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
剔红是雕漆工艺的一种,就是在器物上刷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朱漆,等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的纹样。这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工艺,在春秋战国时的墓葬中就有出土, 但大量运用也是在明清两代。海外常能见到的剔红器物,基本都是清代以后的,大部分都是民国以后出口的,包括很多现代出口的工艺品。收藏价值高的是明代或清代早期的作品,尤其是出至宫廷的器物。
下面这件剔红盖盒,购于中部一家拍卖行,主题纹饰是几组文人悠游的场景,雕工精湛老辣,底下落了“大清乾隆年制春寿宝盒”的款,是出至清代宫廷造办处的精品。宫廷造办处, 又称”百工坊“, 是朝廷
集中了各地的能工巧匠,为宫廷打造各种休闲和摆设的玩物的作坊。笔者购得的这个剔红盖盒, 品相甚差,口沿上下多处破损,器物本身还有多处裂痕,后来以16万人民币售出。
下面这对剔红六方瓶,购于西海岸的一家古玩店,底下也有乾隆年制的款, 但却是清代中晚期的民间摆设器物,工艺也算是同类中的精品,尤其是保存完好,还带了原配的红木座,以10万人民币的价格转让。
竹雕
竹雕盛于明代晚期,当时的江南一带,大部分竹雕高士都集中在江苏嘉定和金陵一带,尤其以嘉定朱鹤祖孙三代最为著名, 号称嘉定三松。嘉定竹刻的盛况,一直持续到清代的康雍乾嘉时期(1662—1820)。竹雕作品,尤其是富有文人韵味的竹雕笔筒,近几年来市场表现不错。在2005年的香港佳士得(Christies)春拍中,一件清康熙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以1140万元创下竹雕笔筒的最高价。此笔筒出自清初上海嘉定著名竹刻艺人顾珏之手。
好的竹雕作品, 在海外并不多见,笔者本人也只买到过几件而已。下面这件笔筒,购于南部一家拍卖行,清代中期的作品,无款,但工艺颇为精湛,人物刻画生动自如,后来以7万人民币售出。
犀雕
犀牛属稀有物种,其角又是名贵的药材,据说能解毒。犀雕同样盛于明清两代,犀牛角材料极为珍贵,犀雕器物通常都身价很高。犀雕在海外并不多见,拍卖上偶有出现,通常价格都不低于数万美元。笔者几年来便宜买到过的犀雕一共就2次,下面这件清早期的犀雕葫芦洗,笔者购于一家小拍卖行,当时没写是犀雕,而是和一堆杂七杂八的亚洲古玩放在一起最为同一个lot拍卖的。当时目录上只有张小图,但感觉不是寻常的东西,当下去问拍卖行索要了详细的图片,后来以不到6000美元的价格拍下。这件犀雕葫芦洗很快被国内一个藏家以18万人民币买去,几个月后,此人把这件东西送到了07年香港佳仕得(Christies)拍卖, 拍出了40多万港币。
牙雕
象牙雕刻历史悠久,但大量盛行也是明代以后的事,今天国外古玩店中中国的象牙制品颇多,大多数是民国以后出口产品。象牙出口直到前些年中国加入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才终止。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新的象牙和犀角制品是不能出境的。象牙和犀角制的古董出境话都需要证明,只有1936年代前的制品才可出境。通常拍卖行或鉴定机构都可以出具年代证明。这套八仙是清代晚期牙雕精品,人物造型生动,神态自然,更难得的是八仙成套,保存完美。笔者拍至南部一家拍卖行,后来以12万人民币转让。
下面这个象牙同样拍至南部一家拍卖行,也是晚清的作品。工艺在同类中也算精细的,后来以2万人民币转让。
杂项的范围很广,笔者这里只写了些海外容易碰到的,同时市场表现还不错的一些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