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坐三等车的甘地(1)

(2013-12-03 08:53:12) 下一个


遇到这本中学生读物前已经好久没有投缘的书进账了。Gandhi: Fighter without a Sword是儿子从学校的免费书堆里淘回来的,书页枯黄如古籍状。书于1950年出版 那时甘地被刺刚刚两年 次年获得美国少年图书最高奖的“银牌”Newbury Honor。作者是美国颇有名气的儿童读物作家Jeanette Eaton。看来这书在美国读者不少 儿子拿到的这本是1970年第十四次印刷。儿子读了书,写进读书日志里。老师在日志的 Gandhi 一词旁边批: “One of my favorites!”

 

几年前看过得奥斯卡奖的电影《甘地》。那时很受震撼,连看两遍。后来跟一个从印度来的年轻人聊,问这部英国人编剧、导演、主演的电影是否印度味够浓。年轻人说电影很真实。但也说现在的印度人对甘地的看法有分歧。甘地是地道的苦行僧,对西方式的物质现代化不感兴趣。当代印度GDP增速直追中国,看来是对甘地这一套不怎么以为然了。这年轻人是虔诚的印度教徒,却也没读过著名的甘地自传。

 

这次读了书,才发现电影再好,信息量也不能跟书相比,哪怕电影是得奥斯卡的大片,书是中学生读物。电影里那一件接一件的事好像都是自然发生的,英雄的品质也是流畅自如一气呵成。实际上,英雄开始时都是普通人。甘地在年轻时便普通得掉渣 这是他自己承认的。普通人要变成英雄,是一颗松子变成几十米高的松树,那是个艰苦漫长的成长过程,要碰很多的钉子、经历很多的心路转折。一部电影能把人的一两个转折写清楚就相当不容易了,所以拍得再好也是杯水车薪。

交流的时间也能说明点问题:一部电影只有两三个小时;这本书虽然是中学生读物,我已经至少花了几十个小时来读,并且发现它值得读第二遍。所以文字的容量要比电影大得多,也就能容得下人的许多思想斗争和转折。电影是开胃汤,书才是主打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