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合并之后续

(2004-05-28 11:46:50) 下一个
既然龙爷上砖,各位捧场的觉得还不过瘾,我就再说说个人的合并的一些了解。从商业角度来说,合并本身不一定双赢。据统计表明合并的成功还是失败的统计,大概是47%对53%。就是说失败的更多一点。这个比率恰好跟赌Black Jack的概率是一样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赌呢?有些是没办法,迫不得以而为之。有些是恶性膨胀。 我以为,合并的关键就是一定要有一方强有力的吃掉对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重新起步。否则就是一场政治游戏的泥潭。比如大家都知道的Time Warner和AOL。当年Time和Warner Brothers的结合,应该算是成功的典范了,进而继续收购了 Ted Turner的CNN。可以说成为了传媒业的龙头老大了。就在网络发烧的时候合并了AOL,从此搞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我是搞制药业的,还是说说我们这个行业吧,GlaxoSmithkline就不是一个好的合并。合并两三年了,还在苦苦的挣扎中。没有看到什么起色。这种例子是因为一方无法吃掉另一方而造成的。 还有一种,是选错了对象和评估错了。比如上面的那个传媒例子有这个原因。医药界的比较明显的错误就是 BMS了。90年代末,BMS曾经雄心勃勃的要做龙头老大。结果后来连续两次失手,加上自己的pipeline也不好。很快就江河日下了。第一个失手就是花了70亿美元买了杜邦化工的药品公司,买来才知道基本就是一个空壳。70亿跟打水飘没什么区别。进而再花20亿买Imclone。买了以后Imclone的丑闻就大爆发。其实,当时法玛西亚也很想收购那家公司,因为他们的药跟法玛西亚的抗结肠癌药正好匹配,可以捆绑销售了。只是法玛西亚刚刚花了10亿美元收购的另外一家生物公司Sugen,发现上了一当,所以这次出手小心了。于是BMS为了保住他们抗肿瘤龙头老大的地位,急于出手了。说实话Imclone的药是个好东西,只是出了这个大丑闻,如果BMS动手晚一点,或者评估严谨一点,至少不必花20亿了。关键是FDA拒绝了Imclone的申请之后,BMS还要继续花钱把这个药重新报批。浪费更多钱不说,还让Genetech抢了先手,率先推出了类似的药。大家知道,药这个东西当不了第一,追起来就很累了。Merck的Cox II跟辉瑞和法玛西亚争夺市场多么疲惫,其实就是因为当了老二。 辉瑞收购warner lambert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毕竟warner lambert基本上是一个单药公司。所以辉瑞轻松的吃掉了。但是辉瑞自己的Pipe line很弱。他们的王牌Liptor受到了来自AstraZeneca的强有力的威胁。各种消息显示,AstraZeneca的新的扛血脂药从效果和安全性上都有可能超过Liptor。这不能不让辉瑞早动手,于是看准时机收购了法玛西亚。收购法玛西亚的目的也无非是为自己买两年时间。大家都知道,不买的话,这个泰坦尼克到2005年就会有问题了,买了法玛西亚,他们应该可以再喘息两年。因为法玛西亚的药的专利期都比较长。 在此之前,法玛西亚也成功的合并了Searle公司。那是生物农药公司Monsanto的医药部门。那个兼并案应该说是成功的。原因都是因为有一方可以彻底的吃掉另一方。一方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持续和继承。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内斗,轻装前进。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通常不看好Aventis的合并。原因也是因为德国人跟法国人的合作,让大家觉得太难了。从文化上的差异就那么大。而且一方不能吃掉另一方。耗在内斗上的力气就太大了。所以普遍认为Aventis还要经过再次的合并重组,彻底清除法国或者德国人的影响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如果他们继续合并Sanoffi,这个化妆品龙头Loreal的医药公司的话,虽然他们有很好的Pipeline,但是想消除法国人影响力的愿望就很难完成了。 这些是我对合并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各位尽管讨论。再次感谢各位的鼓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