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40集的电视连续剧《底线》落下了帷幕。
看完了这部剧,真是满脑袋都是官司。这么多的案件,这么复杂的调节程序,那么多的难缠的当事人,看着都跟着紧张,据说很多都是真实的案例,难怪那么的真实。
这部剧有几位老演员,演得确实不错,但年轻演员们演得就相差的比较多了,也不完全是因为太年轻了,而是演技还差点。
以前对法院、法庭、审判长、律师,等等的不是很了解,感觉那些事儿离自己很远。到了美国才知道,这官司太多了,开车被罚款都能去法庭。渐渐地才感觉到,它也是离我们很近的,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随着国内法制观念的增强,加上网络的发达,信息传送的速度,很多案件都成了大家追踪的热点。
近几年,国内电视连续剧的内容不断丰富,律师剧、法制剧,渐渐地多了起来,而且随着真实案件编入剧情,使得整部剧的真实性明显增加,看点更多。对于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底线》的故事是讲述,在一座美丽蓉州市,星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方远和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厅副厅长宋雨霏,是同为星城区法院院长张伟民的徒弟,曾经的师徒三人后来分散到了不同的岗位,也都有了自己的徒弟。
徐天本来跟宋雨霏是恋人,但他扔下了宋雨霏只身出国,后来又回到了星城,做了一名律师。律所的名字挺有趣的,叫咔吧咔吧律所。
律师和法官是不能有密切联系的,他想跟宋雨霏恢复关系,却很难,因为宋雨霏是法官,而且即便不是亲属关系,也不能有密切的联系。这个是以前不知道的。
刘敏涛在这部剧里戏份不多,但她这个角色非常重要。
她饰演的简佳当年抛下丈夫和孩子,毅然出国闯荡,功成名就之后,代表公司回来接洽国内的业务,这时,她当年扔下的女儿叶芯已经成长为一名法官,丈夫也在高院任职。
这位曾经《伪装者》里的大姐,这部剧演得一般般,她的演技好像下降了,感觉不到以前那个大姐的味道了。
叶芯本来是在高法,后来主动要求到基层法院锻炼,她来到了蓉州的星城区法院,从给方远做助手开始。她业务上理论部分非常熟练,被称之为“法条姐”,但实际办案的时候,离方远的要求还相差的很远,起初她觉得自己是上边下来的,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她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后来也做了方远的徒弟。
她的演技实在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演的很浮。
叶芯的性格其实有点像妈妈,非常要强,认准的理儿不肯放弃。跟妈妈的之间的矛盾也是一样的,她一直不能原谅妈妈当年的决定,为了自己的事业放弃了家庭,也放弃了她。
这个结在她心里一直解不开,也影响着她的性格,影响着她的工作作风和对个人生活的态度。
叶芯的爸爸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他理解妻子的选择,一个人带大了叶芯,他对叶芯的培养和影响是非常大的,他支持女儿去下边锻炼,但心里其实不愿意女儿留在那里,当他知道叶芯在星城有了男朋友,他的心情是复杂的。
他对叶芯与她妈妈的关系一直是持顺其自然的态度,虽然他也在极力地撮合他们,想让她们母女和好,但,他并没有强求女儿对妈妈的原谅。
这个父亲演得非常好,对女儿关心、疼爱,希望她能健康地成长,一味地希望她能原谅她妈妈,但又没有强硬地要求她做什么。
而在这部剧中,她饰演的胡晓青,真的是让人感觉是另外一个性格的人。
她自从见到了方远就喜欢上了他,她对方远的形容,非常贴切,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她夸方远,人,真帅,腿真长。每次见到都要这样说。而且那种表情中带出来的自然,真是让人讨厌不起来她,觉得她那么可爱。
她对方远的观察非常细。
特别逗的是,她看见方远拿着个保温杯,就说,年纪轻轻的,手里总是拿着个保温杯。真的,她当时的表情,笑死人了,而且说得那么认真自然。她演得真好!
如果她不说,咱们谁能想到,那保温杯的应当是年纪大的人呢:)
她想尽一切办法接近方远,还真想跟方远在一起,当她最后知道自己没有机会了的时候,她那种失落的表情让人看着非常真切。
她是一个有演技的好演员。她说话很有特点,让人很容易记得住她。人也长得挺漂亮的,比演《人世间》的时候年龄大了一些,但看上去还是挺自然的,跟角色也很相符。
看她给方远设计的T恤衫,上边印着方远的头像,写着,法力无边。她还要亲自给方远穿上,把方远给吓得:)
她的戏真的太为这部剧添彩了,让人看着轻松快乐。
但对于叶芯来说,感觉她是对方远的骚扰,加上她自己后来在游泳时候的遭遇,她对骚扰类的案件的理解又深刻了很多。
人和人的差别就在于有人不必非得亲自遭遇,而有人必须得亲自遭遇,才能对事情有明确的认识。
这部剧对各类案件几乎都有实例,是难得的一部长知识的剧。
齐大爷是老演员毕彦君演的,他的剧看的很多,演得都非常好。这部剧里的齐大爷尤其。
他因为拆查补偿,对结果不满意,整天到法院找方远,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在门外拉横幅,给方远送鸡蛋,每个星期定时去找方远。
每一次方远都很耐心地接待他,每一次都告诉他会居委会去商量,但都没有让齐大爷满意的结果。
最后叶芯接到了齐大爷儿子的电话,说齐大爷走了。方远当时的内心非常复杂,不仅仅是难过和遗憾。
齐大爷最终也没有得到让自己满意的拆迁结果。
当然,我们都知道,让人人满意是不可能的。但如何安抚拆迁户的人心,让大家能接受自己得到的拆迁结果,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靳东饰演的方远,从一个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到院长,一路走来付出了很多。
为了清廉,他从不收当事人的任何礼物,钱就更不用说了。他爱人的一个远房亲戚,因为要他帮忙给他送钱,让他当场拒绝,后来案子输了,这个亲戚居然拿刀捅了他,险些丧命。
孩子被当事人要帮忙送进最好的学校,他不同意,为此爱人提出跟他离婚。
徐天邀请他去自己的律所做律师,年薪能有七位数,他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最后还是留了下来。带着他下边的人一步步往前走。
原来根本不知道,法院一天要接受上万件的案件,是不是立案,要不要调节,怎样调节,其实就是法院的法官们对有些案情也是拿不准是不是要调节,更不用说预计调节结果了。
他们判的每一个案件,是不是都确实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是不是当事人都服气的,这些都是不能完全确定的。
更不用说有些当事人对判决不满还会对法官行凶。
法官的工作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而且责任也是特别的大。哪个法官判的案子如果重申,就意味着这个法官是失职了,对晋职晋级都是有决定性影响的。
这个宋雨霏和方远都曾经经历过,只不过方远是化险为夷了,而宋雨霏却没有那么幸运了。
这部剧的真实还在于,它对各级人之间的关系,同事之间,与领导之间,师徒之间,演得非常贴近生活,靠近现实。
让大家看着就像自己都了解的那样,就像自己能置身其中一样,很多时候,跟着剧情判案,有时候又觉得这样是不是合理,那样是不是应当,这个结果是不是对。
这也是一部剧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得说,靳东这部剧是转型剧,原来老干部的样子消失了,取代的是一个正常的普通的,又是一个非常称职的法官的形象。
他对爱人,对女儿,对徒弟,对同事,对师傅,都非常真诚,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尤其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一改以往的说教,展现了一个普通丈夫的形象。
在他的身上没有看到那种高高在上的样子,没有官气,没有依靠师傅,没有依靠朋友。对下属更是没有责怪、没有训斥,心平气和地处理着每一个案件。
过去看靳东的剧,一直想,他应当改变一下了,总是一个模式有点影响他的演技。这部剧中的靳东做到了。他是这部剧里演得最好的一个演员!
职场总有一些特别的工作,像方远他们。这样的工作,家属也非常辛苦,付出的要很多,而且正常生活常常都受到限制,所以,做这样有特别工作人的家属,是需要有很大的忍耐性的,否则真的难以胜任。
方远和爱人就经历这样对的个人生活的考验,虽然他们和解了,但今后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时候,会不会一直这样坚持互相理解,支持呢?
面对诱惑,方远会不会坚持永远不变?
我一个中学同学,曾经是当地法院的院长,因为犯事儿跳楼自杀了。非常可惜,在学校的时候他学习很好,也很有人缘,很多中学同学我都不记得了,至少名字和人对得上的不多了,但是对他的印象特别深。大家都为他惋惜,觉得他这样的结局太可惜了。
很多时候,我们非常痛恨的事儿,到了自己熟悉的人身上,我们的感觉会是不一样的。大家都说,他人心太软,喜欢帮人,所以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出事儿很难。想象得到,他应当知道自己的事儿有多大。
这部剧也有几个律师是演得不错的,让大家了解到不少律师的工作。
律师不分好坏,他们都是为当事人争取利益的。当然像有些律师挑动大家那种集体诉讼,确实给法院也带来了难题。
像这部剧中的,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盖好了楼,但大家入住晚了,有一家住在外边很久,最后告到法院,调节后,给了补偿,于是这个律师让这个小区的人一起继续告,因为他们都搬进来晚了。
从小区居民来说确实是,应当得到补偿,从开发商来说,以后就得注意不能太晚了。这种有法律制约下的行为才能让社会逐渐步入正规。
当然现在满世界这样的事儿,我在美国的一个朋友,前段时间买了新房说下个月交付,又说再下个月,一晚再晚,说因为窗户没到,因为还缺什么板子没到。
自己房子早就按期卖出去了,四处租房,短期的不好租,东西搬来搬去。说是下月肯定能搬进去,但还是不能完全相信他们。
在美国有规定,买房子的不能告开发商。
我家买新房子的时候就是,我要的是家里木头的地方都是oak 木头的,结果楼梯扶手就不是,是梨木的,梨木很软,气得我要命,后来想想算了,不能交房麻烦太多,而且合同就是不能告开发商的,可以找中间人。
当时没有找,因为不管怎样都得停下程序来,不定搞多久呢。那时候忙得要命,而且我的公寓也已经告诉经理退租了。
不讲道理的事儿满大街,全世界都有。所以,有些东西就像方远他们劝当事人的一样,你要怎样?要结果,这个结果带给你的会是什么?非常有道理。
所以很多人都不得已选择了调节,当然肯定有吃亏的,有咽不下这口气的,但不然呢?
这里的杀人案非常让人震惊。
唐啸云的杀母案,当时曾经轰动一时。这部剧中对这个案件也做了描述。到底要不要判唐啸云死刑,他自己是寻求死刑的。
后来因为判定他的犯罪在于母亲从小对她的管教方法,久而久之形成了他内心的恐惧感,后来产生了精神问题,所以一审判决为死刑后,又复审,准备从精神问题上为他改判。
这个案子轰动一时,高院派人下来亲自审理。
有时候就在想,如果他带在监狱无期徒刑,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能放出来吗?出来后的生活怎么办?能如此残忍地杀害母亲的人,也能免死?
社会之复杂,不是简单说有法律就能制止坏人犯罪的,工厂老板因为借了高利贷,被催债,儿子继而动刀杀了逼债人。
放高利贷是不是有罪的?为什么屡禁不止,对于放高利贷的人有没有惩罚规定?正常贷款不能放给,说明你有无力还债的风险,高利贷只能加剧还债压力,这些也是导致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普法非常重要,干不下去可以破产。这种引起犯罪的祸根,导致了更大的灾难。
雷星宇这个案件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个案子,原本判了死刑的他,最后复审改判了。
这案子在剧中就是宋雨霏经手的案件,她认定了雷星宇是有预谋地杀人,所以死刑是肯定的。但后来改判了,为此宋雨霏手里的这个案给她留下了她经手的案件有复审的记录。这也是让宋雨霏非常焦虑的一件事儿。
她承认自己判断的时候偏离的方向,但她也觉得自己不应当出现这样的问题。
网民的关注现在对案件尤其重大案件的审判,不能不说是起着一定的作用的,这方面网络的积极正面的作用是看得到的。
人们都觉得那个逼债的一伙人是坏人,所以被杀不值得同情。不少人确实觉得,坏人本来应当受到惩罚的,但法律上来说,应当有法律来制裁他们。
所以,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谨慎行事,不能为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做不合法规的事情,尤其像这种巨额贷款,借高利贷是非常危险的。甚至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个很有名的钢琴家,弹钢琴的时候出错了,他起诉医院,医生毁了他的手。最后调查结果是,他早在做手术之前就有这个问题出现了,不是手的问题,而是他自己脑子出了问题。法庭审判的结果在媒体上当众道歉。还了医院和医生的清白。
金阿芬敲诈勒索罪案,也非常发人深省。
女儿从小自己养大,培养女儿需要钱,女儿很优秀大学毕业在法院工作,跟方远他们是同事。妈妈做家政供她念书还要养家。
结果她利用职务之便,录下家里的私事儿,以此敲诈勒索雇主,还为此掌握了泰瑞安达公司的行贿证据,以此她敲诈几百万的金额。
这个妈妈演得特别真实。虽然可恨。
现在的刑法都有规律可循了,死刑缓刑变无期,然后慢慢变有期。估计金阿芬这十年徒刑,进去不久就会保外就医,因为看样子她一直吃止疼药抗病呢,进去就不用了,有了重病可以保外就医。
但估计如果是大病也回不去了。
而叶芯的妈妈,一年的有期徒刑,缓期两年还能进去吗?不知道。
反正我觉得现在的法律不是不健全,而是执法不够严。
就杀人不用偿命也是够呛的。
一部40集的电视连续剧虽然很长,但要说理清这么多的案件还是太短了,很多案件都是值得大家了解的。
像闺蜜的男朋友杀人案,这也是当时很轰动的,最后判了40万的赔付。
法律确实帮人们惩罚坏人用的。老百姓早就有一句话,先死的容易,后死的难。确实是这样的。
在大是大非面前,人们都要有立场,不能违规。
那个闺蜜跟男朋友分手不成,原本死者可以拒绝她住在自己公寓里的,因为公寓本来不许外来人住。闺蜜可以回家也可以自己去酒店住。
结果闹出了人命案,最后轰动了全国才家里人拿到了几十万的赔付。
法律就是惩罚坏人用的,至于说你需要的,不管多少,哪儿有命值钱呢!
保护好自己,命比天大,这是自己要给自己定的原则,自己没有原则就无法保证自己不受伤害。
那个单身女人搬家,完全可以选白天搬家,干嘛一个搬家安排在晚间,结果不幸身亡。死无对证的事儿,怎么办?稍微谨慎一点就可以避免的,这么大的事儿。
是啊,人都有想不周到的时候,尽量吧。
这也是这部剧要提醒我们的。
这里好多好多的案件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所以说:
《底线》,是一部值得大家都看一看的好剧!
对,王劲松我也喜欢,以前演坏人多。
后面看到的胡晓青还蛮可爱的。王劲松和靳东也搭得很好。
这部剧学到很多东西。
谢谢迪儿。
问好园姐!
你看看吧,看看那些案件,挺有意思的。
这部剧值得一看。
我也看完了这部剧,和你感受一样-- 通过剧情了解国情民情,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信息。 看到国内的法律日渐完善,很欣慰。
同喜欢靳东的表演。
这部剧非常不错,看着还挺紧张的呢。我等着老皮卡看呢,看完好看看他怎么评论,他是专业人士。这里很多地方不太理解。
既不看剧也不看看我的评论,看几个字拿来就批,这样不好。
最好别对别人嗤之以鼻,还说出来,显得咱不够实事求是。该肯定的就要肯定,剧中很多案例都是真实的,能这样变成剧给大家看,是有正面意义的。
说实话,我根本不知道国内有那么多人遇到事儿都能去寻求法律帮助,这都是这些年的进步。每个人的进步,社会的进步。
问题是有的,越发展得快问题越多。哪儿没问题,我们每个人自己还一堆的问题呢。
把自己分离出来,看看如果有人这样说你,是不是实事求是的。你会觉得应当接受吗?别人也一样。
看了再说,看看剧,在评论。
其实国内那些苦情戏所达到的效果未必有这样的剧效果更好,起码对我而言是这样的。
谢谢评论,咱们共同提高。
我从来不喜欢捧人,除非是我喜欢的影视剧明星。显然你来我这了少,所以不知道。以后知道了就好了。
你应当好好看见剧,然后就内容作评论,你连我的评论也没有好好读,读一读就会知道我推荐的是什么了。
在油管上找出来然后就在历史里了,到时候一点就能看,非常方便。
靳东的剧演得一直非常好,这部剧尤其,改变了以前老干部说教的习惯,很奈斯的样子:)
---------------------------------
楼主这外宾当得太久了。但凡你或者你家人在国内有过跟司法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对这种八九十年代港台律政剧的大陆版,都会嗤之以鼻。
同意领导“在大是大非面前,人们都要有立场,不能违规。”,作恶的要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