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蓝珠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正文

难忘那一次面试

(2008-11-11 02:11:07) 下一个
 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越来越厌恶现在的专业--经济学,开始还只是一看到书本就智商为零的程度,后来逐渐发展到见了指导老师就有呕吐感的严重状态(当然这和导师的龌龊相貌与低俗品格有直接关系)。本来也想凑合凑合读完研究生拉倒了,反正我自认没有做学问的头脑和雄心大志,拿文凭是我留学的最崇高目标。可是,研究生的两年,真的能够忍着一口气低头做人吗?以我的性格,很没有信心。

  鬼使神差,我开始搜索其他大学的研究生入试情报。偶然发现某大学的历史专业不考英语(一直受日语教育,与英语无缘),因为我自小喜爱历史,所以这一发现无异于一针强心剂,刺激得我每个毛孔都透出了干劲儿。说干就干,从小得可怜的图书馆里找出所有相关书籍,开始了自学的艰难历程。那半年是怎么过来的,只能用不堪回首四个字形容。我写了两万多字的关于日本景气回复的毕业论文,写了四万多字的有关中国历史的论文.买来历年笔试题,自己制定了一系列自学计划,每天在图书馆早出晚归,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塞进大脑。

  转眼到了考试的一月份。凭着过硬的日语,滚瓜烂熟的历史知识,加上天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我轻易地闯过了前三关的笔试,只剩最后的面试--论文答辩了。我感觉甚好,有点轻飘飘起来,好像自己马上就要成为这所世界名校的学生了。那天下午三点,我被一名日本学生带到一间办公室前,他示意我敲门进去,自己走开了。

  推门进去,先吃了一惊。不小的屋子被两米多高的书架占满,只剩下了中间一小块四方的空间。六位男性围坐在桌旁,还有一个椅子明显是为我留的。这高压紧张的氛围让我眼前有点灰蒙蒙的了。

  坐下后,正对面的一位资深学者开口了。相信我,无论是谁见到这位老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断定他是一位学者。他先问了问我来日本后的学习情况,当然主要是问为什么放弃经济转学历史,我按照事先想好的理由冠冕堂皇地说了一通,但看上去几个人好像都不太相信。然后转入论文,他说「你的这篇论文根本说不上是历史论文,最多只能算是小报告。你看,最基本的注释你一个都没写,各处引用的史料也没写明出处,看来你根本不知道历史论文是怎么一回事儿。而且,我们看不出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旨……」。他持续说了有五分钟,现在已经忘了一些细节,只知道意思就是,这篇东西根本不行。这个老人说完后,旁边的红光满面,典型一张日本军官脸的中年人继续批判,让我翻到第几页第几页,指出了无数基本中的基本性错误,末了还说了句「你抄的书的内容肯定很低劣」。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儿,好像感冒了,对我稍微手下留情,只说了几句政治史不好做之类的。第四个长相端正的中年人,竟然直接就问「古文不加标点你看得懂吗?」我刚说了句看得懂,他就笑了,表情那叫一个轻蔑和不相信!那时,我只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太慢,这场拷问怎么还不结束呢。考上考不上已经无所谓了,我只想快点离开这个地方。第五位斯斯文文的大哥,不知是看出了我的难受还是怎么的,上来先赞美了几句我的日语能力,又不痛不痒地提了个日语问题就完了。第六个是外学部来旁听的,没有发言。

  轮完一周,第一个学者老人开始作总结了。我的论文选定了宋代,他就说你说几部宋代的基本史料吧。我想了半天,才说出了『宋史』『资治通鉴』『长编』等几部,一时间实在想不起来了,我复习的时候一点儿也没想到史料的事儿,卡这儿了。我想的这期间,几个人的表情只能用无可奈何来形容。显然,我这样的水平在他们看来也太可怜了。见我再也憋不出什么,学者老人又说「来我们这里的留学生们,即使是历史专业出身,一般也要研修一年的。你没有受过任何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更是得研修,你愿意吗?」这时,我已经有点破罐破摔的感觉,不加思索地说道「不!考不上就回国,以后就不再来日本了」。话音一落,所有人都诧异地看着我,那位老人更是有点尴尬。研修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的,我竟这么干脆地拒绝了,不是一般人啊。老人想了一下,又说「你的笔试成绩很好,看来你还是有些基础的。我们几个再考虑考虑,过两天发榜时再来看吧。今天就到这儿吧」。我等的就是这句话,说了句谢谢,迅速起身,快步走了出去。一到了走廊,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那天,我坚持着回到了宿舍,扑在床上哭了整整一个晚上。我没有后悔,因为我已经尽了全力。然而这半年多的努力和坚持,终究换不来我想要的东西,一直压制在心底的各种压抑疲劳歇斯底里,都统统地伴着泪水发泄了出来。最后,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后来的几天,我完全放弃了各种活动,任凭自己随意而为,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还饶有兴致地包起了饺子。和父母在电话里吵了几架。他们为了保险起见,一直是主张以本校的经济学研究生为主,历史学的研究生为辅。考前我掐断了所有联系,也是不想被这种人言所干扰。我身边所有的人都劝我千万要以稳为主,倒不是对历史学有偏见,而是那所名大学实在难考,在他们心里,也许没有一个人认为我有任何考上的可能。如今,我固执的结果终究是失败,别人心里会有很多想法吧?但我不在乎。

  又过了几天,终于到了发榜的日子。经过几天的休息,我的心态已经调整得很好。虽然第二天还有经济学的考试,但我压根儿就没想去。与其在今后折磨自己,不如回国好好找份工作来做。下午五点,我来到发榜的地方,人已经聚了很多,几张大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考号。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不仅异常平静,反而升起了一股莫名的预感。我挤到最前面,轻松地找到了自己的考号,我考上了……

  后来,我曾经问过我敬爱的导师,就是那位主持面试的学者老人,为什么到底还是录取了我。导师笑着说,一是你的笔试考得实在是好,二是觉得你就这样回国了,很可怜的样子,最重要的是觉得既然能够那样努力地自学,那么今后也可能有一点可塑性。入学后,从零开始的我和学了四年历史的同学们一起上课学习,折磨得我几乎精神错乱。可是,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就会想起那场终生难忘的面试。痛苦过后的来之不易,让我学会了珍惜,也让我更加坚信付出与回报是终成正比。为了不让自己曾经的努力付诸流水,只有在现在和今后更加努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