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武汉大学的130周年校庆,易中天和雷军都回来了。
在会场,易中天调侃,雷军校友果然穿着牛仔裤上来了,哄堂大笑。80年代在武大任教时,易中天老师也爱穿牛仔裤。
那个时代,牛仔裤还很新潮。武大有学生这么描述易中天:条纹衬衫、牛仔裤,背直腰挺。整条街最靓的仔。
他们不知道因为在讲台上穿紧身牛仔裤显出翘臀,小易曾被一位老教授愤然投诉到校长刘道玉那。
老教授看不惯穿牛仔裤上课的易中天,更气不过一个区区助教,靠着“旁门左道”,竟然把自己学生都吸走了。
比如有节课,易中天讲竹林七贤,他开场就调侃说“刘伶以天地为裤子,如果是牛仔裤就不行”。
但刘校长打心里为易中天得意。他笑着对老教授说,希望武大教授们都研究下易中天的讲课艺术,必要时换换衣服,甚至化一化妆也未尝不可。
后来,刘道玉被免职,易中天的牛仔裤,又被投诉至新领导那。新领导找易中天谈话,动员他:
把牛仔裤脱掉。
1
校庆活动上,易中天还回忆起一件武大往事。
那次,学校请来一位名家座谈,会议室里原本济济一堂。但这位名师开场一句“文学是一门手艺”,就让希望聆听思想的学生不满了。
紧接着,一位学生站起来三问名师问题,得不到满意回复,径直从老先生和旁听的校领导眼前退场。
老先生和校领导面不改色。事后,学校也没有找这位学生秋后算账。
讲完故事,易中天感叹,改革开放初期的武大自由而开放,严谨而宽容。
易中天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武大研究生。他进入武大的第二年,刘道玉被任命为武大副校长。易中天毕业这一年,刘道玉成为了武大校长。
刘校长一上任,力推一系列教学改革,营造了自由开放的校风。他也惜才、爱才、不拘一格降人才。
易中天是刘校长时代的直接受益者。按照规定,易中天毕业后要回新疆兵团,易中天的导师胡国瑞想留下他,就此事约见刚刚上任的刘校长,刘校长在电话里说:
自古以来只有官员拜见学者,没有学者拜见官员的道理。我去看胡先生。
刘校长后来跟新疆打电话沟通,碰了一鼻子灰。于是去北京找了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用多给新疆五个本科生名额,换来易中天的留校。
刘校长这么颇费周折,但其实当时只见了易中天一面,简单说了一句话:
你就是中天?人才难得,我会想办法的。
然后两人握了个手,就告别了。
易中天留校后,在武大讲《文艺审美心理学》。有人评价,他的课创造了武大的奇观:
最大的教室,前前后后、里里外外、从走廊过道到窗台门口,都挤满了本校及外院学生。
易中天成了武大校园里的名人。刘校长后来又破例,将只是讲师的易中天提拔为中文系副主任。这当时让一向狂傲的易中天也弱弱问了一句:
这样做好吗……
2
刘校长是湖北枣阳人。
青少年时期,他励志要成为诺贝尔式的发明家。他考入了武大化学系,并被派往苏联攻读博士,回国后,他成了武大化学系最年轻的讲师。
但命运让他走上了教育之路。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他被“借用”到教育部,担任高教司司长,直接筹划和参与了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的会议。两年后,他回到武大,1981年,他被任命为武大校长,成为:
全国重点大学中最年轻的校长。
当时的武大,在全国重点大学中排名十分落后。有次在北京的科研成果评比中,武大排在23所直属大学的倒数第二名。
这个年轻的校长,决定开始进行野心勃勃的教育改革。在政治挂帅的年代,他废除了政治辅导员制度,摸索出学分制、双学位、转学制等制度。
他独创了插班生制:社会青年通过考试,可以直接到武大念大三。作家野夫就是第二届作家班的插班生,他感叹:
校长给了我们走出深山的机会。
对学生,他想尽一切办法减少限制,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武大开学第一天,刘校长就对全校学生说:
如果老师的课讲得不好,你们可以不听。
经常有学生给他闯祸。有一年,恰逢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基层代表选举,有一个名额的武大,原本打算从学校化学系和物理系推荐的一正一副教授中,选出一名武昌区人大代表。
但在刘校长鼓励的各种社团思想启蒙下,很多人都觉得应该重选人大代表。
法律系学生朱征夫听到学生们议论后,起草了一份——《我要竞选》公告,并将公告粘贴在了学校几个食堂的进出口。有人把这看作奇闻、有人把这看作政治事件。
当天晚上,刘校长就找到了朱。朱紧张不安问校长怎么看他参加竞选区人大代表一事。
刘校长竟然说刮目相看,倍感光荣。
朱的竞选公告被持续多天议论。后来,竞选公告周围出现了一篇标题为《是竞选还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文章》。
文章再次惊动了刘校长。再见面,朱征夫为给校长惹麻烦道歉,还向校长征求意见宣布作废自己的竞选公告。刘校长却回复说:
我已经在老师和学生中为你拉票了。
一月后,朱以7000多票的武大师生用户群,选举为武昌区人大代表。
3
1980年,杨小凯终于获得参加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考试的机会。通过考试后,他被录取,但因为“反革命历史”,只能在社科院当实习研究员。
反革命历史说来话长。1968年,杨小凯还是湖南长沙一个中学生时,被以反革命罪判处了10年徒刑——因为年少的他,写了一篇充满善意想象的文章:
《中国向何处去》。
在狱中10年,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反而疯狂读书,自学了高等数学和数门外语,光读书笔记,就做了五六十本。
到了社科院,因为黑历史,他只是一个临时工的身份,档案、户口、粮油所有关系都不能进京,妻女也没法跟过来。
刘校长惊叹他自学和研究的成果。与为易中天的留校大费周折一样,刘校长找到湖南省领导帮忙,并力排校内众议,最终,杨小凯调入武大。之后的一年,刘校长又帮他解决了妻女户口。
杨小凯一夜间成了武大经济系的教师。一年后,又破例晋升为讲师。
后来,杨小凯收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函。他向武大提出去美国学习的申请。针对这份申请,武大开会讨论,反对呼声很高。
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将杨引进来的刘校长,在会上又为杨说情,希望武大放杨出去,就像当时把他调进来一样。
眼看学校邀请要过期,刘校长比杨小凯还急。他出主意,让普林斯顿大学老师写信给总理,绕过了武大党委。
这在武大卷起巨澜。刘校长受到了校内外各种人士的攻击,曾向刘校长力荐杨的刘鹰,也难以理解。他问校长,您也认为杨小凯是个奇才,大才、稀世之才,为什么还舍得放他走?
刘校长引用了陶行知的一句话回复: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
出国后的杨小凯,开始和很多世界顶尖的经济学家合作。1998年,他的《经济学原理》出版,被认为自马歇尔、萨缪尔森以来最重要的第三代经济学教科书。
刘校长可能也没想到,因为他的成全,成就了全球经济学界的华人之光。2002年,布坎南就评价:
当时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研究,是杨小凯所做的。
去世前的两年,杨小凯连续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4
雷军入武大的时间,比易中天晚了9 年,比杨小凯晚了5年。
刘校长在雷军进入武大的第二年,被免职了。雷总只赶上了刘校长时代的尾巴。
但刘校长改革长达近八年,塑造出自由包容的学风,还有传承。这已经足够让雷总终生受益。
因为刘校长的学分制,他用两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四年要修完的学分。剩下的两年时间,雷总就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了。
在校友会上,雷总说武大的美,不仅在于自然环境,还在于人文环境。当时的武大,关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多元包容,是他印象最深刻的。
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件事是关于老师拖堂的,当年只要老师拖堂,同学们就敲桌子,老师们也不觉得尴尬,说:
吃饭了,下课下课。
另一件事是关于上机的。在100多人但只有29台电脑的计算机系,他和同学为了抢上机,想了不少主意。
他为了蹭机房时间,把自己变成了机房门卫。他和同学还半夜翻窗户溜到机房玩通宵。
他说如果不是武大这种包容的环境,我们也不敢干呀。
雷总说武大老师鼓励他们多学东西自由发展,不设限,想学什么,想干什么都可以。雷总在学校里写过加密程序、杀毒程序、财务程序、CAD、打印机驱动,焊过电路板。
雷总说,做过的事情跨度之大,自己都难以相信。
雷军每年都要回好几次武大。上周随着武大校庆刷屏的,是雷总给学校的13亿捐款。
这是中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个人现金捐赠。不过外人不知道的是,雷军给武大还有雷军奖学金,奖学金有:
1万、2万和10万。
武大官微发文,好几年都是用小米手机。现在用的是12S Ultra。
不知道有没有人提醒雷总,要给武大官微换新版手机了。
5
在武大校庆的前几天,刘校长也刚过了自己90岁生日。
免职之后,他和妻子在武大幼儿园对面一座家属楼里,隐居二十多年。武汉疫情的几个月后,他俩才搬去一间老年公寓。
武大校庆热热闹闹,刘校长其实也参加了。但公开消息里,没有刘校长的影子。
南方周末曾经采访刘校长时,问他在武大任职的7年多时间里,做过最令自己满意的事情是什么。
刘校长说是他自由教育的理念,营造了武大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
他允许学生不上课,允许学生自由选专业,允许学生跳级,允许学生留长发,穿喇叭裤,允许跳交谊舞,谈恋爱,不统一关灯,由学生自己决定关灯时间。
这个校长经常出现在校园里,你随时可能偶遇。学生的邀请,无论是什么活动,他都会参加。就连他家里的门,学生也可随时敲响进入。
在他那个时代,武大培养出来的优秀生,奔他而来的优秀老师,可以编成一本书。
在易中天关于武大的推文里,一位网友评论,曾经听八十年代一师兄讲那时的校园讲座很多,什么都能讲,什么也都敢讲,他那时正课不上,追着听各路讲座,受益良多,那真是一个火热的年代。
易中天难得地回复他说,那是难忘的时代。
易中天曾以为自己会“老死在武汉大学”,但在刘校长被免职的四年后,他去了厦门大学。
世事一场大梦。唯松涛阵阵,远山巍峨。
十几年后,易中天在全国走红。央视主持人采访时问他,为何会离开武大,他说:
武汉天气不好。
Follow first to comment
people under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