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之家

生活总是忙忙碌碌。偶尔放慢些脚步,看看两边的风景,心情竟也变得悠闲起来。
个人资料
正文

我们从医学科普文章中学什么?

(2015-12-22 15:42:08) 下一个

《生酮饮食》那篇文章在丁香医生登出后,有网友留言:“丁香医生的写作风格就是这样,凡是大家觉得可怕的,丁香都告诉你没那么可怕。凡是大家觉得不当回事的,丁香都告诉你小问题有大隐患。但最后的最后,结论是......其实我也拿不准,你们还是得去医院。”似乎对于丁香医生的众多医学科普文章未能起到“替人看病”的功能心有不满。

这位网友的意见很有代表性。恐怕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生病了,有问题了,从网上搜各种答案,希望能代替医生,告诉你该怎么办。

这其实是对医学科普的一大误解。医学科普,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和简单生动的语言,将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传达给大众,提高大家的医学知识,也有利于医患沟通,可以使大家就医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准确全面地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医生,更好地提出问题向医生咨询;熟悉了解相关的医学术语后,也能更加理解医生的解释和回答;同时,从医学科普中对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能对诊治的过程和结果有更合理的预期,知道哪些医生可以做到,哪些医生做不到,哪些甚至现有的医学水平也达不到。良好的沟通和配合,有效的诊治,合理的预期,最终产生的是对疾病和病人最好的结果。

许多发达国家,民众的基本医学知识水平都很高。比如美国,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习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知识,很多内容,我们的大学生都未必知道。但并没有因为民众的医学知识普及了,大家就"有病自己治,不麻烦医生了”。相反,这些国家的民众,对医生和医院的需求更高,医患关系、医疗结果也相对更好。

人体是复杂的,疾病更是各种各样、千头万绪的;治病救人,并不象修个水管、换个电灯泡那么简单。所以医学是最复杂的一门科学,任何国家的医学生,都要经过比一般学科更长时间的严格训练和学习,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

同一个疾病,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不同的人身上;同一种症状,在不同的人身上也许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也就有着不同的治疗方式。所以,“看病”,是一个非常个体化、也非常具体化的事情,除了听你的主观描述,医生还要检查你的身体,做各种化验和检查,既要注意症状体征的小细节,又要从全身整体来把握,才有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制订出合理的治疗计划。古代医学之“望、闻、问、切”,现代医学之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莫不说明了亲自就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如果单凭网上的一些科普文章,就能替人诊病治病,那岂不是视生命如儿戏?这也可以做为判断网上文章是否靠谱的标准之一。靠谱的文章,大多措辞严谨,不乱吹牛,不下夸大的不切实际的结论,不以耸人听闻的标题或语句来吸引眼球,就事论事,不瞎引伸。不靠谱的文章则正相反,尤其是那些吹嘘某某疗法"包治百病"、"神奇配方”、“治愈癌症”等等,一定不可信。大家只需记住一点,任何不负责任的承诺,都是耍流氓。

总之,医学科普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医学素养,有利医患沟通。但无论是“百度医生”、“古狗医生”、还是“丁香医生”, 都不能代替真正的医生来为你看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