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
2017 (117)
这样伪装也太累了
我是很少看报刊文章的,偶尔有朋友在报上发表了文章,我就去敲一眼。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有一家四口,在美国东部有一座小洋房的华裔IT“精英”,失业之后只能靠妻子的收入和小洋房部分房间租出的房租过日子。为了怕房客知道他没有工作,他每天都要假装上班,直到这位朋友找到了新工作,这位IT“精英”才告诉他,其实自己已经失业两年了,希望朋友能帮他找个工作。
朋友的这篇文章,没有写这位IT“精英”是怎样度过失业的日子,而是从小洋房唯一的厨房说起。原来,朋友每天回家总是希望能在厨房烧菜做饭,但是每次他准时回家之后,总是看到这位IT“精英“挥铲舞勺,炒煮煎炖,不知道为何主人每天都这么早下班?自己总是不能抢先在厨房做晚饭。
这故事大约是发生在十几年前的金融危机时期吧,那时有很多IT”精英“成了”挨踢“,好在这位”挨踢“的主人有一间小洋房,还有剩余的房间可出租,有两三个租客。那时他每月的租金可能有七八百美刀吧,加上妻子的收入,不过,要养活两个孩子,估计手头还是很紧,尽管不知道他妻子的收入多少?
但我觉得主人失业也没有必要那样怕房客知道,面子有那么重要吗?房客知道你失业就会跑吗?说不定更加同情你,帮你找工作。不管我们怎样猜测,都很难理解这位”挨踢“的主人到底在想什么?
在座的可能有很多留学生有类似失业的经历,在近距离生活的圈子里,我几乎没有听说过失业也羞于启齿的事,如果我失业了很正常,可以找朋友帮忙找工作。这位”挨踢“不仅是羞于启齿,还伪装得非常富有和自信。他打电话给国内的朋友的时候,总是兴高采烈地诉说著他的美国生活和风光岁月。这点可以理解,很多人尽管在海外活得很累,但是都不会和国内的亲友诉苦,这种善意的谎言,也许我们都撒过。
不过,有些谎言却是令人难以置信。他失去工作,一分钱收入也没有,却自称在附近一家IT公司任职,年收入六位数,头髮和皮鞋擦得一样亮,儘管房子的对面就有校车站,但他坚持送孩子上学后,再直奔公司。这样伪装也太累了。何苦呢?
也许我们难理解这位”挨踢“精英的内心,也许生活实在太复杂了,让我们只能感叹世道艰难,谋生不易。希望不要再来一次金融危机,否则的话,不知有多少”挨踢“码农要遭殃。
大家都知道《装在套子里的人》这部小说,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
那么我们说的这个故事和契柯夫笔下的别利科夫有什么联想呢?别利科夫把自己装在“守法良民”的套子里,这位”挨踢“主人把自己装在”成功人士“的套子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套子,都是我们自己装进去的,你自己装在什么样的套子里,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人啊人!为什么活得那样累。说到这里,只能一声叹息!
~~~~~~~~~~~~~~~~~~~~~~~~~
那是发生在十几年前金融危机的时候,IT工作者有很多人失业。
四处广播,指望同胞帮忙找工作?呵呵。。。
不过做啥工作、收入多少、是否还在干,这些都是个人隐私,无责任义务公布,旁人更无权说三道四+廉价同情。。。
~~~~~~~~~~~~~~~~~~~~~~~~~~~~~~
这部剧我没有看过,不过,我认为人的这张脸如果是为了尊严,有时该累的还是要累一点。如果这张脸是为了面子,就累得不值。
~~~~~~~~~~~~~~~~~~~~~~~~~~~~~~~
这话太爱听了,比如说文学城,你写完一篇博文上了首页,看到很多点击,以为很多人在乎你,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你只有不把自己当回事,提高写作质量,才会有更多的人看你的文,留你的言,把你当回事。
~~~~~~~~~~~~~~~~~~~~~~~~~~~
可以理解,他想要的是否得到?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也许是面子,也许不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自己能解读。
~~~~~~~~~~~~~~~~~~~~~~~~~~
要看什么面子啦,胆小怕事的面子是害了自己。
发展到国家层面~那就是“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