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草:久居国外的人似乎有个通病:都喜欢说吃。同胞相聚,聊起从前的美食啧啧感叹,话题不绝,少不了还要交流菜谱,切磋厨艺。在这点上,法国人跟我们有些相似。
在《饕餮海外》中,法国人用餐的讲究和罗嗦略见一斑。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可能天天如此操作,所以,尽管老法提起美国饮食来总是嗤之以鼻,却挡不住大西洋彼岸的快餐文化。
美式快餐种类多,但在世界上恐怕要以麦当劳为代表。不管走到哪个地方,一说“麦当劳”都听得懂,这名字简直成了美国的象征。就说法国了,跟美国关系恶化了,抵制麦当劳;对华盛顿外交政策不满了,也拿它出气。绿党领袖乔塞·鲍维反对转基因作物,聚众砸了米约市的麦当劳店。这下,名不见经转的小城出足了风头,开车去西班牙度假的人都在这里歇脚,连几岁的孩子都闹着要去“被砸过的麦当劳”。
麦当劳被冷落一阵,总会再热火起来,下次还能接着充当撒气筒。
老三届:
没办法,快餐是时代的产物,是生产工业化、集约化的结果。都像老法中午一顿饭就造两个点儿,资本家干脆也都申请当劳工算了。
快餐快餐,顾名思义,就是个“快”字!点菜快、上餐快、吃得快。为了点得快,像麦当劳、肯德基都大力推行套餐,一份薯条、一个巨无霸、一杯可乐,走你。价格上比单点便宜。做餐的人(都没法称他们为厨子,在麦当劳厨房间工作的人就是流水线上的操作人员,一点儿厨艺都谈不上)重复着煎热牛肉末饼,塞到早已一分为二的面包中,再塞上一片奶酪、两片生西红柿、一把生菜,齐合!你刚拿过找的零钱,托盘里的三样东西已放好。
吃得也快。没见哪位吃薯条还用刀叉,一根薯条切两半,沾点儿盐或西红柿酱慢慢往嘴里送的。都是用手,三手指头捏起四五根,五六根薯条,往嘴里塞。汉堡包不管大小,也是两手捏住了往嘴里旋。几口的事儿罢了。十几分钟,擦擦嘴,走人。
可巧,手上有份报道,说澳洲人吃得最多的食品依次是(按数量不是按姓氏笔画排列):三明治,薯条,汉堡包,蛋糕甜点,中餐盒饭,比萨饼,炸鱼饼,冰淇凌,烤肉馅饼,烤肉卷。
全是快餐类。这叫瞎子闹眼——没治!
丹草:
最近读到一篇报道,说法国人的平均午餐时间是三十八分钟(在我看来已经够长了),还抱怨四分之一的人中午吃饭不上餐桌。言下之意为丢掉美食传统而惋惜。
且不论以什么标准划分“慢”和“快”,看你列的单子,恐怕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有人要发起“慢餐”运动了。那些食品,不管老祖宗是哪国,几乎都是作为美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法国人阻止不了这种渗透,老有点气不忿儿,逮着机会就要跟美国人较劲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总存着一颗反牙”。
Slow Food 运动1989年在巴黎发起,跟 Fast Food 唱对台戏。意大利最先相应,然后扩展到德国、瑞士、英国、日本和美国等五十多个国家,其宗旨是反对饮食文化衰退,反对口味全球化,提倡地方特色、传统风味。
具体说,就是做的时候要精心烹调,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精心烹调可以保持营养和色香味,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避免发胖。吃饭不能只当作生存的手段,应该是一份享受,宁可慢也不能敷衍。现在欧洲已经有了《慢餐馆指南》,越来越畅销,许多人出游都带上一本。
慢餐与“快”对立,意思是消消停停地吃,可不是上菜故意拖泥带水,越慢越好。
老三届:
法国人午餐用三十八分钟,澳洲绝大多数公司规定的午餐时间是三十分钟。三十八分钟那是不想干了。
其实在澳洲,素食、减肥等所谓健康、绿色食品也越来越时兴。不少人中午只带沙拉或水果,别说没一点儿荤腥,连面包渣都没有,不要丁点儿淀粉。为迎合此一趋势,悉尼商业办公中心的街角、路旁新出现不少水果小摊。就两三平米,移动的就是一辆手推车。也有固定的,有点像国内的报刊亭。摊上陈列各种水果,都是小包装。香蕉论根卖,橙子、苹果也都是单个卖的。价格比论斤卖的要贵很多。绿色一族最多买两个,通常是不同的水果,午餐就Ok了。要我,时间长了,那脸色恐怕也得跟吃的东西差不多,青绿。
可是,实际上澳洲人的脸色可不是瓜菜之色。他们在晚上那顿全找回来了。和中国人一样,下班了,全家人聚在一起,就要像样点。通常是三道菜,头盘、主菜、甜点,面包放在篮子里,管够。当然和中国人的三四个菜,甚至更多,还是差点儿,但量上绝不含糊。吃的时间也不限制,因为总会有酒。酒杯一举,一个钟头两个钟头就不好说了。而且,有酒,就总会有奶酪、小香肠、饼干等各种小食。都是高热量的碳水化合物或高蛋白。
所以,快餐是早午两餐,晚饭就慢餐了。
丹草:
我认识的法国人中,颇有一些对麦当劳深恶痛绝的,开口“垃圾食物”,闭口“口味低俗”,弄得我简直不敢承认自己也喜欢偶尔去吃一顿。可惜,他们的孩子很可能已经跟他们不同了。
除了那些食物本身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法国快餐品种的贫乏和质量的低劣,也给美式快餐开辟了道路。法国人办起盛席大宴来很有一手,一道道佳肴、一套套杯盘,先给你弄个眼花缭乱,正菜端上来,扣着大钢盔一样的铝盖,等所有侍者上前,“一二三”揭开亮相,你想快也快不了。可到了需要快的时候,他们就有点抓瞎了。传统便餐是三明治,一根长面包,切成几段,抹点黄油,里边塞一些火腿、奶酪,几片西红柿或菜叶。风吹日晒,面包变得又干又硬,菜叶子早蔫了,无精打采。拿这东西当饭,主要是啃面包,火腿切得越薄越好,奶酪肯定是次等的。
跟它们比起来,汉堡包热乎乎、软腾腾的,有肉有菜有面,基本算平衡。麦当劳的薯条,因为现炸,比有些餐馆的还新鲜。而且他们有严格的卫生标准,不象一些小贩,谁知道那摆着的三明治是什么时候做的。
老三届:
不得不承认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市场推广做的好,有战略深度。他们深知,培养忠实顾客要“从娃娃抓起”,弄个什么“Happy Meal”开心套餐。里面弄点儿玩具、小人、模型、叉子、积木之类的,或动画片里的主人公。而且是成套的,吃一次只能得一个,要攒全了,得去七、八趟,还不算吃重了的。即拿了两一模一样的,还得重吃。这法子完全是巴浦洛夫条件反射那一套,够损的。
其实想想中国早就有快餐了。早上的油条豆浆,中午的大个肉包子、拉面、烧饼夹肉等都应算快餐。只不过中式快餐,多是个体经营,不那么正规罢了。但这几年,规模连锁经营越来越多,也成气候了。在澳洲,中式盒饭挺受欢迎,没看到竟列到第五位。老外特别喜欢酸甜的味道,糖醋排骨、糖醋什么都行,弄一大盒,上面盖上点儿米饭。老外做米饭也不行,水一开就认为好了,结果全部夹生。就少那一“闷”。出来这么多年,我也还是喜欢中餐的热食,对冷餐不管快慢都比较抗拒。跟你一样,时不时地也麦当劳一把。
丹草:
法国的快餐质量差强人意,当然,除了三明治也还有别的选择,比较简便的是意大利面条和比萨饼。这些东西要是现做,味道好。可是,一盘意大利面,即使最普通的番茄通心粉,坐在店里吃也要十二欧元,比萨饼最便宜的也得十欧元。西方人还喜欢饭后来个甜食。
光吃不行,还得喝呢。可乐、矿泉水、啤酒都是超市价的五倍左右。吃完了,总还得来杯咖啡,嫌贵了点儿,那么喝茶吧。一壶热水端上来,里边泡着一小袋红茶,无非是超市里两块钱一大包那种利普顿,赫然标价四块……。这一顿下来,没二十欧元也差不多了。
近几年,传统的三明治逐渐受到一个新品种的挑战,也是从意大利传来的,叫“巴尼尼”。你自己挑选火腿、鸡块或金枪鱼,厨师把它夹在事先焙熟的面包里,进炉烤不过一分钟,香味馋人,热得烫手。
老三届:
谈到价格,澳洲相对法国可能还算便宜。按你说的通心粉。比萨饼经常会大推销,自己去取的优惠价格才七、八个澳元,五十元人民币出头。加上一瓶饮料,甜品,也才是法国价格的一半。
中餐普遍更便宜,一份任选的盒饭,即有若干种菜,有荤有素,随你要。话说得好听,任选任食。可是那盒限制着呢。你总不能塞到盒外头去吧!
现在除了上述列出的快餐,阿拉伯食品快餐也不甘示弱。卡巴巴是一种将腌制好的鸡、牛、羊肉弄成一肉柱子一样,在立式电烤炉上边转着烤,外面的烤熟了就一层层地片下来。加上菜用薄饼卷着吃。摊饼类似中国煎饼的做法,但里面放的是奶酪、肉末和菜,没有鸡蛋和薄脆。各国都有自己的高招,不管快慢。当然还得看你的胃接受得了接受不了。
丹草:
也许法国以美食大国自居,在外省小城市根本见不到油条拉面、烧饼夹肉和盒饭,充其量,华人商店收银台旁边摆几个厚皮大包子,也是蒸熟的冷冻食品。巴黎当然开放多了,不过除了中国城,中式快餐似乎也没普及到哪儿去。
这几年,老法谈论特多的,是中餐的另一个功能: 减肥。今日法国,怕胖成了多少人的头号忧虑。去超市采购,有人不管买什么都要先计算一下卡罗里。听说慢吃能减肥,那就琢磨怎么吃得慢吧,结果发现中餐的筷子是个好办法。一点一点地夹,吃半天,也还够不上大号叉子一下子叉起来的。不会用筷子,那吃得就更慢了。于是,新式中餐馆成了新的时髦,喜欢泡饭馆聊天的巴黎人聚在一起,一边聊,一边笨拙地用筷子夹菜,眼看要进嘴的菜又掉回盘子里,嘻嘻哈哈,再一次一次地重来,当然不必担心吃多了。
老三届:
其实,大餐也未必就是慢餐。菜多了,自然吃得慢。中国人请客动辄十数道菜,要不没面子。老外再怎么大的餐,也就是那三、四道的事。不过喝的多,靠酒撑场面,耗时候。相比较而言,老外的餐对身体更适宜些。因为吃得时间再长,也就是那点儿量。不像中餐,要把所有的十几道菜全干掉,不仅肚儿圆了,血压、心脏、脂肪也全跟着往上走。嘴累、胃累,最后身体受拖累!
快餐慢吃是时髦。我看所有的餐在可能的情况下都慢点儿餐才好。至于吃什么餐,只要注意别死盯着一种不变就行。
归根结底,不管怎么餐,吃是为了维持生命和享受生活。应该得出的结论是:慢餐杂食,保健康。
祝老三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