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作家简历

本文作者
原题

赵瑜报告文学作品《马家军调查》
1998年5月,《中国作家》第3期全卷发表拙作《马家军调查》,引发社会各界一些说法,间有不同观点争论。
作家写作,本是让人读与评的,说好,切勿沾沾自喜,说赖,不可大惊小怪,有争议更应视为好事,即使有批评尖锐些,亦不要紧。有利于加深读者对事物的理解,有利于社会思想的进步,有益于扩大作品的认识价值。有人要打官司,我看还是不要紧,古往今来,对文艺作品讲究时间性,决非一场官司即判生死,皇上禁书也从来禁不住。至于作者荣辱,更是微不足道,文学史上误判错罚甚多……往昔极“左”岁月,对作品岂可漫评?
围绕《调查》,有报纸评说上百家,整本刊物四十多册,成书七八种,这是对作品的抬举,是一个当代作家的幸运。我把纵横评议,看作社会进步,尽属改革开放的成果。也说明中国作家还没有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步。马俊仁教练一时气恼,更应当予以宽谅,我写了人家40万字,还不让人家辩解几句呀?
今夜提笔,是想澄清另一个事实。
到10月下旬,忽有新传闻,说赵瑜和马教练正在争夺一位名叫谷开来的“金牌”律师,说谁若得其相助,必可打贏官司。我从8月间开始奔走长江,采访水患,恨洪魔浊浪,念难中同胞,打算今冬明春完成新著。初闻“律师争夺战”,我连打问的心思都没有。一场并不存在的空头官司,风从何来?
10月后回京,又看到一些传媒报道,畅谈马赵双方“把宝押在谷开来身上”,始知马赵争夺律师之说,源头出自大连期刊《东北之窗》,谷开来女士在该刊发表《我为马俊仁当律师》长文,第一章标题煞有介事,就叫“《中国作家》的委托”。在这种确凿昏话引导下,各报使用大小标题,如《律师争夺战,马俊仁胜出》《律师争夺战内幕》《硬汉对话,淑女帮腔》,再如《开来做好了替马俊仁当被告的准备》《开来律师引火烧身,向我开炮!》
还有更耸人听闻的题示:“中国作家重金收买律师开来”,在醒目的肩题及提要中称,“赵瑜和马俊仁都把宝押在开来身上,这位精明强干的女律师几经踌躇,终于站在了马俊仁一边。”
最值得人回味的是,谷开来是大连市长薄熙来的夫人,而薄坚定支持马俊仁,这一层关系使得赵瑜与马俊仁的官司纠纷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事态无端混乱,各地朋友纷纷询问,情关我及《中国作家》师友之切身。又得知马俊仁与开来先后在大连、武汉、南京等都市签名售书,多次对记者发表远离事实的言论,并有远足全国走一回之势。
数月间,友人针对乱局问我:既无此事为何不驳?我说咱是作者,若喜人夸而恼人责,太小气;人责不多而自辨不少,乃自炒。对《调查》,哪怕势不两立激烈争论,只要围绕作品都不算犯规。却不知事态竟已远远超越正常争论轨道,逐渐离谱。引影视界话说,叫表演者“戏过了”,戏一过,则有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甚至欺世盜名之嫌。
而今我想说:宽仁为怀不等于不辨是非,欢迎批评不等于允许造谣,正反论争不等于黑白颠倒,自圆其说不可以不顾事实。
谎言岂可重复百遍?
我与这位开来女士,过去从未相逢,近日亦不相识,手无信件往来,耳无电讯联络,话没有说过半句,面不曾晤过一回。我的乡党中,找不到与这位名流有关系者,她的亲朋圈,更没有与我熟识相关的人。前世无仇,后日无怨,书房法庭各得其所。倘说《调查》可能引发官司,我这厢求助律师也轮不到她。
君不见,多年间,《中国作家》期期大刊,赫然载有北京竞天律师事务所名号,是为常年法律顾问,我本人,亦与竞天律师彭学军先生郑重签约在前。
有报道说,开来是位“金牌律师”,可惜我昏昏然孤陋寡闻,啥叫金牌律师?举行过什么赛事吗?银牌铜牌又属何人?仅知我国曾有“全国十佳律师”之谓,而排列第一名至第十名者,也不是她。
众所周知,开来丈夫薄熙来先生,在大连一向支持老马,既如此,倘老马果真状告我等,我们岂能犯糊涂,敢请支持者夫人代言?尤其令人困惑的是,开来不仅挥笔呐喊愿为老马出庭,还见义勇为要替老马当被告,大声疾呼“向我开炮”,特焦虑赵瑜为何还不告她。你看,种种伪劣包装于情于理均不合逻辑。我们声明:绝无此事,何来争夺?
说到她要替老马当被告,先要问老马何时成了被告?谁告了老马?果有告事,律师怎能顶替委托人当被告?睱想对于律师来说是危险的。
有读者议论:看书名《我为马俊仁当律师》,还以为马赵官司打起来了,特想知其分晓。等把书翻完,咳,整半天官司并不曾打,是个假想对手假想敌,假想官司大律师——原来是“克隆”了一场并不存在的官司,还说这位律师光荣地“接受了一场跨世纪挑战”。
此前,我在两种情况下听人提到过这位女士,一回是1998年春节后,为续写末章我赴东北再会老马。马教练告诉我,薄谷夫妇曾把儿子瓜瓜送到咱队中训练,他们一家挺支持马家军。我问瓜瓜练得怎样?老马笑而未答,我当时想,子女在老马队里训练,家长在市里当领导,就更好支持老马了,这是一回。
第二回,则是听《中国作家》常务副主编章仲锷先生谈起。章先生在中国文坛是深受敬重的杰出编辑,平生敬业,业绩甚丰。章先生当时欣慰地讲:我看着开来长大,这孩子从小叫我大章叔叔,她爱文学,正琢磨着想写一篇《马家军调查之调查》,看这题目想得多好,我们应该欢迎。
章先生回忆,他与开来母亲在“文革”中同住学习班,泡病号,受煎熬,乃开来长辈。有这点儿前缘,开来曾经呈交习作请教,希望得到扶持,可惜错别字太多,章老师给她认真改正几百个错别字。言语之间颇多慈爱。

本来,谷开来想为老马做律师挺好的,人格包装一番也无妨,在书的开篇何必拉上章师垫背?本是自己主动找老马请战的。开来书中第一章自述,她主动找老马请战,“我坦白地告诉他我和对方的全部关系”,同时把章师和我说成争夺一方。
不久,开来与老马一起热烈卖书,只顾坐享争夺战虚荣,出现了更加邪门的“重金收买”之说。以下一段惊人报道,是促使我提笔澄清此事的直接原因,否则我本无心卷入《调查》之后戏中戏。
报道说:《马家军调查》之后,赵瑜又策划了一场律师争夺战……为促使开来能够答应他们的要求而不要站在马俊仁一边,决定重金收买开来。10月20日,马俊仁和开来在大连理工大学签名售书活动中,老马操着那独特的大嗓门,向学生透露了“重金”的具体数目,“赵瑜和《中国作家》找到开来律师,答应如果她写了那本书的话,就先给她50万,等书出版发行到40万册时,再给她80万”,计合130万元。此刻,开来正微笑着同他、崔大林、曲云霞等并排坐在主席台上……而赵瑜没有预料到,开来律师并不为他的重金所动,在经过一系列调查之后,开来最终站在了马俊仁一边云云。

跟风炒作的开来律师
这篇报道中,开来还耸人听闻地说:“中国完在像赵瑜这样的人手中!”这位爱国者警告,赵瑜这样的人,比八国联军、日本鬼子等一系列企图颠覆中华的中外坏蛋还要坏,无怪乎老马曾对报界放言:“枪毙赵瑜都不为过。”
还说重金收买之事,我怀疑记者是否听错?抑或写错再不然印错了?如果都没错。那就是我错了。我吃错了药。130万,我昏然不知留着自个儿花,偏要献给一位大龄文学青年?我有这些钱,觉悟高点不妨捐给灾民一些,觉悟低点,也知道筹划新房新车。我一准是钱太多给烧的,烧得不知该给谁,而金牌律师相当廉洁,决不为我的重金所动,我病得不轻。

谷开来在美国“打官司
须知《调查》如出单行本,也卖不到几十万元,何况后续的《调查之调查》?一本搭别人车的假想书,能值几个钱?搭我的车沾我的光,应该付我钱才是。
借此短文,我顺便公开一下《马家军调查》的稿酬收入。不少人认为我这回挣了大钱,还有读者以为我写此书是为谋利,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调查》单行本极难出版,自然无酬,放下不表。《中国作家》期刊按规定的字数稿酬付我,每千字40元至50元,按40万字计,付给我19000余元,零头记不准了,有发票可查。尚不足两万元。我自费采访写作花掉近3万。各地报刊虽然转载众多,往来稿酬不过数千,因为我根本控制不了局面。总的下来,大概不赔不挣,打个平手,何谈“暴利”。有人疑问,《中国作家》会不会给赵瑜分钱,我肯定地讲,不会分钱。原因是,该刊每年官方经费不过数万,要养活辛劳众编辑,人人拖家带口,无权无势,清贫无助。
写纪实文章,必依托事实,否则便让人视为“水货”。司法工作者写东西,更应当慎重无私。读者更想从法理上阅读受益。而《我为马俊仁当律师》一文,人们在叹乎上当的时候,还会认为这位“金牌”噱头过多,从写作思及办案,想必轻飘飘十三不靠。
近日多闻南北律师界对开来颇多非议,别说什么“金牌”,干脆近乎业余。《调查》虽然不能说写得好,但我很认真,起码先后在辽宁采访70天,北京30天,方方面面人士找遍,不紧不慢写作半年,要比开来从未谋面就写强一些,浪头是否赶得太急了?对《调查》,我敢说:对待老马是诚恳的,基本事实是真实的,发表作品是严肃的。有批评议《调查》,谓发表前该让老马看一看。有道理,我接受,今后一定注意。只是不解,有人写我一大本倾情推销,发表前却舍不得让我们看看,也舍不得请“委托”过她的文学前辈改错别字儿了?
写于1998年11月某日

谷开来也是新三届人,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届毕业生。
她是原总政治部副主任、新疆区委第二书记、开国将军谷景生之五女;薄熙来的第二任妻子;曾为北京开来律师事务所(原在大连)所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共郑州市委书记兼警备司令部政委,第二野战军十五军政委,参加了淮海、渡江、广东等战役。

谷开来父亲谷景生将军
2004年11月28日,谷开来的父亲谷景生逝世,同年12月22日,薄一波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悼念战友谷景生同志》中说:谷景生同志是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二·九”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一二·九”运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谷开来、薄熙来与晚年谷景生
1957年反右时,谷开来的母亲范承秀为一些青年知识分子说话,被打成右派和”反党集团“,当时谷开来的父亲谷景生正在国防部五院受到重用。

1973年的谷开来,北京市31中学生照
谷景生和范承秀共育有5个女儿,依次是谷望江、谷政协、谷丹、谷望宁、谷丽(谷开来)。

谷开来
不久,父母相继被关押,父亲谷景生更是被关押长达12年之久,四个姐姐也被赶到农村。



对于这个说法,谷开来自己补充:“当时,准确的名字应叫‘开莱’,但嫁给薄熙来之后,有一次,他看似认真地对我说,按古时的传统你要妇随夫姓,今天咱们不兴这个了,你就妇随夫名吧。于是就霸道地把我名字上的‘草’给砍了下来。于是,我的名字就成了现在的‘开来’。”
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知之甚详,此处略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