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9)
2012 (40)
2013 (69)
2014 (457)
2015 (275)
2016 (137)
2017 (122)
2024 (2)
大学的生活一开始,我就喜爱上了。
没有班主任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给我们卡着时间点名,没有主课老师来抢下雨天的体育课,甚至没有人在乎我们去不去上课。
我和同寝室的几个女孩子相处得都比较和谐,可能是因为我不是自来熟的类型,喜欢相互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亲近但不过分亲热。平时课后有游泳队和羽毛球队的训练任务,再加上周末的时候我时不时会回家住,所以跟她们交集相对少了很多。
我跟雁黎每周都找个时间通电话,她适应得挺好的,成绩依然是稳稳当当的第一名。我问她铖铖有没有经常来找她玩,她说有是有几次,但是他们学校强制要求每个学生都修体育课,必须有一项运动,这对于铖铖来说是很吃力的事,他不得不在课余学业完成后,再去恶补一些运动课程。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他们的口号嘛。”雁黎笑着说:“学习好在他们那里算什么?哪个学生不是学习特别好的呢?所以,他现在要拼意志力,体力,不然,都不能毕业!”
我忍不住诉苦道:“我们学校新来的校长就是跟他们学的!我们数了一下,9月开学,到明年4月,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恨不得几百场。我前几天看到一个三年级的学姐来游泳课,她之前是篮球项目的,摔骨折了以后休息了大半年没法动,结果你猜怎么?体育课得让她补,都算进学分的,所以,她只能来游泳了。”
“这么严格?”雁黎吃惊地说:“幸好,我们学校没有这种规定,只是早上要求一个晨跑而已。”
“说真的,我得感谢妈妈,”我感慨地说:“那时候每年寒暑假都给我买秦指导的课程,一直练没太间断,现在的训练课对我来说特别简单。”
雁黎嘿嘿地笑:“那你现在岂不是把其他人都甩开一大截了?”
“我没有噢,”我下意识地环顾一下四周,其实,寝室里并没有人,低声跟她分享:“我就是跟游,保持着中游偏上的位置就行,不想太引人关注。我怕刚开始就弄得太。。。那啥,之后不进步了岂不是得拼老命?体育课嘛,过得去就好,你说呢?”
“靳霏,你现在也开始心机了呀?”雁黎笑得有点不怀好意,对我说:“确实是这样,你看我这种人,年年第一名,身边的所有人都对我期望值飙升到最高,一跌落就是万丈深渊。没有特别必要的地方,藏一藏锋芒挺好的。”
我无奈地说:“有心机也是没办法,我怕他们选我出去比赛,影响我的主课成绩。你是最知道的,我的成绩就得靠着花时间努力学才行,不像你们,过目不忘的脑子。”
小罗阿姨经常说我是个很能面对现实的孩子,这是个很大的优点,将来也会转化成优势。其实,会不会变成优势我不知道,只不过,游泳不能给我饭吃,以后工作想找得好一点,还是努力学习争取成绩好更加有用。我一个没背景没天赋的普通人家孩子,能早点面对现实,将来能养活自己不靠别人,就达到我的理想目标了。
尽管我在游泳课程里一直在浑水摸鱼,但是架不住学校安排的各种赛事一轮轮来刺激我们的上进心。首先,体育课程的成绩不仅仅算学分,我还能用来拉高我的各科平均成绩,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其次,比赛有一定的小奖励,尤其是团队赛,学校用各种各样的机制来鼓励我们。
这天,我们教练按年级组队,安排了4x100男女混合泳接力赛。
我正在热身区域活动的时候,有个男生过来找我,问:“靳霏,你愿意跟我们一组吗?”说着,他拿着报名表念了三个名字。
“不好意思,”我问他:“请问你叫啥名字?”
“周明强,”他说:“我是哲学系的。”
“分组是可以自己选同伴?”我好奇地问:“我以为是老师分配的。”
“如果自己不想找人,老师最后当然也会分配。”周明强下意识地摸了摸泳帽,问我:“请问,你是不愿意吗?”
“没有,没有这个意思。”我赶紧摆手,说:“你别误会。我可能还习惯于高中的那种什么都要老师决定的方式。我的自由泳相对强一些,如果你们不介意我游最后一棒,那咱们就组队吧!”
周明强咧开嘴一笑:“我们就是想让你游最后一棒,因为我看仔细看过,感觉你平时游得很轻松,应该还有不少余力。”
“另外两个人。。。也是你仔细挑的?”我问他:“你们不会是想争第一吧?我的水平可能不行。。。”
“不需要第一,只要比高年级的快,积分就多。”周明强显得很懂的样子,娓娓道来:“我特意打听过这些赛事的制度。所以,我们只需要超过任何一组两年级的队伍,就足够了。”
说着,他把报名表翻过来,在空白的地方给我捋了一遍积分规则和所谓的窍门。我被他讲得云里雾里,但是有一件事是很明确的,比赛排名会算进最后的总分。于是,我立刻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说:“水平有限,但我肯定尽力而为。”
100米在专业的眼里是个短距离,可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的来说,50米标准池刚开始都能把人游吐了,更别说要顶住比赛时候竭尽全力游100米的大负荷输出。所以,比赛的不确定性挺大的,对于我们新生是个很好的机会。
周明强去递交报名名单的时候,我看到了林俊烨,他也等着递交名单。我留意了一下,他身边站着的,都是训练时候游得不错的同学。看到我望着他,林俊烨冲我微微一笑,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靳霏。”平时不怎么来的主教练老董拿着周明强递过去的纸,抬头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说:“你就是靳霏啊,秦指导是你的启蒙教练对吧?她是我的老同学。”
听到老董这么说,旁边好几个高年级的学生都扭头朝我看过来。
我被看得不好意思,老董也不在意,很认真地对我说:“刚才我看了一下,其实,你的技术框架打得还是不错的,就是练得少,柔韧性缺乏。下次,可以试试推水的时候想着朝脚尖方向推,并且不用推那么直,肘部早点上提。”
我愣了一会儿,下意识地跟着他说的做了一下动作。
“对,就到这儿,”老董把纸卷成筒,轻轻点了一下我的腰腹部位:“再往后推其实有点撩水,就无效了。”
“谢谢老师,”我又跟着做了几次,说:“一会儿我试试。”
“比赛的时候不能试。”老董哈哈一笑:“下次训练的时候,我再来给你看看。”
对于老董对我的这几句特殊关照,大家多少有几分好奇。周明强和另外两个队友靠过来问我:“你的教练跟老董是同学?那当年应该挺厉害的吧?”
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秦指导的具体履历是什么,只知道她为人温和,教得耐心仔细,使得我对游泳始终保持一定的热情和兴趣。说到底,我不是按体育生的训练频率去学习的,技术框架搭得再怎么好,质感还是要靠训练去填充的,我没有足够的填充,所以只剩一个姿势比别人好看的优势而已。
真正专业的运动员不是靠蛮力去游就能拿金牌,但我们业余的爱好者如果有力量,是可以拼出速度来取胜,这是同一项运动竞技在不同层次的不同之处。所以,大部分的队伍,最后一棒自由泳都是男生来游。
在轮到我交接棒的时候,站在我隔壁泳道的一个男生一边活动肩膀一边侧头跟我打了个招呼。由于我们都戴着泳镜,我看不太清楚,就没搭理他。他的队友比周明强先到几秒,我看着他入水以后发力,速度很快就起来了。
我这个人对自己的要求通常都不高,可如今牵涉到了团队荣誉,又加上身处比赛的氛围之中,就有种不得不逼着自己强大起来的动力。
我入水后没有立刻启动,而是选择波浪一会儿调整气息,气息顺了动作才能顺。逐渐的,我把抬肘移臂的节奏加快,在50米折返的地方我追近了不少距离。隔壁的男生是触壁转身,而我是前滚翻转身蹬壁的,这一蹬之后我几乎已经追平了他的位置。
能感觉出来他加快的动作,更用力地抱水,但是这个改变造成了动作变形力量分配不均,他触碰到了漂浮着的泳池分道线,说明他游偏移了。
我心头一喜,借着他调整方向的机会,瞬间超过了他。随后一路高歌猛进,第一个抵达池边,一边大口大口地喘息一边看着其他的同学们。
我的队友们自然是高兴的无法控制,集体在旁边蹦跶。隔壁的男生很快也到了,他一把摘了泳镜,靠过来双臂抱着分道线急促地喘息了好一会儿,伸手向我示意。
我礼貌地轻轻握了握他的手指,他冲我点点头:“你是靳霏,对吧?我叫付盛方,盛开的盛,方圆的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