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前夕像往年一样从老板手上得到一张购书券作为奖励,这次我连犹豫都没犹豫到底买哪本书就赶到书店买了一本精装的《旧情难忘》(Alte Liebe)。
这本2009年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前由汉泽尔出版社推出的小说别具特色、诙谐幽默,在德语当代文学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两位合作的作者在德国文化圈中都是名人,埃尔克·海登赖希(Elke Heidenreich)女士1970年起从事新闻、广播及电视工作,曾主持过多种脱口秀节目。她曾是妇女杂志《布丽吉特》的专栏作家,上世纪90年代起在文学领域日益活跃。其作品曾获多种奖项。2003年4月至2008年10月曾为德国电视二台主持阅读节目,每年六到八次向电视观众推荐值得阅读的文学新书。与她合作写此书的人贝恩德·施罗德是她的第二任丈夫,虽然1995年起两人开始分居,但他们在文化创作领域的合作并没有中断。施罗德是多种广播电视剧的作者和导演,曾于1992年获德国电影奖。1993年起发表多部文学作品,这次二人合作的新作《旧情难忘》广获好评,荣登德国书业杂志buchreport2009年精装书排行榜第二名。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这种局面,听离了婚或关系紧张的男女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一般听到的都是两个版本,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因此《旧情难忘》这本书请公婆一起讲述他们的故事,分章轮流叙述。开章总是先由他们之中的一人交代必要情节,透露自己的内心感受,然后是一段机智诙谐的对话,向人揭示婚姻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滑稽场面。
两位主人公都是1968年代的知识分子,女主人公露茹酷爱文学,在一家图书馆工作,即将退休; 男主人公哈里曾梦想当一名建筑师,结果一辈子都在房管局任职,已经退休。这一对六十来岁的夫妇已经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四十多年,彼此都太了解了,审美疲劳也必不可免地出现了。例如露茹总是希望丈夫能去参加她主持的文学作品朗读活动,因为请来的往往是马丁·瓦尔泽等名作家,而丈夫的爱好确是园艺,收拾家里的花园,累了喝杯啤酒,别无他求。一对夫妇年轻时在荷尔蒙的作用下热恋成婚并不难,老了之后还能互相理解、宽容地搀扶着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则是需要大智慧的。露茹就感叹道:“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变老就更不容易,所有那些损失都不容易承受——力气没了、头发掉了、牙豁了、美貌尽失、性欲减退、失去朋友、失去激情,目力所及全是失。”年轻时一句“我爱你”能让人忘掉整个世界的存在,上了年纪人们不再轻信,请看这段对话:
“露茹,我爱你!”
“哈里,你怎么了 – 没发烧吧?”
“我想请你原谅。”
“原谅什么?你又欺骗我了?”
“没有。”
“你究竟干了什么蠢事,哈里?”
“我想向你道歉,因为我在你身旁变成了一个又老又固执的怪人。”
“我接受你的道歉。”
“那就好。”
“那–嗯–有没有改善的前景呢?”
故事开篇时他们正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唯一的女儿即将举行第三次婚礼,带着他们的外孙女嫁给一位有钱的房地产大亨。作为68年的革命知识分子,他们痛恨资本家,所以哈里主张不去参加婚礼。可是身为母亲的露茹却无法摈弃亲情,让女儿在婚礼上因他们的缺席而没面子或是伤心。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参加女儿的婚礼,但婚礼那散发着铜臭的气味以及许多来宾的俗不可耐还是迫使他们提前逃离了那里。就在逃离的前夜他们在婚礼舞会上再次找到了年轻时的激情,回到旅馆他们度过了难忘的一宿。他们有很多美丽的憧憬,露茹退休后他们一起去看世界……
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其实很多真理完全颠倒之后仍旧是真理:不知死,焉知生。就在露茹还有一周就将开始退休生活时,她死在了办公桌的电脑前。哈里深深地悼念自己的妻子,失去她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好好珍惜能与她共度的每一天时光。
爱是文学中的永恒主题,但迄今为止专门描写老年人情感生活的书不多。这本小说所描述的不单是男女主人公的二人世界,它还折射了当代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堪称一本德国社会小百科。其中既有对德国社会名流(前总理科尔、文学家瓦尔泽)的调侃,也有对新立法“病人意愿书”的表态,对父母与子女,还包括与隔代的孙子女之间的代沟也有入木三分的刻画,对更年期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两性关系的紧张更有精辟论述。依靠医学的进步,如今“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局面已经大为改观,但活得长并不等于活得幸福。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老人有机会阅读此书,开阔眼界,智慧从容地享受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