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新疆人”
(2008-10-02 21:54:37)
下一个
某论坛办讲座,某先生谈越野,席间先生数次言及“新疆人仇视汉族人”,闻觉恐有“以信传信,以讹传讹”之虞,况各位悬居海外疑窦己然丛丛,凭添伤感实在冤屈,忍不住言说一二。
“新疆人”的概念 国人凡提及“新疆人”必然联想高鼻凹眼貌似外国人的少数民族,这似乎已是约定俗成的事。但事实不是。 “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新疆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各民族中,维吾尔族897.67万人,占总人口的45.73%;汉族780.25万人,占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占7.04%;回族87.63万人,占4.46%;柯尔克孜族17.12万人,占0.87%;蒙古族16.96万人,占0.86%;塔吉克族4.35万人,锡伯族4.08万人,满族2.41万人,乌孜别克族1.42万人,俄罗斯族1.13万人,达斡尔族0.67万人,塔塔尔族0.4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共10.79万人。”(注一)
新疆是移民大省。
自康熙至建国前(康熙前略)军人商贾刑犯流民多有迁入,建国后“支援边疆”“屯垦戍边”以至改革开放后淘金族打工族纷涌入疆,汉人比例急速升高,据2007年新疆社会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截止当年新疆人口已超过2190万,其实当远不止此。考虑1968年文革时期新疆人口不足800万,几乎单向的高速流动可见一斑。
反观西藏----截止到2003年底,西藏总人口为270.17万人,其中藏族人口250.72万人,占总人口的92.8%。此外尚有少量的与藏民族宗教习俗极接近的门巴人、珞巴人。因此说“藏人”可泛指西藏人,但说“新疆人”是单指少数民族显然无法概括新疆人了。
新疆宗教的多样性以及伊斯兰内部的分野
蒙古族、锡伯族、满族、达斡尔族多信藏传佛教之黄教;俄罗斯族信东正教,居住在东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的部分哈萨克族亦信黄教。占人口比例颇高的哈萨克族、回族虽与维吾尔族同为伊斯兰教徒但由于历史、文化的缘故他们既没有极端穆斯林的政治冲动也常与维吾尔族主动区隔。
谁恨汉族人?
泛泛而言可说是东突组织。该组织以维吾尔族为主。他们有明确的疆独纲领政治口号有严密的组织形式有复杂的国外支持背景,人数不多分支颇多,有事则多暴力有事必然哄动。
恨汉族什么人?
东突组织的打击矛头直指各级(含乡镇)党政军警机关。虽有袭击平民的暴力事件发生,但学者普遍认为那是该组织军事斗争屡难得手无耐之下的副产品。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组织屡次发动的暴力事件中维吾尔族官员、平民同样身受其害。
新疆世俗生活的常态是怎样的?
新疆独特的异域风情以及她浓郁的宗教生活更由于东突组织的存在,使她既令人神往也令人困惑。我的切身感受是,新疆总体上是平静的。以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喀什、和田北疆的伊宁为例,上百户的维族村庄往往仅住有几户汉人,这些汉人并没有生活在惊恐之中,他们大多相安无事相处融融。伊宁在新疆的敏感度不亚于喀什,在胡同小巷居民小区,维汉隔邻相居极为普遍,态度大多友好,一如居于北本那比某网友所言“今晚摘了黄瓜放在邻家栅栏明早西人会送你番茄”。维吾尔人生性好客,其幽默爽朗惟汉人自叹弗如。维吾尔农民如同你所见到的中国大多农民一样老实本份淳朴憨厚,每逢内地发生灾害维吾尔人人捐款者不在少数,神七返回也见维族姑娘流下热泪。 乌鲁木齐市的二道桥地区喀什的大巴扎(集贸市场)伊宁的民贸市埸是政府与民间观察社情的主要窗口。在这里,除偶有事发,更多的时间是车水马龙人流熙攘,各色人等各地游客或采购或小吃人声濎沸一片繁荣。
普通维吾尔族人的心态是怎样的?
应该承认维吾尔族人是有“情绪”的民族。维吾尔族文化灿烂历史悠久,但由于地理、历史以及政治因素更因为长时期与前苏联箭拨弩张的军事需要,新疆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内地的先进省份,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农牧业水平发展缓慢,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例如自上世纪60年代南疆发现并开采石油,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配多有不当,百姓见到了石油见不到实惠怨气油然而生。与此同时与维吾尔族人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西亚地区(包括土耳其)的高速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这样的历史图景下“情绪”的发生与漫延就变得十分自然。 不能回避的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经济、教育、习俗等诸多社会元素的差异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在全国范围内是客观存在的,部分汉人盲目自大莫名骄傲心怀卑薄的待人姿态令人反感,这在新疆或许更为突出(殊不知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不乏贵族后裔、知识精英,他们对部分汉人的某些习俗某些作派亦甚为不屑)。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国家与地方培养了数量庞大的维族知识分子队伍。民国时期维族青年赴苏联留学赴内地攻读已不少(红学家剪伯赞系维吾尔人),建国后教育向少数民族倾斜更加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发展。中央民族大学自建校至今除各专业招收维族考生并专开“新疆班”以培养维吾尔青年。 此外,社科院,过去的马列编译局,中央级的各大出版社,各大型文艺团体都有相当数量的维吾尔族专家,北京是除乌鲁木齐之外维族知识精英聚居之地。维族知识精英不赞成疆独但希望扩大自治,他们厌恶暴力主张和平共处。他们对本民族发展与命运的思考有着历史沿革的正当性与道德层面的正当性因而也就有着广泛的影响。他们了解国际社会国际司法对新疆地位的客观认识,他们知道疆独没有出路只是一场闹剧,扩大自治是历史的必然会全力争取;他们知道国家日益强大与统治集团合作以争取更多的利益分配是明智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他们知道搞建设既需要资金更需要人才,因此他们不会无端仇视汉人。他们知道仇恨只能带来杀戮,而杀戮是双向的。他们知道恶恶相加不会得出善的果实,仇恨并不能使维吾尔人的命运更好,毕竟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
如何消弭仇恨?假定这种仇恨是普遍存在的
如政治的背后必然掩藏着经济一样,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前南地区的科索沃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提概莫能外。对东突与疆独的铁腕与高压是中央被迫的选择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加速新疆的全面发展是长治久安的唯一出路,中央政府没有选择。
哦,再说两句新疆的汉族“移民” 。
比较极端的说,在新疆的汉族人都可称之为移民,不在你来了两千年或是两个月,汉人凡一入疆(长登)对外多忽略原籍而自称“新疆人”,且声音挺大看得出是透着自豪的,汉人中少有那种欺肤欺生欺穷的势力嘴脸,少有那种以地域取人的狭隘观念,有学者分析此为军队遗风(生产建设兵团亦为半军事化单位),又有人指属移民地区特质,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当代社会学一景。
再者,维吾尔农民能听懂部分英语并不意味他曾接受英语训练,只是他的母语与英语同为拼音文字。
再者,弱势民族更为敏感,谦谨礼貌是接触少数民族的不变道理。尤其对长者、妇女、幼童必要有充分的友善。要诀之一是学几句诸如“你好”、“谢谢”、“再见”之类的礼貌用语。
再者,去新疆南疆要去北疆更要去。九十年代初外交部曾组织驻华武官及眷属西域游,他们比较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后对新疆印象颇好印象颇深。北疆的自然景色、农业规模都会令你耳目一新,在那拉提草原的袅袅炊烟中去牧民家喝酒,在阿尔泰山脉的巍峨中感受“中国阿尔卑斯”的壮美,在准噶尔盆地体味大漠苍凉,在伊犁河谷的夕阳余晖下伴随热瓦甫的琴声与维吾尔少女起舞,,,,,,
最后,导出的结论可能是这样的:
A、新疆不仅仅只是维吾尔单一民族
B、有恨汉人的,少
C、维吾尔人大多是善良的,尤其对普通人诸如你我这类平头百姓
D、新疆值得一去。
旅行的侧重因人而异,为越野而越野恐是专业车手的境界,有一些对历史沿革、政治地理、经济地理、宗教风俗乃至地缘政治的了解想必使我们的行囊更为厚重也就使愉快的旅行更加丰富多彩。
拉拉杂杂说了不少,最后还是再次感谢先生的讲座。
(注一:转自《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