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弓笔谈

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多少人与事,尽在笔谈中。
个人资料
正文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别处哪儿有

(2008-12-25 08:43:22) 下一个


《别处那儿有》是又一首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广为传唱的歌,歌词是这样的,“千条船呀万条船,千条万条来往像梭穿。除了解放区,别处哪儿有? 哪儿有? 布朝北,米朝南,朝北向南只报一道捐。除了解放区,别处哪儿有? 哪儿有? ”这首歌我老是听妈妈哼唱,妈妈是个喜欢唱歌的人。六一年满大街的人都在唱“洪湖水,浪打浪”,我们家也天天“浪打浪”。下班回家,妈妈一高兴还会冒出一句“晚上回来鱼满仓”。

《别处那儿有》产生于四三年。“其时,在如西工作的著名作家史白,目睹被誉为‘苏中小延安’的如西抗日根据地的繁荣景象,感彻肺腑,写下民谣《别处哪儿有》,经音乐家沈亚威谱曲后,首先在如西唱开,很快唱响全中国,并留传至今。”(《记忆如皋》)

三七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三八年三月十九日如皋沦陷。如皋民众不屈不挠,奋起反抗,建立游击武装组织抗击,其中比较活跃的有季恺的如皋抗日自卫队第二大队,祝惟干的抗日自卫队和陈玉生的抗日救亡大队。父亲加入了季恺的游击队,有几位共产党人也加入进来,其中有“苏中才子”俞铭璜。这三支抗日武装后来都被驻扎在泰兴县黄桥镇何克谦的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四旅(何四旅)打散。季恺的游击队溃散后父亲回到家乡继续任小学校长,继续他的教书生涯,他还有着教育救国的理想之梦。

四零年新四军东进。七月二十九日,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一、二、三纵攻下黄桥,歼灭何克谦两个团的两千多人。同年十月,陈粟部七千余人与当时的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部三万余人在黄桥又打了一场大仗,大败韩德勤,此仗史称“黄桥战役”。陈毅为黄桥战役作诗一首:“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黄桥战役后新四军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东进后为便于领导开展游击战争,把如皋县以通扬运河为界划分为如西县和如东县。如西和靖江、泰兴,泰县、紫石(今海安)属苏中三分区,如东属苏中四分区。四一年三月,如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许家屯任县委书记,季恺任县长。

据父亲七几年时回忆,许家屯当年成天斜挎一把盒子枪,很神气。他作报告时喜欢说“一环(苏北话发kuan2)”,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环,苏中地区的抗日斗争又是全国抗日斗争的一环”等等。所以每次他要作报告,下面的人就打趣说,不知许书记今天有“几环”。许家屯“六四”后出走美国,成为中共自王明后出走国外的最高官员。

季恺是个传奇人物。他早年在北京求学时听过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的课,参加过二六年北京的“三•一八”反帝示威游行。三零年季恺因支持帮助红十四军被捕,三六年底由各方协助获释。三八年季恺组织建立抗日游击队,失败后他经俞铭璜介绍参加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新四军东进,陈毅三次到泰州谈判都由季恺联系接送。季恺担任如西县县长是陈毅举荐的。

四二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日伪军对根据地加紧扫荡,我们老家那带成为“拉锯区”。 日伪军加强了对他们占领的重点乡镇周边村庄的伪化工作,企图在这些村庄建立起亲日的政权。在日伪的高压下,我们老家卢桥村周围的村庄都相继伪化,但卢桥村的村民在我父亲为首的抗日人士的领导下坚决抵制伪化,所以卢桥村成了驻扎在十多里外泰兴古溪镇的伪军们的眼中钉。有一天夜里,古溪镇的伪军突袭卢桥村想抓走父亲。父亲有所防备,那些日子都不在家住,住在邻村的朋友家。这些伪军扑了个空,抓住了准备去给父亲报信的三叔。三叔当时还是个孩子,瘦瘦小小的不起眼。他说是他在这家做工的小伙计,这才脱了身。

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父亲教育救国的理想之梦彻底破碎。后来父亲的一个在如西县政府任督学的朋友曹衍正介绍他加入新四军。当时苏联卫国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决战正酣,有友人劝他说这天下还不知是属于谁家,如果要是苏军战败,德意日获胜,参加新四军就非常危险,不如看看再说。父亲没有听从这些劝告,义无反顾加入了新四军,担任了如西县文教科长。次年,经曹衍正介绍父亲加入了共产党。

父亲加入新四军和当时中共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中共中央于三九年十二月一日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决定》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决定》规定:“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当时新四军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是“热情欢迎,大量吸收,关怀爱护,积极培养,严格要求,大胆使用”(《钟期光回忆录》)。在这样的政策下,当时很多行政职务,如科长、区长、县长等,都是由党外知识分子担任。

我不止一次问过父亲当年他为什么要加入新四军,父亲说他也有过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在当时走马灯一样的各路抗日队伍中,父亲感觉新四军是真抗日,在新四军身上能看到未来,看到希望。新四军的队伍中集聚了一批本土精英人士,如许家屯、季恺、俞铭璜、曹衍正等等,其中有很多人是父亲多年的朋友。新四军当时对党外抗日人士,特别是像父亲这样在乡间有威望的知识分子极为尊重,求贤若渴。我还问过父亲当年加入新四军不觉得危险吗,父亲说,当然觉得危险,当时就没想到将来是不是能活下来,有着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情怀。

新四军注重根据地的建设,实行“二五减租”,即照原租额减低二成五。这样既提高了佃农种田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土地拥有者的利益,这是一个双赢的政策。各级政权组织实行“三三制”,民主选举。三三制是指“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政权组织由民主选举产生。据我三叔回忆,有些地方群众用投豆方法选出代表,即将候选人的名字贴在碗上,选举人将豆投在自己合意的人的碗内,谁得豆多谁当选。根据地曾民主选举出县级政权组织。当时老白姓不说“新四军来了”,或“共产党来了”,而是说“民主来了!”当年,老白姓曾把共产党和民主划过等号,共产党也称自己建立的政府是“民主政府”,可六、七十年过去了,共产党的民主还停留在乡镇一级的选举上。

注重教育事业是苏中抗日根据地的一大特色。四二年冬,一种被称为“冬学”活动成为苏中根据地的发明。“冬学”利用冬季农闲时节开展教学活动,冬学活动坚持“明理第一,识字第二”的方针,为苏中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有文化的人才。父亲是如西县冬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当时办冬学的情形,父亲写过两篇短文《如西冬学小景》和《苏中抗日根据地冬学回忆》登载在《老解放区教育工作回忆录》一书中。

四三年二月苏军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是二战的一个转折点。苏中抗日根据地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别处那儿有》应运而生。

看看当时的解放区,政治民主,生产繁荣,蓬勃向上,就像歌里唱的那样,“除了解放区,别处哪儿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正是一代代人的理想和追求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造就了不同时代一个个辉煌。


下面是父亲文革前写的一篇短文

如西冬学小景

一九四二年冬季,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冬学运动。这以后就年年办冬学。当时如(皋)西县冬学搞得很活跃,有许多动人的景象留在我的脑海里,至今很新鲜。

锣号
冬学上课大多是在夜晚,上冬学的信号是敲锣。每天一到晚饭过后,冬学班里的一些积极分子就忙起来了。他们有的忙着去替冬学掌灯火,有的去“哐当哐当”地敲锣叫人上学。孩子们最高兴,他们一群群地拥着敲锣的人,一边跑一边伴着锣声有节奏地嚷着:“呵呵呵,上冬学!呵呵呵,上冬学!”这时冬学班里的灯火也亮起来了,人们三三两两地从屋子里出来,哼着歌子往冬学班走去。在这寒冬夜晚的农村里,仿佛从哪里添来了一股热气。

听冬学的人
冬学上课的时候,有许多人虽然不是学员却也来听讲,叫做“听冬学”。“听冬学”的人男女老少都有。他们有些人跟学员一起挤在课堂里,课堂里容纳不下的,就挤在门口和窗口听,要是一位教师讲课讲得入神,听冬学的人就更多了。不过有一些青年人和小孩子是来赶热闹的,他们尽是在人丛里钻挤打玩,并不认真地听;认真听冬学的倒是那些老年人。冬学里讲的道理,他们感到特别亲切有味,有时连连点头,有时啧啧称是。当他们听到农民过去受压迫受剥削的苦处的时候,有的人禁不住流下泪来。“你说农民苦啊,翻身的日子来啦!”这时教师话锋一转,讲起农民怎样翻身斗争的故事来,他们又破啼为笑了。听冬学的人中间,偶然有人小声地问:“老奶奶,天气这样冷,你怎么也来了?”老奶奶回答说:“听听蛮有意思哩!”


冬学照明用煤油灯的不少。但用的大多是吊挂的或座式的罩子灯;能用一盏汽油灯的,那就是很阔气的冬学了。更多的冬学是用豆油和菜籽油点的灯,这种灯是用古老的灯台,放两根灯芯草在油池里点的,光度较弱。后来人们就“发明”拿一只瓷盘子,四边用细绳子络起来吊在空中,盘内放油,盘的周围放三四股灯芯草,同时点三四个灯头,光度就大大增强了。冬学的灯,只要能给教师照亮课本和黑板就行。学员有没有灯光都还可以。不过有些用心的学员也自己带灯来。他们有一种灯是用旧的洋铁罐或瓦罐做的;在罐头的一面开个“小窗户”,中间放一盏小油池,只用一根灯芯草点着,一支微小而明亮的灯光从“小窗户”里照射出来,可供一两人看书之用。这种灯既省油,又别致有趣。

印课本
冬学课本数量很多,一印就是上万册,只有一部分用铅印,大多数是由民主政府跟一个商人合办的“正风书店”印制的。说起这个“书店”,只有一块印书的石版和几个工人,纸张、油墨等印刷材料分散“埋伏”在好几处。通常选择一个比较安全的地点开工印书,如遇敌人“扫荡”,工人们就用一辆小车子将印石推走,推到另一处“埋伏”印刷材料的地点,又印起书来。这种游击印书的办法好,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总能使冬学课本保持供应。冬学学员拿到新课本的时候,常常惊奇地说:“平时不见点儿影子,一下哪来这许多书?新四军的本领真大!”

--老解放区教育工作回忆录

往事历历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黄桥烧饼歌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腹儿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大院游击队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小俞(3)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小俞(2)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小俞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侧记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孙家小四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孙老头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老阿姨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叶教练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王师傅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棋王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五一六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初进工厂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忆苦饭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选妃子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讲用会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文化课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迎九大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军训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复课闹革命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罗老师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刘老师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朱厅长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打麻雀后记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李军长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朱老伯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打麻雀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吴厅长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打倒江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rhealthy 回复 悄悄话 真可惜,你删贴 进一步证明了说谎,恐怕是党派来的。作为你的老同乡,我调查的材料证明你多处吹牛不实。有什么好处?
OneinCA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老弓长的评论:

正是。

我有一位同学,高明 (是我小学六年的同班同学), 后转学去了你们十一中。 不知你是否认实?我只知道他后来去了南京艺术学院, 是拉小提琴的, 后留校做了教师。
老弓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OneinCA的评论:
欢迎南京老乡。
你讲的可能是69年秋“林副主席一号命令”发布后学校里搞的拉练活动。我们那时也在乡下呆了一个月。
OneinCA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是南京人,今年50有2。我们是同龄人。读了你的文章(军训)也使我回想起过去的往事。我的小学和一部分中学是在南京市卫东九年制实验学校(位于南京北京西路,即现在的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度过得。 该学校于1972年撤消后, 根据家庭住址,我的有些同学转到你所在的南京市十一中学继续学习。而我则转到宁海中学。

记得在1969年,我在的学校好几个年级徒步拉练去了江浦约3周,几乎天天途步长行, 围着江浦县转了一周, 吃了不少苦。 不知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欢迎写出来。
心水 回复 悄悄话 故事讲得不错,引人入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