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把孩子当人来带

(2013-10-18 13:08:27) 下一个


人经常会陷入这样的状态:明明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但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我在母校Q姑隐其名 读书的时候一直对那里教的那些课不怎么感兴趣,但说不出来为什么,也从来没有想要改变些什么的意思,因为我不知道我有什么别的选择。1960年代全国近十分之一的人饿死却居然没有像前朝那样的揭竿而起大概也是一样: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别的选择。人在情境中时是看不透那个情境的。他要到很久之后回头看去才能知道那原来是怎么一回事。

我也是直到很久之后才知道那时我为什么不感兴趣那些课。那时母校教育者的责任就是把他们认为这个专业将来需要的所有技能都给学生一股脑灌进去。学生是一张白纸,老师的工作就是在这张白纸之上绘出他们认为美丽的画。母校给我这张白纸上画上的就是一件谋生的手艺,或者说,一个饭碗。饭碗对我当然重要,这就是我该感激母校的地方。

但那时我不懂一个道理:人只有饭碗还不够。只为饭碗活着的人是机器。母校那一套培养的就是超级机器。我长在机器式的教育之下,四面八方都被机器式的教育包围,但下意识里又有“人的挣扎” 我不想变成一架超级机器。这就是那种不舒服又不知道出路在哪里的感觉。机器用不着兴趣、热爱、激情,但人需要。我在做学生的那么多年里没有被当人来对待,这就是问题的症结。1960年代饿死的那些人也是同样的问题:他们没有被当人来对待。

学习就是白纸上绘新图的观念在一百年前就被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詹姆士(William James)否定了。按照詹姆士的理论,人学一点新知识跟白纸上被描了一笔没有什么相似之处。更好的比方是公司里新来一个职员。白纸上那一笔被描在哪里,白纸自己没有决定权。但新来的职员能不能被大家接受,决定权在大家那里。如果老师教的东西跟学生的以往经历搭不上任何关系,这东西就会被学生拒绝,老师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所以好老师在教新概念时经常会联系上一个学生熟知的例子。这就像新职员在新环境里突然遇到个老熟人,这一下就把他拉进圈子里了。最好的老师不仅会教给孩子知识,还能激发孩子对知识的热爱。

观察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不管是影星、球星还是商人、科学家,他们不见得都有第一流的先天条件,但一定都有一个特点:热爱他们做的事。这种热爱让他们高度选择性地接受他们感兴趣的知识,于是他们就能在这领域长驱直入。

用詹姆士的认知理论来看,别看一个十岁的孩子在父母眼里可能是什么都不懂的毛孩子,但孩子在十年间脑子里的积累已经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所以父母没多少力量控制孩子选择接纳或是拒绝什么知识。孩子越大,父母的影响就越小。孩子十几岁以后,父母再来以势服人那一套就不灵了。但以理服人对孩子还是有效的,因为孩子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检验这些道理。话在理,孩子检验通过,道理就被孩子的已有框架接纳。检验不通过,父母的话就进垃圾桶了。不管是接纳还是拒绝,主动权都在孩子那里。如果孩子不听自己的话,父母大概除了试着改变自己之外没什么别的好做的。

当然公司里来的新职员也不是处在完全被动的地位。他们也会慢慢施加自己的影响来改变已有的框架。但前提是他要首先在公司里站稳脚跟,被大家接纳,否则什么都谈不上。他对已有的框架发生影响也需要时间。如果父母企图改变孩子,他们要知道他们的那套东西在孩子那里是公司里来的新职员,不是新老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