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一段阁老撰文
<<中国男人,雄起!>>一时间各位从牙齿,教育,运动,到雄性激素讨论中国男人怎样才能更阳刚。
这几日,我正在读<<林语堂经典作品选>>,其中一篇<<谈涵养>>好象就是在对比中国人和英国人个性教育方针之不同,造成国人性格特色。在他认为,英人注重"character"(性格)的培养,而他们所谓的性格特指"坚毅,恒心,镇静,蕴籍,临危不惧,见义勇为,服从纪律,谨守礼诉"等,而且其中几条都是由于英人十分重视(户外)运动,而从运动都学来的。所以英人的性格是越培养越刚,而相反于中国人受教育越多的越柔,到了"优柔寡断的地步"时,就德高望重了。因为中国人培养的目标是涵养,而涵养的定义是"注重忍辱负重,和平达观,不露锋芒,喜怒不形于色,不轻易得罪人,不吃眼前亏,聪明的计算等"。他最后对比形容了国人没受教育和很有涵养的人之不同,很风趣,我给抄上几条:
"所以中国没受教育的人如危崖,如峭壁,如苍松,如古柏,如饿狼,如雄马,如箭猪,如挫刀。。。如李逵,如武松,如泼妇,如一切不易对付的东西。受过涵养的人如面条,如汤圆,如家禽,如驯羊,如西湖风景,如雨花台石,如绣球,如风轮。。。如好好先生,如一切圆滑的东西。"
我想这些话还真是很有道理,也许是基因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们从祖先开始对教育最终目标就是要有涵养,而涵养多了,似乎就不够刚了,更别提烈了。
注:本想从网上直接古狗他的这篇文章贴上,竟然找不到,都指出这本书,害得我要自己打出那些引号中的文字,看来祖国的侵权问题还不是太糟。
翰山这个见解真是很好。所以西方人来,都是坚船利剑,中国人去都是郑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