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纳百川

人生苦难多多,坚守乐观天性
正文

《萨托里斯夫人》作者简介及导读

(2009-04-16 04:00:02) 下一个
埃尔克 · 施米特(Elke Schmitter):女,1961年出生在北威州克雷菲尔德,1984年慕尼黑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先在法兰克福S. 菲舍尔出版社任编辑,1992-1994 任柏林《日报》总编辑,后以自由撰稿人身份为《时代周报》和《南德意志报》工作,2001年起进入《明镜周刊》编辑部。

1980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作,1981年在马赫威尔克出版社出版抒情诗集《虚拟风影》。1989年在慕尼黑汉泽尔出版推出海涅抒情诗评论集《不要在椴树下与我打招呼》。2000年小说《萨托里斯夫人》问世,被誉为德国当代《包法利夫人》,受到批评界好评,现已有十八种语言的译本。同年作者获得克雷菲尔德市下莱因区文学奖,2001年获得德国文学基金会为期一年的奖学金。2002年发表小说《小过失》,2005年出版抒情诗集《无獚》,2006年小说《薇拉的女儿》问世,这三部作品全部在柏林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萨托里斯夫人》中以第一人称角度讲述了一个婚外恋的故事,故事分两个层次交织展开:一个层次描写的是上世纪50至70年代德国北部某小城中一位妇女的情感生活,她两次被自己所爱的男人遗弃。在一次临时被拉去给人作舞伴的时候主人公邂逅了富家子菲利普,暑假回家休假的大学生菲利普热恋上了漂亮的主人公。但因其出身低微,菲利普在父母安排下最后娶了一位银行家的女儿。主人公受到了深刻伤害,出于愤怒她想在菲利普结婚前就嫁人,这样她闪电般地嫁给了装有一条假腿的复员军人恩斯特,尽管自己并不爱他。他们买了房,婚后与婆婆住在一起,不久就生了一个女儿。虽然她不爱丈夫,但丈夫却很爱她,日子过得也和和美美。主人公四十出头的时候,在一次大型音乐会上结识了L城文化局局长米夏埃尔,随后再次坠入情网。局长大人有老婆、孩子,只能与主人公在旅馆开房间偷情。随着恋情的深入主人公提出私奔,想在威尼斯与米夏埃尔开始新的生活。局长大人虽然答应了,却在最后关头爽了约。主人公已经给自己的丈夫写了告别信,和盘托出了自己与米夏埃尔的关系,最后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开车回了家。从此她借酒浇愁,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另一个层次叙述的是一次车祸后肇事驾车人潜逃的事,这位驾车人不是别人正是主人公萨托里斯夫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一家旅馆看到了自己的女儿跟一个声名狼藉的地下妓院老板维尔罗特鬼混,这个男人对她的女儿并没有感情,只是像驯兽般地训练她的女儿。书到结尾才真相大白:萨托里斯夫人为了让女儿不重蹈自己的覆辙,在一个雨夜加大油门撞死了女儿的“相好”。
施米特擅长讲述、语言犀利、观察敏锐,德国北部一位普通妇女的情感生活跃然纸上。此书也深刻揭示了男女两性对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女人总想追求爱与性的统一,没有爱她们宁可放弃性;男人则常能把二者截然分开,他们在爱一个女人的同时每每可以而且乐于与其他女人保持性关系。
评论界认为,施米特的这部小说明显受到以下描写妇女命运的世界名著的影响: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1857)、托尔斯泰的《安娜 ·  卡列尼娜》(1877)和冯塔纳的《艾菲 · 布里斯特》(1894/95)。德国文学教皇马塞尔 ·  赖希-拉尼茨基对此书评价很高,他说:“这本书的文体深深吸引了我。读到这样一本书我感到很幸运。我全力推荐此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