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一反往常以看书为主的习惯,认认真真地听了几场报告。其中印象比较深的当属龙应台对其新书《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的推介。
“所有的颠沛流离, 最后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离死别, 都发生在某一个车站、码头。上了船, 就是一生。”这本英文为《Big River, Big Sea: Untold Stories of 1949》讲述的是1949年发生在一些小人物身上的故事,折射的却是那个时代的大命运。十年前,她就想写这样一本书。“在这十年之中,父亲过世,母亲现在常常不认得我是谁,使得我更感觉到时间的急迫。人总是到了四十岁后才开始去想,你父母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他们也曾十九岁。所以基本上是想要对整个父执辈这一代的人,以及他们那一代的历史,有一个新的认识。” 作为出生在台湾的国军的后裔,她有理由寻根。
“从2008年开始,龙应台就入驻在香港大学为她专设的龙应台写作室整理一部全新意义的一九四九历史记忆。她向自己的学生征集父母一辈的口述历史,向华 人社会问讯一九四九的民间记忆,她专程飞往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管查阅蒋介石日记,再飞往南京、广州、长春、沈阳、马祖、台东、屏东等地,逐个访 问一九四九的亲历者,并考察当年留下的历史现场。她向朋友们打听他们祖宗家事,家族迁居历史,收集他们尘封多年的私人日记、历史照片,并获得五十六人珍贵 的口述历史。带着这浩瀚如海的一手材料与口述录音,带着这尘封六十年的感伤,痛苦和期盼,她在台北金华街的办公室闭关写作三个月,把自己从那种由家族走向国族的情绪中一次次抽离,写下了这本十五万字的《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至于这本书的出版日期刚好赶上大陆60周年国庆,据龙女士说纯属偶然。此书在港台已于5周内售出19万册,现在正在安排大陆出版事宜。
龙应台以知识女性的形象出现在法兰克福书展,她思想的敏锐和举手投足的干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龙应台说,她希望这本书“下历史的功夫进去,乘着文学的翅膀出来”,“用最锐利的文笔,写出最谦卑温柔的心灵”。她也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众多的亡魂,在这六十年后,在诗的意义上,入土为安。我企盼着能早日读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