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世纪90年代后,金正日逐渐走到了朝鲜政治舞台中央,由于当时国际国内局势的剧变,朝鲜进入了充满危机、困苦、动荡、灾难的时代。在金正日主政的20年间,朝鲜半岛既有冲突和对抗,也有和解和交流。无论是对抗还是和解,其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原因。
金正日出生于1942年,为朝鲜建国领导人金日成长子,母亲为革命家金正淑。图为幼年金正日与父母在一起。
金正日于1972年劳动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于1974年劳动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被推戴为金日成的接班人。图为金日成和金正日在观察平壤长功街的微缩模型。
1991年,在金日成的提议下,金正日被推举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掌握了朝鲜的军权。图为1988年9月,金正日会见朝鲜人民军将军。
进入1990年代后,由于苏东剧变导致经互会体系的崩溃,原先赖该体系朝鲜的工农业出现了严重的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短缺。但到1992年,平壤等地城市居民生活似乎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家从来没有担心食物、衣服和住所”,家住平壤的家庭主妇允宗熙这样说,右侧是她女儿。
但同样在1992年,农村居民生活要比在城市更加艰难,也似乎不如六七十年代安逸。图为铁路沿线的农村地区,妇女和儿童在污浊的溪水中浆洗衣物。
由于朝鲜面临能源短缺,因此有着发展核电的迫切需求。其实朝鲜早在1962年就在宁边地区兴建核反应堆。朝鲜于197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85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1980年代初在宁边建造第二座反应堆,并于1987年开始运转。图为宁边核反应堆。
朝鲜1992年签订《保障监督协定》,其核设施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并6次接受其核查。1993年,美韩举行联合军事演习,3月12日,金正日指示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经美国斡旋,89天后朝鲜撤回退出声明。图为宁边5兆瓦反应堆
1994年5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对朝鲜进行核项目调查并对其进行制裁。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往平壤斡旋,双方达成《朝核问题框架协定》。按照协定,朝鲜须冻结其核项目,而美日韩三国帮助朝鲜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并每年提供重油。图为6月16日,卡特与金日成会谈。
1994年7月8日,金日成逝世。金正日为父守孝三年,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因此空缺。图为7月20日,金正日(前排右二)出席金日成的葬礼。
由于原先的经互会体系崩溃,加上外汇短缺,朝鲜经济空前孤立,面临崩溃。农业缺乏种子、化肥,及农机所需燃料,在1994-1996年间,粮食产量就锐减六成。到1994年秋季,饥荒问题日渐浮现。图为饥荒中的朝鲜儿童。
1995年夏季,朝鲜暴雨成灾,加上不少农民在山上伐木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山崩和河床淤塞,使得洪水泛滥,大量耕地、收成、存放于地下的粮食储蓄遭到摧毁。但阻于财困,朝鲜政府没有购入粮食,令饥荒进一步恶化。图为1996年7月31日,兔山郡的农民穿过在洪灾中受损的农田。
1994-1997年的朝鲜饥荒,导致营养不良的问题蔓延至全国几乎各阶层,当中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最为严重,1997年全国逾14%的儿童出现体重过轻的情况。图为1997年7月12日,江原道饥荒区托儿所里营养不良的孩子,严重营养不良引发皮肤感染、头发稀疏。
粮食困难对人口结构、居民的身体状况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19-29岁的年龄层中,朝鲜居民韩国同龄人相比,朝鲜男子的身高平均矮8.8厘米,女子平均矮6.5厘米。图为1997年6月21日,黄海北道平山人民医院,两位营养不良的男子在医院接受救治。
由于朝鲜政府从未对外公布饥荒死亡人数,因此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只能通过统计学等方式估算大概的死亡数字,但各种数据出入很大,从20余万到数百万不等。图为1997年5月31日,红十字会在东新郡向饥民发放口粮。
朝鲜缺粮有许多结构性的原因,耕地面积只占国土的14.4%,又缺少足够的化肥、生产设施,灌溉和抗自然灾害能力也弱。每年夏天,朝鲜都会发生水灾,还有春季的干旱和秋季的台风,这些都是造成朝鲜农业减产的原因。图为1997年4月22日,水灾后的金川郡农民在栽种水稻秧苗。
1995年的洪灾令朝鲜近85%的医疗物资受到破坏。另外,矿场、运输系统,以及为朝鲜提供逾七成电力的鸭绿江水电站遭到严重破坏,这也使电力火车无法将煤运到占全国两成发电量的火力发电站,加剧了朝鲜能源短缺。图为夜色下的平壤,只有金日成画像闪着亮光。
饥荒暴发两年后,朝韩同意在北京会谈,讨论粮食援助问题。1997年5月14日,汉城,韩国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大米,集中起来捐给朝鲜灾民。从1995-1999年,韩国总共提供了3.63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援助主要由政府和民间提供。
1997年8月,第13号台风再度使朝鲜洪水泛滥,图为平壤以南肃川郡,倒灌的海潮摧毁房屋、淹没农田和农机。
2005年4月25日,来自中国的援助物资驶过丹东中朝友谊大桥。中国逐渐成为朝鲜最大的援助国。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2005年中国援朝粮食达53.1万吨,此外中国每年还向朝鲜提供大量的化肥和原油。
自朝鲜饥荒爆发以来,“脱北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统计,截至2011年底,以难民身份在世界各国生活的脱北者人数为1052人。1996年7月24日,食不果腹的41岁朝鲜农民朴哲浩成功穿过朝韩之间的非军事区的边界线逃至韩国。
朝鲜官方称该时期的饥荒和危机为“苦难行军”,鼓励民众共度难关,并开始调整国民经济体系。图为1995年10月10日,金正日在观礼台上和其他要员一起观看庆祝劳动党成立50周年百万市民大游行。
1997年7月8日,平壤,金日成逝世三周年哀悼日,金正日出席官方纪念仪式,他结束了为期三年的守孝,接任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1997年,朝鲜劳动党农业委员会委员长徐宽熙(右上)和集体农业管理委员长黄今淑(右下),分别以“美帝国主义间谍”和“窃取国家财产罪”被公开处死,并由此爆发了号称搜寻美韩间谍的“深化组事件”,牵涉到约25000名高级干部。大图为北仓第18号政治犯管理所卫星照片。
此次事件由金正日妹夫、劳动党中央行政部部长张成泽负责,由社会安全省执行。为此,社会安全省成立了“深化处理徐宽熙事件调查小组”,深化组事件因而得名。该事件既是为了转移饥荒造成的政治压力,同时也是清洗金日成旧部。图为张成泽。
为平息事件,金正日派出“中央党组织指导部第4科”人员调查社会安全省,发现“深化组”使用刑讯逼供及威吓等方式迫使疑犯认罪,金正日随后解散了深化组,将责任归咎于蔡文德等调查人员,并安抚受害家属。到2000年左右,此事件才告一段落。
2000年6月13日至15日,第一次朝韩首脑会晤在平壤举行,金正日与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举行会谈。这是朝鲜半岛分裂55年后的首次首脑会晤。
韩朝首脑会晤后发表了《北南共同宣言》,宣布自主解决国家统一问题、解决人道主义问题、增进南北经济文化合作交流,增强互信,并举行对话来实现以上协议。《宣言》对发展南北关系、促进和平统一具有历史意义。
2000年9月15日,悉尼奥运会开幕式,朝韩双方使用象征朝鲜半岛统一的旗帜携手入场。
2000年8月15日,韩朝双方实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离散家属会面,朝韩各有100人乘飞机跨越三八线,与离散的亲人重聚4天。图为在金刚山旅游区,韩国96岁的金成云(左)与他在朝鲜的80岁的妹妹金硕厉(左二)及其家庭成员团聚。
此后,韩朝双方多次举行离散家属会面,截至到2013年,韩朝政府间共安排4386个离散家庭团聚,总人数超过21000人。此外,民间层面的离散家属团聚也安排了1742个离散家庭会面,总人数3387人。图为朝鲜72岁的李运根(右)拥抱他在韩国的88岁的姐姐李善扬。
在1998年朝鲜政府向韩国游客开放金刚山。初次利用金刚号客轮在束草港到金刚山之间的航线,接着在2003年9月开辟了陆路,从韩国领江原道高城郡出发,坐公共汽车前往金刚山旅游观光。图为在金刚山旅游区徒步观光的韩国游客。
根据《北南共同宣言》,韩国在在朝鲜南部建一个工业开发区,由原来的开城特级市及板门郡组成。开城工业地区计划在2004年开始试验运作。第一期工程于2007年6月完工,并于11月开始正式投入运作。图为建设中的开城工业园区。
韩国金大中及卢武铉政府,延续了朝韩首脑会晤后对朝的“阳光政策”,加大了对朝鲜的物资援助。图为2006年8月30日,韩国木浦港,韩国工人将援助朝鲜的大米搬运上船舶。
2002年4月25日,庆祝金日成诞辰90周年和的人民军建军70周年阅兵式,金正日检阅人民军。当年7月,朝鲜宣布实施“七一经济管理改善措施”,提高粮食购销价格,调整物价与工资,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正式接纳农民自由交换市场,批准除农产品外的消费品自由交换等。
2002年9月,与中国隔江相望新义州被朝鲜政府划为特别行政地区。图为新义州市中心。朝鲜的这些经济调整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困难,但由于各种原因,调整收效十分有限。
2002年,一方面由于美国总统小布什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另一方面美韩等国帮助朝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和每年提供重油的承诺一拖再拖,朝鲜于12月12日宣布解冻其核计划,立即重启和建设核设施并拆除联合国装设的监察仪器。图为宁边核设施冷却池中的乏燃料棒。
2002年12月26日朝鲜政府致信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驱逐该组织2名核查人员;并于2003年1月10日再次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此后,朝鲜宣布开始对乏燃料棒进行再处理,即用以制造钚。图为重启宁边核设施后,内部的工作人员。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朝鲜核问题第一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会议未能弥合朝美两国之间的巨大分歧,但代表们同意再次举行会谈。
2006年7月5日,朝鲜试射7枚导弹,并全部落入日本海。10月9日上午9点35分,朝鲜在咸镜北道吉州郡一座360米高的山的地下水平坑道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18号决议,谴责朝鲜核试验,并决定采取制裁措施。图片指示核爆地点。
2007年7月14日,在韩国运送的第一批6200吨重油抵达朝鲜先锋港后,朝方关闭宁边核设施。同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时隔5年后重返朝鲜,前往宁边地区监督和验证关闭核设施。
2007年10月2日,韩国总统卢武铉步行穿过38度线进入朝鲜,然后乘车抵达平壤与金正日会谈,最终两国领导人签署了《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
2008年朝核问题一度出现转机,6月27日,朝鲜根据六方会谈通过的《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将宁边核反应堆的冷却塔爆破拆除。同年10月11日,美国同意把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除名。
2009年4月5日,朝鲜发射了一枚飞越日本的远程弹道火箭。5月25日上午,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874号决议,对朝鲜核试验提出最严厉谴责,要求朝鲜立刻停止核武计划及试射弹道导弹,加强对朝鲜的经济制裁。朝核问题进一步恶化。
2009年11月30日,朝鲜官方宣布从12月1日起,全面推行货币改革,原有的100圆将改为1圆。由于朝鲜实行计划经济,货币改革导致国家确定物价前商品无法销售,加之民众恐慌兑换外币,导致新币不断加速贬值,经济陷入瘫痪。图为朝鲜居民手中的新版朝鲜圆。
货币改革失败后,原劳动党计划财政部部长朴南基以“作为大地主的儿子,潜入革命队伍,蓄意置国家经济于死地”的罪名而被处决。图为2009年3月26日,朴南基(右一)陪同金正日视察熙川水电站施工现场。
2008年李明博当选韩国总统后,改变对朝鲜持续近十年之久的“阳光政策”,朝韩局势紧张。2010年韩国天安号护卫舰黄海海域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时爆炸沉没,46名舰上官兵死亡,韩国政府事后调查认定是被朝鲜击沉。图为天安舰残骸打捞现场。
2010年11月23日,朝鲜和韩国在黄海延坪岛争议海域相互炮击,造成韩国方面4人死亡,20人受伤,事后,韩国国防部长金泰荣被撤职,朝鲜和韩国关系跌入冰点。图为从韩方海域看去,遭炮击延坪岛浓烟滚滚。
2011年,由于受夏季洪水和台风侵袭,朝鲜黄海道农作物歉收,再次引发大规模饥荒。图为2011年9月19日,黄海南道受灾地区一所联合农场,一个抱着铁锹的男孩站在歉收的玉米地里。
2011年10月1日,营养不良的婴儿躺在病床上。
2011年9月30日,一位朝鲜妇女帐篷里摆着她一餐的食品。
2009年6月22日,朝鲜各地纷纷接到金正日的指示:将朝鲜国家领导人法定继任权规定为第三子金正恩,朝鲜党和国家第三代接班人逐渐浮出水面。
2011年12月15日,金正日在金正恩、妹妹金敬姬(黑衣)、妹夫张成泽(右三浅色夹克)等的陪同下,参观了平壤一家超市,这是金正日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朝鲜中央电视台于12月19日正午报道,金正日在乘火车视察地方的途中,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于2011年12月17日上午8点30分去世。图为新闻主播李春姬身穿丧服含泪播报金正日逝世的消息。
金正日逝世后,朝鲜在全国各地设立悼念地点,将12月17日至29日定为哀悼期,从12月20日至27日接受吊唁,28日在平壤举行告别仪式,29日举行中央追悼大会。图为12月19日哀悼现场因悲痛而情绪失控的平壤居民。
金正日遗体将永久保存在锦绣山纪念宫,并被拥戴为“永远的总书记”。图为12月29日,中央追悼大会,金正恩、张成泽等护送金正日灵车。2013年,张成泽被解除职务并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