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散人

以前写过日记,给自己看。如今弄个博客,给自己也给大家看。世界真奇妙!
个人资料
正文

苹果公司比你的老婆更了解你!

(2016-04-25 21:16:38) 下一个

 前几天看了个视频,在2016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一个存在于POS机上的漏洞,不法分子不需要银行卡密码也可以轻易刷走用户卡上的资金。而近日《法制晚报》记者通过实验发现,一些具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也存在类似漏洞,使用特制的读卡器隔着厚厚的钱包和衣服就能把闪付卡的数据读取,虽然不能盗取现金,却威胁到客户的个人信息。

 “闪付”功能在北美叫“Tap And Pay”,加拿大正式名称叫“Interac Flash”,意思都一样,就是拿银行现金卡或信用卡在付款机上轻轻一贴,在近距离内,卡内信息以无线信号方式播发传送,被读卡机接收,瞬间完成付款交易。

 笔者一方面使用这个方便的科技成果,一方面心下时常忐忑:谁知道在哪一天在哪一地我钱包中的信用卡信息就被高科技贼在一旁给偷了去,到时候头痛、麻烦一定大大地。

 笔者由此联想到电子时代个人信息的价值和保护的问题。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如果你在网上搜索某样商品或服务,很快,你的网页广告——如果你没有屏蔽掉网页广告的话——就开始定向推投给你“个人化”的广告了——把你感兴趣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附近售卖该产品和提供该项服务的本地商家广告直接送到你浏览的网页。有时细细一想,觉得挺吓人的:自己在网上的活动其实都被人家不声不响地记录在案了。至于人家是谁,怎么用那些信息,用哪些信息,是为了你好还是准备日后的“黑材料”整你,就是人家的事儿了。国内这两年开始流行玩“大数据——MEGA-DATA”的概念,据说国家和有关企业要在贵州贵阳投入巨资建立国家大数据中心——估计全国人民每个人的吃喝拉撒消费数据日后都得弄到贵阳的国家大数据中心里,供商家们挖掘、开采、使用、赚钱。

 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苹果公司比你的老婆更了解你!”如今随着iPhone 的Apple Pay支付功能兴起和普及,这句“苹果公司比你的老婆更了解你!”其实一点没有夸张。做过这方面数据分析的朋友都知道,通过分析一个人的消费记录,可以勾画出这个人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爱好和社会阶层等等,使数据和结论更有价值——试想一下某人的消费记录显示一年几次订购飞机票去墨西哥旅游、或一年几次去拉斯维加斯,或某人的消费记录上是每周数次在住处附近的Liquor Store(烟酒铺子)的买酒记录。

 试想一下:你随身带着iPhone,早上上班离家直到晚上下班回家,白天这段时间你上班去了哪里,买了什么东西,你老婆估计是一概不知。然而,苹果公司却知道。iPhone的GPS(卫星定位)系统知道你任意时刻的准确位置。GPS记录到:你上班出门后,没有直接去公司,却去了一百公里外的一个宾馆,宾馆里的Wi-Fi信号可以核实GPS的记录,然后iPhone 的Apple Pay记录下你支付了300元开了一个房,支付了100元订了一些鲜花,支付了200元订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和红葡萄酒。此时GPS显示你太太的iPhone此刻正在一百公里外的家中,当然,她还带着你的孩子到附近的公园游玩逗留了一个小时。

 GPS记录你在该宾馆逗留到下午4点才离开。晚上你回到家中,你疲乏的样子让你的太太心疼:老公出去挣钱辛苦啊!在给了你一个热烈拥抱和亲吻后,赶紧给你端上她精心准备的晚餐。

 你说,苹果公司和你的老婆比,谁更了解你!

 玩笑完了,希望大家开始注意和重视电子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

 (声明:这里仅仅拿苹果公司的iPhone科技举例说事儿,说明实现以上的信息跟踪和分析的科技不仅到处存在,多家存在,而且实行起来小菜一碟,不是说苹果公司真的如何了,免得苹果公司来找我算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nsaids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有意思。我们的确应该注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