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老理(一):“宁拆千座庙,不破一门亲”
多年来,维新已然成了社会的主旋律,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与传统文化的决裂,一听见“老”、“旧”、“传统”这些词,气儿就不打一处来,就着急上火梗脖子,有一种条件反射般的警惕。那些老辈儿留下的老话老理越老越可疑;那些千百年传下来,众口一词、大家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也统统都要被拿出来重新审视一遍。再后来习惯成了自然,只要有个“老”字,干脆也不问好歹懒得抬杠了,先灭了再说。
等我们闹腾够了往回一看,静下心来细细琢磨,这才体会出那些经过了岁月沉淀,曾经令我们的祖祖辈辈受益无穷的老话老理,充满了人生的智慧,以及对道义的承担和对苦难的体恤,处处渗透着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以及对邪不压正的执着。简明生动地告诫我们去自觉遵循那些为人处世方面的传统道德准则和伦理准则。
正是那些让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老理,构成了我们的深层记忆,成为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人生价值观。使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直面自己的良心,挺直了腰板做人。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老话老理是怎么讲的。
(一)宁拆千座庙,不破一门亲
世上男女间的情感、婚姻是一种很难说清楚的东西,近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婚姻观有了很大转变,个性的强调与婚姻期望值的增高,使得一些夫妻间缺少理解与包容,一旦出现问题就比较容易选择分居或离婚来消极应对。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不去评价那些有关婚姻的是是非非,实际上夫妻(或离异夫妻)之间的是非对错,有时恐怕连当事人自己都说不清楚,局外人又怎能轻易给人家下定义呢?
不过,很多婚姻都有过这种情况,那些经历过婚姻的人体会更深:夫妻间表面上的争斗与喧闹只是外人看到的,只要他们曾经相爱过,无论离婚或分居与否都自有一份彼此间的默契。时机一到,峰回路转,那未曾真正断裂的情感是很容易接上与缝合的。
本来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生不过如此,婚姻大抵如此。是问题就什么都是问题,不是问题就什么都不是问题,看怎么说了。
世间万物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所以我们常说对一个人得盖棺才能定论。同理,对一段婚姻,其实不看到最后也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都是正常现象,而往往经历了分离之后的感情,反而进入到一种崭新的境界,这是一种无法与外人道的情感体验,咂摸起来有意思得很呢!
说到底是分是合,过不过下去,还得人家当事人说了算。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宁拆千座庙,不破一门亲”这句老话流传下来。尽管隔着岁月的烟云,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这句话所包含的对于人性的悲悯与宽容。
有关婚姻的老话还有:“撮合一对夫妻,胜造七级浮屠。” “一次破亲三世报”都在告诫人们尊重别人已有的情感与婚姻,劝合不劝散。
你看古人对婚姻敬畏到了这样的程度:把破亲看得比拆庙恶劣千倍,把撮合看得比造浮屠更胜一筹。按说这也是善良人理应具备的道德良知。然而人心不古,如今在各种场合中,我常常听到劝散的声音甚至比劝和的声音还要大。
真不知道现代人到底是怎么了?看到人家有矛盾,为什么不尽量去撮合、开解和鼓励呢?要知道这可是积德行善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尤其是当夫妻双方都是你多年好友的时候,看在友情的份上就更应该劝和不劝散了。对不对?
反之,唯恐天下不乱,一看到人家有问题,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亢奋,奋不顾身冲将进去,假眉三道主持公正。便宜话顺嘴出溜儿:什么她都怎样怎样了,你还守着她干啥!什么“还不早点儿离了算了!这种男人不要也罢!”这是朋友应该做的事儿吗?
婚姻是人家的,日子也是人家在过,鼓动人家分手本来就已经错得很离谱了,还有人变本加厉,趁着人家暂时的分居,居然还兴致勃勃给一方介绍起对象来了,这让人说什么好呢?这样乘虚而入,破起亲来不眨眼,做人还就没有底线了吧?何况你做的事,另一方迟早也会知道,有过婚姻关系的两个人有可能依然是亲人的关系,就算分得再远通常也还是会相互通气彼此关照的。到时候你怎样面对双方呢?
一个人要是没有是非概念,没老话老理管着,不信神鬼,不怕报应,油盐不进的话,就真的是“朽木不可雕”了。
所以我说拆庙、破亲都是不光彩的事情,还是尽量不要去做吧。
“千万年后,谁的基因繁荣昌盛才是关键。”?人类总要灭亡。
不把生儿育女当成人生最重要部分的人群,他们的基因最后都会因为子女少,或者子女成长不健康而最终被淘汰。人生短暂,但基因延续无限。千万年后,谁的基因繁荣昌盛才是关键。
“不”与“补",发音上差之分厘,意思上谬之千里。
男方是我曾经的同事,女方是我朋友,离婚后我告诉她“当初想告诉你这人不行···”。她说“你就是告诉我,当时也不会信,也不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