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在吉首,这是个没有多少特色的小城市,如果直接把我放到那里,我绝不会把它与“湘西”联系起来。在那一带,整体感觉就是土家族比苗族要汉化些,所以也富裕些,苗人居住地区比土家族居住地区更偏僻。大理的白族与西双版纳的傣族也比较富裕,但他们的富裕倒不是因为汉化,而是因为他们占据了平原地区。哈尼族、布朗族因为住在山里,就相对贫穷些。
离开王村的第二天清早,我雇了辆三轮,在吉首遛大街。城不大,从这头到那头花不了多少时间。我竟然在那儿一张照片都没拍,可见是多么的乏善可陈。那时还没有数码相机,我专为这次旅行买了一个美能达的傻瓜机。我有个摄像机,没敢带出来,怕惹祸上身。那摄像机值六千多呢,在那时可不是个小数字,为那玩意丢了命可不值。
吉首是去德夯或凤凰的中转地,离德夯与矮寨公路很近,我首先去了德夯与矮寨公路。
矮寨有一段奇特的公路,我在报上看到过,这次特地坐车走一下这条路。这是从湘西通往四川的公路,湘川边境全都是崇山峻岭,这条路一直是之字型地爬山,有几处因为弯拐得实在太厉害,直接拐都拐不过来了,所以建造成了横8字型,只为了拐这个急弯。在山顶上,还建了座碑纪念死去的筑路工。我翻过山后,就下车换了反方向的车坐回来了。
这条山路的弯确实很奇特,但并不是最险的,我见过最险的路是藏东的川藏线过澜沧江、怒江一段。不夸张地说,有些地方你头伸出车外,看不到路面,只能看到车轮。也就是说车轮挂在了路的边缘上,下面就是万丈悬崖。
德夯是矮寨镇下属的一个村,在九一年版的中国地图册上已经是个旅游点了,那是个苗寨。汽车停在德夯,我下车一看,哪有什么苗寨,眼前就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集市。时近中午,集市已近尾声,看到的更多的是赶集人或摊贩丢下的乱七八糟的垃圾。我向集上的人打听,得知去苗寨还要走不少的路,而且只能步行,没有车去那儿。正在这时,一个少年人告诉我,他家就住在我想去的苗寨里,他正好回家,可以带我去。我当然求之不得,赶忙把大包寄放在集上的一家书店里,只背着随身小包与少年一起去了苗寨。
这一路都是可以走拖拉机的石子路,没有坡度,比较好走。少年告诉我,他是苗人,在吉首的一个中专读书。他们苗人前些年很贫苦,他小时候从来都没吃过肉,饭都不怎么吃得饱。他现在算是出息了,但还是很向往外面的世界。我们在路上远远地看到另一个苗寨,我请他替我拍了张照。他介绍说苗人的房子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窗户很小,所以容易辨认。到了他住的寨子后,他看出了我脸上失望的表情,就建议我们去寨子后面的一个瀑布看看,他反复强调路不远,而且那儿的瀑布及景色都很不错。
我们穿过了少年人居住的苗寨,高高低低的都是石板路或石头阶梯,两旁是黑乎乎的房子。房子大多很破旧,但感觉还算整洁。我没有停下来拍照,想回来后再慢慢拍,先去了瀑布再说。去瀑布一路要爬山,也比我想象的要远得多。我可能还是没从张家界的疲惫中恢复过来,腿仍然痠疼,走得非常累。少年必须要放慢脚步等我,我完全没有了聊天的兴趣,一路只是默默地走着。
到了那里一看,一个小小的瀑布,也不高,我大失所望,并且,直接把失望写在了脸上。我那时已经去过不少名山大川,见过一些著名的瀑布,德夯的瀑布不能与其中任何一个相比。何况我在爬了那么一段山路后,心里很怨。当少年要替我拍照时,我坚决不肯,觉得毫无价值,少年有些尴尬。少年告诉过我他很少有机会拍照,我就让他拍一张,并保证会寄给他,他这才高兴起来。我们很快就回到了苗寨,我那时已急于离开了,谢绝了少年上家里坐坐的邀请,最终在他的苗寨连张照片都没拍。
少年看我疲惫不堪的样子,找来了一辆自行车,要送我回集市。我就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由他带回了德夯车站。到那之后,我坚持要给少年五块钱(这是我平均一晚的旅馆钱),他非常惶恐地推却,说他不是这个意思,我说我也知道这不是他的本意,我只是想让他去买一、两本书。
回到上海洗出照片后,我立即把照片寄了给他。忘了他有没有回我的信,因为,在上海的我是另一种动物,不大会记得这种小事。在写这段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仿佛还能看到少年人的尴尬,因为我完全不喜欢他引以为傲的家乡的景色。要是今天的话,自己再扫兴我都会让他替我拍照的,尤其是在他提议了之后,可那时我不懂得照顾他的感受。
下一站终于是凤凰了――这个被路易艾黎评为最美的两个中国小镇之一(另一个是长汀)。汽车翻山越岭快到凤凰时,突然堵住了。司机开了车门,一堆人都下车去看究竟出了什么事。这里仍然是山路,走不多远就在山路拐弯处看到了事故现场。已经围了不少的人,但我还是很容易地就挤进了围观人群。一辆摩托车横在边上,一个男子倒在血泊之中,很明显他已经死了。这么近距离地看着一个因车祸而死的人,在我还是第一次。想着他既然开上了摩托,在当地一定是个蛮富裕的人,几分钟前还鲜活的一条生命,就这么没了。
车子到了凤凰,一下车,就看到一个又脏又破的小县城。水泥马路夹在水泥建筑的商店之间,完全谈不上任何的特色。我找了个招待所,床上没有席子,只有黑乎乎的被单。天非常的闷热,洗完澡躺在床上,一会儿身上就湿了,根本睡不着。我问服务台有没有席子,他们说他们这儿从来就没有席子,我就奇了怪了,别的旅客难道都能睡着?我不得不回到街上去找,看看能不能买到席子。最后找到了一家杂货店,花一块钱借了一条席子,说好第二天一早还回去,这一夜才勉强混过去。
日记(92年7月17日16:45 怀化)
凤凰可说是我此行的一个契机,可是昨天下午当我到达凤凰后,我几乎以为它是徒有虚名的。本来是想在凤凰住两夜的,临时决定只住一夜。今天中午搭车去怀化,然后夜里乘火车去贵阳,明早可到达。
上午闲来无事,便去看看沈从文的故居(差一点忘了这码事,原因是有点扫兴)。电影《边城》中反复出现的那城门及一大段城墙在凤凰西面的黄丝桥,从凤凰曾经有车去那里,后来游客不多,便取消了那趟车。现在如果要去那里,或是包车(在车站一打听某一地方,如果没有长途汽车去那儿,对方便会问你几个人,希望你包车。那费用也不很大,但一个人乘肯定是不合算的),或是从凤凰乘到一个叫阿拉的地方(大约一小时),再从阿拉走两公里可到黄丝桥。有鉴于昨天在得夯又累又平乏的感受,犹豫半天,决定连黄丝桥也放弃了。
沈先生的故居在一条幽深的小巷中,石板路,有别与我之前看到的凤凰――与江浙一带的小县城并无二致,几条水泥大道,两边是些脏兮兮且较庸俗的商店的凤凰。
沈先生的故居收费两角。卖票的是个女孩,我在她的身边坐下,询问她沈先生在当地有无亲人,她告我边上一个房间里的老太就是沈先生的弟媳。于是我想起了沈先生的这个弟弟是在解放初被误杀的,另有一哥哥解放前就死了。
――――――――――――――――――――――――――――――――――
卖票的女孩与我聊起了沈先生家里的事以及张兆和前几年回来安葬沈先生的情况,看上去知道的不少。后来又说起了黄永玉的一些事,我问她:“你怎么都知道啊?”
“黄永玉是我大伯,我当然知道啰。”她有些自豪地说
我几乎与凤凰古城失之交臂,侥天之大幸我还记得去看沈从文故居,这样才走进了凤凰的旧城区、沱江的吊脚楼以及沱江边 南华山上的沈从文墓。凤凰长途汽车站所在的新城区,建造得极为粗陋。那时的凤凰几乎没有多少旅游开发,所以旧区要比王村更古朴、更有风情,但也少了一些舒适与惬意。
沈从文墓在沱江边的南华山上,一条石头铺就的小径引领上去,在上面能看到沱江。沈先生的墓有墓碑无碑铭,一款不规则的石头,坐于花丛之中。在沈从文那一代的文人中,极少有谁象沈先生那样有风骨,也许钱种书也算一个。他们一个研究古代服饰,一个写下了不朽的《管锥篇》,他们都因为自身的人格与良知告别了文坛,所以他们没有留给后人一个龌鹾可悲的后半生,没有在文学史上留下任何垃圾。我看着沈先生的墓碑,觉得那正象是通灵宝玉的顽石,虽然没有机会补天,却在这警幻仙境之中,造就了人世间的极致。
站在凤凰的沱江石桥上,可以看到江边的吊脚楼与江对面的白塔。吊脚楼完全是旧日的风貌,上面还没被挂上丑陋的大红灯笼。只是那白塔,可能是新修过的,看上去象个假的,让整个画面减色不少。四年后我到了日本人造的敦煌古城,这座明知道是假的古城,看上去是如此的逼真,而我们却有本事把真的古迹修得象假的一样。更可恶的是我们的旅游开发,基本上是开发一个毁一个。上海周遭的小镇,从周庄以降,一个个被弄得俗不可耐,古镇的古意,被毁得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假古董、假古迹,假得一目了然,假得千篇一律。
我曾与友人争辩:“我们除了兵马俑,还有什么二千年以上的东西?长城吗?我看到过阳关的汉长城,几乎就只剩个土堆了。阿房宫?烧了。故宫?几百年而已。在欧洲比比皆是的中世纪古城,我们有哪怕是一座吗?”朋友说那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是木结构的,不易保存。“那日本呢?京都呢?不也是木头的吗?你在西安能看到京都祉园那样的古街区吗?”我们就快变成个纸上的,或者是地下的文明古国了。
我在上海每次出门,回家坐车大多都要经过延安路高架及外滩,看着高速两边的高层,十来年前造的就已呈现出一种破败,外墙上悬挂的分体式空调,快速闪过时怎么看都象是一串串的瘤。车过外滩,右边是上海人无时或忘的陆家嘴金融区闪闪发光的高楼外墙;另一面是老外滩二、三十年代建造的精致的海关钟楼、和平饭店、中国银行、上海大厦。五十年后,和平饭店将成为国家级文物,而陆家嘴,又有几栋楼能留下来呢?不知道我们还需要多少年才能领悟到并不是楼越高越多越繁华,繁华是一种底韵一种风采,而不是廉价的堆砌。
我酷爱中国历史,爱历史的人是很难不爱国的,那是对自己的否定与背叛。很少有人象我这样收藏有五种以上的中国通史,两种全套《二十五史》。通读完《资治通鉴》的人,在历史专业中都是少之又少,又何况在理工科中。我自认我爱并了解中国。
到了胡同与四合院都要做成景点供人参观,北京还象是北京吗?当张爱玲笔下的石库门只能靠新天地的灯红酒绿才能获得一席空间时,上海人竟然还高兴得起来?
也许他们不在乎,就象他们从没在乎过一样。
-----------------------------
• 非常喜欢你的这一系列, 敬候下文 -同欢- ♀ (165 bytes) (65 reads) 10/30/2008 postreply 22:23:36
• 我一直想读历史的博士(复旦或普林斯顿) -tang07059- ♂ (48 bytes) (80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6:19:22
• 我也想过,同样也是念历史不容易糊口:) -顾剑- ♀ (629 bytes) (79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9:49:05
• 业余很难玩历史 -tang07059- ♂ (196 bytes) (75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05:27
• 金庸不是历史学博导嘛:))) -泉水- ♀ (0 bytes) (19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11:31
• 他知难而退了:) -tang07059- ♂ (0 bytes) (22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14:33
• 我在小隐上的朋友,也是冲葛老师的名望考了三年复旦史地所 -顾剑- ♀ (202 bytes) (81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23:23
• 这个你可别往外说 -tang07059- ♂ (104 bytes) (68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2:30:22
• met this professor N years ago. -abc2001- ♀ (237 bytes) (44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5:23:12
• 是不是秦汉史是不是历史久远, 可读资料较少, -同欢- ♀ (49 bytes) (35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3:16:54
• 聪明. -tang07059- ♂ (0 bytes) (27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9:11:37
• 喜欢历史的是不是更智慧?至少历史可以”清肝明目“。 -泉水- ♀ (0 bytes) (29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14:50
• 虽然智慧说不好,但是我想读史多的人,都不勇敢 -顾剑- ♀ (114 bytes) (58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33:57
• 知识分子不一定上前线。有大智慧才能有大勇气。 -泉水- ♀ (0 bytes) (21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1:50:27
• 忆沈从文 -gingergirl- ♀ (271 bytes) (151 reads) 10/30/2008 postreply 22:35:31
• 同情 -tang07059- ♂ (48 bytes) (70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6:13:08
• 我有一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沈的名声从哪里来的? -泉水- ♀ (0 bytes) (38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7:39:31
• 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 -tang07059- ♂ (22 bytes) (44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8:02:58
• 主要是从他那语法上讲不通,流动的象水一样的文字而来,还有 -王医生- ♂ (73 bytes) (97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9:08:48
• 损我呢,听出来了:) -tang07059- ♂ (0 bytes) (27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9:42:04
• 老兄的句子主谓宾从一样不少,怎么着也不能是唐从文:)) -王医生- ♂ (0 bytes) (40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9:45:57
• 虽然喜欢老兄文字的也多是女士(且是知识女士) -王医生- ♂ (52 bytes) (57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9:48:57
• 沈从文不是没怎么上过学嘛 -tang07059- ♂ (56 bytes) (40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9:57:16
• 那上过学的季慕林就是“国内仅存的文化大师'了。梵文更看不懂啊。 -泉水- ♀ (0 bytes) (58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07:22
• 能看懂梵文的都不吹捧季慕林,比如金克木先生 -王医生- ♂ (0 bytes) (92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11:27
• 那咱们鼓励老唐怎么地也得超越从文。:)) -泉水- ♀ (0 bytes) (26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09:02
• 一定努力,我一定努力:) -tang07059- ♂ (0 bytes) (29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13:30
• 哈哈,感觉炒作他的婚恋和同情他解放后不能自由写作的要多一些。 -泉水- ♀ (0 bytes) (27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9:57:39
• 真正的大家还不就那样 -tang07059- ♂ (111 bytes) (67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11:05
• 怎么搞的,偏偏这两篇都没看过,得补课了。 -泉水- ♀ (0 bytes) (28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19:35
• 你那时不还没生出来嘛 -tang07059- ♂ (0 bytes) (30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23:52
• 老兄的文章很耐读。饕哥也很喜欢沈从文,书房里也有几本 -饕哥- ♂ (201 bytes) (96 reads) 10/30/2008 postreply 22:43:30
• 《资治通鉴》一族,握手:) -tang07059- ♂ (268 bytes) (60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6:11:46
• 98年7月去过吉首,张家界。 印象最深的就是极其潮湿:) -糍饭团- ♀ (0 bytes) (52 reads) 10/30/2008 postreply 23:44:01
• 想想没有席子的滋味:) -tang07059- ♂ (0 bytes) (22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6:00:17
• 爱并了解中国的老唐,中国二千年以上的东西还是有不少的。 -泉水- ♀ (44 bytes) (47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5:51:26
• 祖坟里刨出的除外 -tang07059- ♂ (0 bytes) (31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5:58:26
• 祖坟里刨出的是肉眼可见的物质的,其实还有很多是精神思想的看不见的 -泉水- ♀ (20 bytes) (36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8:18:36
• 那对话只论及历史遗迹,遗物:) -tang07059- ♂ (0 bytes) (35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8:22:07
• 老兄的文字忒好了! -冬梦- ♀ (144 bytes) (75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7:49:04
• 多谢了:) -tang07059- ♂ (0 bytes) (33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8:00:31
• 回复:西南纪行—浮光掠影篇 (六) 湘西 -群思- ♂ (170 bytes) (77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7:52:53
• 我说我在日本看到了中国的过去,我希望我还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tang07059- ♂ (0 bytes) (37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7:59:31
• 日本先学荷兰后学德国,技术革新和市场经济的同时认同传统文化。 -泉水- ♀ (78 bytes) (42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10:26:17
• very very nice article. It reminds me how Cuicui shied away ever -dryadium- ♀ (197 bytes) (54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8:25:01
• don't make me feel sad, niece :) -tang07059- ♂ (18 bytes) (47 reads) 10/31/2008 postreply 08: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