,语法呀之类的东西从来就没听进去过,也不会用,真是对不起老师的心血。现在看见网络中那些能诗善言的人,特别是文字精练的人,我就佩服。我写东西总是罗里罗嗦的,总是从头说来,绕大圈子,掰开了揉碎了说,这些都是听相声的后遗症。
中国传统相声讲究的就是铺垫。比如先把对方(捧哏)吹得一塌糊涂的,让捧哏得意得到臊得慌的地步,然后逗哏抖个包袱,说自己比捧哏棒多了,博得哄堂大笑。前面的那段吹捧就要花大量的时间,最后一个包袱不过一句话,一个眼神而已。至于这个铺垫的程度,就看各家各派的风格了。现代派的都短点,象我在家时听的姜昆,牛群的相声,大铺垫大包袱不多,一般几句话就要逗个乐,而且自个还跟着观众一起乐。老派的传统相声,特别是天津卫的,象马三立之类的相声,那就是起码照着十分钟来铺垫,小火温着,不急不慌,平平淡淡,唠着磕,最后不经意来个乐子。天津卫还有一位,李伯祥,那更是耍嘴皮子的,我们都叫他大白活蛋,他也是大铺垫,但同马三立正好相反,他讲的是卖力气,噼哩叭啦地跟炒蹦豆似的,上嘴皮不沾下嘴皮一口气说个二十分钟,最后也许就一个特小的包袱,但还是能得满堂好。要说铺垫恰到好处,说得还不动声色的,还要数侯宝林,每句话每个表情,都不多余。想想马季,姜昆都是他的徒弟们,都是这个风格,没准这是北京相声和天津相声的差别吧。
美国的说笑话的人(comedian)讲究铺垫的人就很少。我刚到美国时,就到处找相声。以前在家听惯了,从没想过其他国家可能不说相声。后来发现美国讲笑话的人,一个站那里说,象国内的单口相声。可一般一句话,最多几句话就说一个笑话,完了,就换下一个主题了。根本算不上“相声”,真真的就是讲个笑话。后来又一天,我发现了一个真正说相声的美国人,Bill Cosby,我尊他为美国的相声大师。他的风格属马三立派,特别是现在他岁数大了,更是不温不火,一字一句地讲老长一个故事,照着十几分钟地铺垫,当中带着几个逗人的装傻充愣的眼神,最后来个包袱,把人逗死。找到下面这段,算是前几年的,是Cosby经典的关于家庭的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