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朋友圈一篇鸡汤文:不断追求优秀,你是有多不喜欢现在的自己?献给无情。

(2017-08-26 14:43:10) 下一个

他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手”。

 

曾经有个来访者做咨询,他三十而立了,是一个很优秀的青年,但是还没谈过恋爱!

现在家里正催着他结婚。

这些年他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折腾了两次创业,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积累下来一些身家和一些经验。他目前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说是“先干着”,但是随时准备再创业。

 

他说,我觉得我还没尘埃落定,也没找到人生的意义,我觉得在我自己更好之前,此时不应该恋爱。

 

他来咨询时,想要问的是,如何应对父母的催婚?

 

我却很好奇,什么才是他所谓尘埃落定的时刻,什么才是他要找的人生意义?

 

在这个强调个人努力的时代,我们带着朝圣一般的心情,望向各路大神,把自己迫不及待放进了这样的可能性和未来里,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成功人士。

 

却在不知觉中,被一种单一的目标塑造着,付出着生活其他层次的代价。

 

常常是为了优秀,而来不及生活。

 

一方面是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思维的局限,很多人固结在“追寻”这个姿态中,反而来不及生命、生活更深远的意义。

 

如果优秀是理想,那什么时候才能做到理想中的样子呢?

若是一直壮志未酬,你如何自处?

你还是你吗,你是谁?

你的生活呢?

 

生命的价值可不只有不断地牛逼哄哄……  

 

 

1.不断自我成长到底为何?

 

 

人们现在最喜欢说的一个词是“自我成长”。

 

当一个人总在强调自我升级的时候,说明他总是在竭力完善自己,那么,潜台词可能是并不那么喜欢当下的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内在其实是一个多面体,我们只不过是随着年龄的成长,而慢慢展现出心智模式的不同层次,它有自己的发展性,阶段性。

 

童年和少年时代,人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这个世界中确立自我,我们不断地扩大认知、探索世界、吸收社会的信息,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

 

这时候,我们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基因、家族、父母、学校、社会给我们的,我们并没有能力分辨这些经验和模式,它们都印刻在了潜意识中,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而随着后青春时代、成年期的来临,我们开始有了更强大的自我意识。

 

这个时候,我们慢慢地能够去重新认知曾经不假思索就发展成自我的这些部分,会不断地从中反思,会因为和解、修通、理解,从而走向更丰富的自我层次。

 

所以,与其说有一个内在的人格等我们去完善,还不如说我们是随着年龄发展,展现出不同的人格特质。

 

而我们要做的,是与自己当下阶段的人格特质和谐相处。

 

— — — — — —

 

我猜很多人喜欢“老干部式”的好男人,好像就是在这样的男人身上,找到一种已经发展成熟的意识,它拥有这中年的淡定,宽容,这意味着人内在的精神胚胎已经成熟了,但是他们看上去又不老,还相当年轻。

 

老干部式的偶像,代表大部分年轻人内心潜意识的理想和对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困惑。

 

相比起现在的自己,大家似乎更加喜欢未来那个已经绽放了的自己,不像皱巴巴湿漉漉的初生牛犊,好像还没走出疑问般狼狈。

 

然而,大家都忽视了一个前提:没有经验和成熟,只有一肚子疑问和不确定,这就是年轻人都有的样子。

 

若把喜欢的自己放在未来,等于人无意识地否定一部分自己,喜欢一部分自己,这就是分裂,心理冲突和痛苦就产生了。

 

若现在太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并用自我否定来消耗自己,那等到中年,你未必能获得了从容的力量,反而会对没完成的自己更加否定。

 

— — — — — —

 

追求成为高手的年轻人,过度强调自我成长,其实会不会就是对当下自己的否定?

 

因为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所以他们迫切需要通过自我成长变得优秀,用优秀来充当爱情的门槛。

 

若是你觉得自己是值得无条件被爱的,就不需要用外在的优秀和成功的价值,去充当你享受爱情的背景了,而在一种持续正向的情感补给和肯定中奋斗,当然比当一个孤军奋战的人有力量得多。

 

喜欢每一个当下的自己的,无条件接纳和允许自己的任何一种存在,并不意味着你恐惧的停滞,反而你会从中获得最为整合的力量。

 

这种力量会带着你去好奇地探索世界,发现世界,而不再是急切地寻找着一个证明,走到哪里,都在和自己较劲,带着巨大的消耗。

 

喜欢发展中的自己,和喜欢那个完成后的自己,它们一直都是同一件事。

 

 

2.内心不安,才会过度努力吧

 

 

 

过度的努力,往往也和内在的安全感有关。

 

人内在的安全感来自于我们对世界的某种假定。

 

如果你假定这个世界是安全的,美好的,人们之间是友好的,也会假定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可爱的、有价值的,那么内心就比较平和、快乐,乐观的情绪就多,对自我的要求也会比较宽松;

 

如果你假定这个世界充满危险,那么你会非常敏感、容易紧张、焦虑和恐惧,你也会假定人与人之间没那么值得信任,别人都是欺软怕硬的。

 

这个时候,你需要不得不“虚张声势”地强大起来,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仿佛唯恐厄运降临、被人看不起似的,所以才要不断努力。

 

— — — — — —

 

有高手焦虑的年轻人,需要做的是不断地去“看见”:我们内心对世界的基本评价,是不是焦虑和不安的。

 

不要以为持续想成为高手的人,是一直在“进攻”的人,他们看起来的确是相当积极;但是,相反,恰恰他们是一直在“防守”的人。

 

保有健康自恋的人,把世界看成是自己的探索客体,对这个世界有持有不断地进行着能量交换,依据内在的欲望去不断扩张自我,把世界纳入到自己的框架下来,这时候他们从事的是挑战工作。

 

而一个自恋但不安的人,首先是要确认自己的安全,他会向外找到自己的认同,“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错”,为了让自己在人群中间得到所谓安全的先发优势。

 

前面提到的想要成为高手的年轻人,认同的是主流单一价值观中的优秀和成功,不断激励自己行动起来去争取,这时候他们求取的是易于快速减轻焦虑、获得自我肯定的东西。

 

所以,很多人追求卓越的种种努力,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不假思索的勤奋。

 

但真正的创造是由内而外地肯定自己后,发展出的力量;而不是找到一个解决不安的不断升级打怪的模式,然后在无意识中陷落与失去自我的长久分裂和抑郁中。

 

— — — — — —

 

人生并没有永远的安全感,它的本质就是无常。

 

与其过度努力,在人群中不断寻找比较优势,来获得相对的平衡;还不如积极地肯定自己,提高自己对不安的耐受,哪怕逆境、孤立,都有对自己的信任,这才是绝对的心安。

 

 

3.合理的人生标准是什么?

 

 

很多人都在这样的矛盾中,工作越忙,越是想要消费,但是消费又需要有很多很多的钱,所以为了赚到更多钱,又要更努力工作,这就是现代社会最大的恶性循环。 

 

看起来除了更优秀,早日成为高手,占有比生存多得多的资源,早日获得从欲望中解脱的财务自由,就没有其他的办法来跳出这个循环了。

 

然而生命难道只有这个层次吗?

其实,对生命的理解是可以多元的。

 

— — — — — —

 

最近我在接触互联网的很多创业人,但是我也不断地想起《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最安稳的中产阶级。可是有一天他不要一切,断去世间的连接,追逐着自己的流浪和无依无靠,从此病苦贫困,没有亲人,没有朋友。

 

但是当他在太平洋的孤岛上享用着无所事事的二十四小时作画时,他也享用着终极的自由。

 

高手,这个词语从来没有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他看起来更像是追逐着自己的失败,但客观上,至今他仍然连接着许多人极深的内心空间,是因为他也成了另一个层次的我们自己。

 

在更多的层面上,人们总是有无数选择的,但这些选择却常常被忽视。

 

成为时代尖端的大神,既是一件值得努力的事,但是也不完全是我们能决定的。最终,天命不可为,大神归位,多数人也只能是找个自己舒服的样子活着。

 

让自己舒服,才是每个人首先要面对的第一件事。

 

不过更难的是,找到这种舒服,首先要敢于先忽略所谓优秀不优秀这个维度,它会对你自我安全感的威胁;其次,是要将“自己”本身看成最重要的标准。

 

— — — — — —

 

村上春树在谈到自己为何要选择成为职业小说家时说到,这个选择给他带来的内在不安。

 

“别人自有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我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这样的差异产生了细微的分歧,数个分歧组合起来,就可能发展成大的误会,让人受到无缘无故的非难。

 

遭到误解、受到非难,绝非令人愉快的事件,还可能使心灵受到深刻的创伤。这也是痛苦的体验。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认识到这样的苦痛和创伤对于人生而言,其实很是必要。想起来,正是和别人多少有所不同,人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的存在。”

 

我并不是说我们不该去学习这个时代的精英思维,不应该与时代保持同步,不应该希冀自己做得更好。

 

而是,我们除了能接受那个牛逼哄哄的自己,是否能接受那个舒舒服服、平平凡凡的自己呢?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一个有自己独特意义的创造,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你自己的内在价值,并不是你自己和别人说了算,而是你本来就有被自然赋予的独特天赋,你不过是要开启它,允许它,跟着它的自然流向找到最大的势能,发展出自己。

 

优秀或者成功,从都不是人生唯一的标准和意义。

 

 

4.生命的意义可不止“优秀”一种 

 

 

正如海灵格说:

 

“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带着一个前提假设,就是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意义来自生命的贡献。”

 

回过头来,我想问问那个想要成功之后再结婚生子的“高手”说,有没有一个可能,生命本身就是无意义的,所以才需要结婚生子、事业等这一系列的人生事件,来促成你去寻找你要的答案?

 

这些不同层次的事件,不断来启发你,让你有机会分辨自己的感觉,确认自我的形状、打磨出它的质地。而在事业上的进展,终究也是其中一个打磨自我的“实验场”而已。

 

高手的焦虑,实际上是由当今这个单一的价值观和解释系统带来的。看到这一点,意味着我们要选择新的文化与价值,看看过去的是否过于单一,不够多元。

 

等当了创业者、职员、男友、丈夫、爸爸……体验到的自己越来越多元后,你也在一步步解锁着自己人格深层的结构,等它们完全展开了,在更大的格局中,你对自己的肯定和意义的维度就不一样了。

 

回头再看看当初那个深陷于|“优秀”这个意义牢笼里的自己,会觉得他其实是一个紧张敏感的,努着全身力气对世界宣战又事实上毫无底气的青年而已。

 

也许,高手们还有这样的心理吧——你去征服世界吧,女人会自然来到?

 

呵呵,生活自会教导你,女人比世界还难征服,世界的每一面都出乎你的意料!

 

还是早点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层次吧!

 

高手,高手,高手你个头啦,不要老追求优秀,快点先去追个女朋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