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现存江苏宜兴周孝侯庙,碑上题款标明由西晋文学家陆机撰文,集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唐元和六年义兴县令陈从谏重立。据《宜兴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宜兴遇水灾,粮仓被淹,周王庙曾作粮仓。后因洪水泛滥,粮食腐烂,蒸蚀了石碑,字多漫漶,可辨识字仅三分之二。此旧拓本所有字迹清晰可辨,故可知其所拓时间至少早于明嘉靖,可称为此碑拓的最善本。
周府君即著名的“周处除三害”中的周处,生于公元242年,卒于297年,字子隐,晋朝阳羡人。年轻时常与人斗殴闹事,乡亲们将他与长桥下的独角蛟、南山上的白额虎并称“三害”。他射虎斩蛟后,入吴求学,立志改过。曾任吴国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楚郡内史、散骑常侍,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周处刚毅正直,任御史中丞时,得罪了梁王司马彤,元康七年(297年)被迫孤军与叛军齐万年交战,战死疆场。赠平西将军,谥号孝。周处在史学、文学等方面也有建树,著有《默语》、《吴书》,还撰写了《风土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介绍地方性岁时节令和风土习俗的著作。
平西将军周府君碑部分碑体镶嵌在宜兴周王庙大殿西侧墙壁中,碑面凸出墙体以外。因年代久远,碑面局部蚀坏,历来不为人们所注目。此碑顶部有碑体本色的夔龙卷卧,碑上侧穿孔。从碑的形制看,“穿孔双头夔龙碑”至迟是南北朝时期的。因为,此后延续到唐代几乎就看不到“穿孔碑”了。碑文为行书,与唐人集王羲之《圣教序》中字体毫无二致。据悉,《兰亭序》真伪辩论由来已久,王羲之及其书法特征是争论关键。郭沫若认为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没有行楷书,《兰亭序》是隋朝和尚智永所作,这一论点和者甚众。中国著名学者、书画鉴定大师扬仁恺则针锋相对,认为王羲之的文字既有行书又有楷书,《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而此碑的幸存对甄别《兰亭序》真伪有着至关重要的佐证作用。
此拓文与《续修四库全书》中《陆士衡文集》所录略有不同,兹依拓文记全文如下:
晋故散骑常侍,新平、广汉二郡太守,寻除楚内史,御史中丞使,持节大都督涂中京下诸军事,平西将军孝侯周府君之碑。
晋平原内史陆机撰,右将军王羲之书。
君讳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氏胄曩兴,焕乎坟典,华宗往茂,郁其简书。启三十之洪基,源流定鼎,运八百之远祚,枝叶封桐。轩盖烈于汉廷,蝉冕播于阳羡。二南之价,传不朽而纷敷,大護之音,声无微而必显,山高海阔,其在斯焉。
祖宾,少折节早亡,吴初召谘议参军,举郡上计,转为州辟从事、别驾步兵校尉、光禄大夫、广平太守。父鲂,少好学,举孝廉,吴宁国长、奋威长史,怀安钱塘县侯,丹阳西部属国都尉,立节校尉,拜裨将军、三郡都督、太中大夫,临川、豫章、鄱阳太守,晋故散骑常侍,新平、广汉二郡太守,封关内侯。簪绂扬名,台阁标著,风化之美,奏课为能,应性路讴,亭亭孤美,灼灼横劭。徇高位于生前,思垂名于身后。遂以卒意不违,应期出辅。洋洋风化,俯冠来叶,巍巍之盛,仰继前贤。君乃早孤,不宏礼制,年未弱冠,膂力绝于天下,妙气挺于人间,骑猎无俦,时英式慕,纵情寡偶,俗弊不欣。乡曲诬其害名,改节播其声誉。遂来吴事余。厥弟欢然受诲向道,朝闻方励志而淫诗书,便好学而寻子史,文章绮合,藻思罗开。吴朝州县交辟,太子洗马、东观左丞、中书右丞,五官郎中、左右国史,靖共夙夜,恪居官。次迁大尚书仆射、东观令、太常卿、无难督。匡熙庶绩,朝廷谧宁使,持节大都,督涂中京下诸军事,封章浦亭侯。国犹多士,君实得贤,汪洋廷阙之旁,昂藏寮宷之上。射兽功犹见显,刺蛟名乃远扬,忠烈道自克修,义节情还永布。琳琅杞梓,珪璧栋梁,君著《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并撰《吴书》焉。
于是,吴平入晋,王浑登建业宫,酾酒既酣,乃谓君曰:“诸人亡国之余,得无戚乎?”君对曰:“汉末分崩,三方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岂惟一人!”浑乃大惭。仕晋,稍迁总统,初入拜谘议郎,除讨虏护军、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士美之。转为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以详其枉直,一朝决遣。以母年老罢归。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乃先之楚,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而葬之,然以就征,远近称叹。及居近侍,多所规讽,迁御史中丞,正绳直笔,凡所纠劾,不避宠戚。梁王肜违法,处深文案之。及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其强直,皆曰:“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庶僚振肃,英情天逸,远性霞骞。陕北留棠,遂有二天之咏,荆南度虎,犹标十部之书。
寻转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回轮出于新平,士女挥泪,褰帷望于广汉。鸡犬靡喧,振兹威略,宣其惠和,晋京遥仰,部从近钦。是时,氐贼作逆,有众七万,屯于梁山。朝廷推贤,以君才兼文武,诏授建威将军,以五千兵奉辞西讨,忠槩尽节,不顾身命。乃赋诗曰:“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 言毕而战,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播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按剑怒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以退为?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韩信背水之军未遑,得喻工输萦带之势,早拟连踪,莫不梯山架壑,襁负来归,戎士扞其封强,农人展其耕织。秋风纔起,追战勇于雷霆,春水方生,挥插同于云雨。立功立事,名将名臣者乎!
元康九年,因疾增加,奄捐馆舍,春秋六十有二。天子以大臣之葬、师传之礼,亲临殡壤,建武元年,冬十一月甲子,追赠平西将军,封清流亭侯,谥曰孝侯,礼也。赐钱百万,葬地一顷,京城地五十亩为第,又赐王家田五顷。诏曰:“处母年高,加以远人,朕每愍念,给其医药酒米,以终天年。”太兴二年,岁在己卯,正月十日,葬宜兴旧原。南瞻荆岳,崇峻极之巍峨,北睇蛟川,浚清流之澄澈。
娶同郡盛氏,有四子靖、玘、札、硕,并皆至性纯孝,过礼丧亲。坟前之树染泪先枯,庭际之禽闻悲乃下。遂作铭曰:
周南著美,岐山表灵,叶繁汉室,枝茂晋庭。
皎皎夫子,奇特播名,幼有异行,世存风烈。
早驰闲望,晚怀耿节,颇向豪雄,升名禁阙。
舍爵荣勋,允归明哲,辉赫大晋,封豕多故。
式扬庙略,克清天步,海滨既折,江淮亦沂。
汉水作蕃,条章斯布,俗歌揆日,人谣何暮。
忠贞作相,追踪绛侯,将亭嘉茂,遽掩芳猷。
潜光阳甸,返斾吴丘,旧关虽入,乡路冥浮。
从荣制墓,终非画游,春墟以绿,清淮自流。
深沉素幰,缭绕朱旒,元堂寂寂,黄泉悠悠。
书方易折,家楬难留,镌兹幽石,万代千秋。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