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甭说事

年过半百,初涉博坛,岁有时年,学无止境。
正文

一个感人的故事18 怕与不怕

(2008-04-18 11:20:36) 下一个

怕與不怕

 

在中國﹐相信很多人對癌症不了解﹐只知道是不治之症﹐死亡率極高。而實際上﹐現在科學昌明﹐醫學發達﹐任何癌症都是可治的﹐只要發現早﹐極時治療﹐就可以治愈。對癌症﹐東西方老百性的看法和對待癌症的態度有比較大的不同。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對癌症普遍存有恐懼﹐不敢面對﹐不願與人講﹐不想被人知道﹐消極因素佔較大的比列。而在我了解的癌症死亡率來說﹐有些病人的癌症不足以死的那麼快﹐我相信﹐不僅是癌症﹐恐懼和消極﹐也足以殺人。而在中國的一些地方﹐病人得了癌症﹐醫生不是和病人說﹐而是對家屬講﹐有的病人都到了開刀﹐放化療的地步了﹐還瞞着病人﹐為的是擔心病人知道了病情反而走的快。我的感覺﹐這種做法似乎不是太妥當﹐作為一個病人﹐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醫生在自己身上做了些什麼﹐更不要提放﹐化療了﹐就是瞞著不告訴病人﹐他也會猜個八九不離十。我很欣賞西方醫生和香港醫生的做法﹐直截了當地和病人溝通﹐讓病人了解病情以及各個階段的治療情況﹐醫生需要怎樣做﹐才能更好﹐這樣﹐病人便可以配合醫生﹐共同將癌症治癒。

我是中國人﹐我對癌的了解也不多﹐當得知自己患癌﹐而且已經是三期時﹐說不怕﹐是騙人的﹐盡管對外我表現的鎮靜﹐開朗﹐樂觀﹐令許多人對我佩服之至﹐但是我還是有恐懼的﹐因為對這個病和治療情況不了解﹐所以在內心仍存有恐懼﹐但是﹐必須聲明的是﹐我的恐懼不是怕死﹐在網路上查尋了許多中英文的關于鼻咽癌的資訊後﹐我的恐懼更多了﹐我怕的是癌病的折磨和治療期間的痛苦。

不怕死﹐並不是什麼豪氣﹐也沒有什麼更高的理由﹐人活到了將近50歲﹐死已經不是能夠危脅到我的了﹐想想自己的一生﹐雖然不長﹐但也是相當的豐富了的。10歲﹐經歷文化大革命﹐被人罵狗仔子﹐也捱過被人煽巴掌﹐15歲﹐上山下鄉﹐八年的農村生活﹐除了捱苦﹐受累﹐挨餓﹐卻也還有着‘寧在自己身上挨千針﹐不讓貧下中農挨錯一針’的豪言和壯舉﹐當過“赤腳醫生”的助理﹐不僅見過嬰兒出生﹐也見過人的生命的逝去。文革後﹐經過大學四年﹐不到30歲﹐卻已經擔任中央部門相當一級的領導了﹔40歲﹐造物主弄人﹐離婚﹐成為同學中僅有的單親媽媽﹐獨自一人帶着兒子闖天下﹐從北京到香港﹐再到美國﹐而將近50歲的今天﹐老天爺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說不好運﹐癌症選中我﹐而說好運﹐這又是一個最好醫治和治愈率最高的癌。常對人說我乃至我全家都沒有什麼中獎運﹐什麼跑馬﹐彩票﹐六合彩﹐LAS賭城老虎機﹐甚至在機關/公司/部門的抓鬮﹐摸獎﹐從來就沒有中過﹐從來也沒有贏過。現在年近半百﹐卻中了一個癌﹐也許是老天爺看我總是這麼堅強﹐要再考驗我﹐以一個更殘酷的方式﹐讓我經歷。儘管年近50﹐但是活的很多姿多彩﹐比起同齡的人來﹐夠豐富了﹐也夠本了﹐按老闆的話說﹐再活下來的每一天﹐都是賺的。我非常認同老闆的話﹐我的確不怕死﹐但又是的確恐懼癌症的折磨。

盡管說不怕死﹐盡管說治愈率很高﹐但是還是對可能發生的情況﹐人所不能左右的狀況作了最後的准備﹐我將自己不多的財產分配了一下﹐寫了下來﹐分別給自己的兒子﹐姐姐和弟弟﹐男友。這個交代是必需的﹐如果到了這一步的話。

 

 

 

 

 

 

剪頭髮

 

模具做好了﹐要再確認腫瘤的位置後就可以安排治療了﹐這天﹐姐姐建議去剪頭髮。許多年來﹐我一直都是齊耳短髮﹐給人有一種比較精神﹐比較強的感覺。到了美國﹐一是忙﹐二是貴﹐倒少了去理法店的時候﹐基本上是半年一處理。漸漸的﹐也就接受了齊肩長髮了。。當時的頭髮﹐柔順﹐清亮﹐加上挑染的棕紅色﹐少了些強人本色﹐多了些女人味﹐自我感覺相當不錯。

 

為了方便治療﹐尤其擔心化療將導至大量脫髮﹐不如干脆先走一步﹐剪個容易接受的髮型。坐在年輕的髮型師面前﹐從鏡子裡看到他的眼神﹐明顯地對我提出剪短成男裝短發表露出吃驚﹐但是他什麼也沒有說﹐察察察開始剪﹐看著這近尺長的頭髮散落下來﹐突然有些傷感﹐這不僅僅是頭髮沒有了﹐還說明﹐我是一個病人﹐一個癌症病人﹐下來的情況尚未可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對即將開始的治療﹐一點感覺﹐一點把握也沒有﹐靠什麼就設想會贏﹖

當晚﹐失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