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之家

生活总是忙忙碌碌。偶尔放慢些脚步,看看两边的风景,心情竟也变得悠闲起来。
个人资料
正文

炼狱三年-10

(2013-11-05 07:54:28) 下一个
2009. 9. 12


昨天我们收了一个慢性白血病急性恶化的女病人,
40多岁,看上去象有60多。

血小板只有1,听好了,是1,正常是100-300!全身哪都在往外冒血,胃肠道、呼吸道、皮肤粘膜。上了呼吸机,因为休克必须中央静脉插管给升压药,可谁敢给血小板只有1的人静脉插管呀,那不等于是捅个口子放血嘛!只好一边输着血小板,一边让外科硬着头皮上。还好插管顺利,昨天到今天总共输了有20多个单位的血小板,N多袋血,胃肠道呼吸道的出血已经有所减少。

今天早上我都不想再去看她。那不是一个病人躺在那,她已经死了,虽然血压还靠三种升压药维持着,呼吸还靠呼吸机继续着。她全身到处都是淤斑出血斑,几乎没有一处皮肤是好的,连脸上都是,面部已经扭曲,两只手都已经乌黑了,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不忍目睹。应该让她安静地离去,而不是让她继续承受这种痛苦和折磨。

我们和她的父亲还有兄弟姐妹谈了,他们都很理解,愿意考虑临终关怀,可最后的决定要由她的丈夫来定。

我们和她的丈夫谈了很多次,这是个脆弱但坚持的男人,每次谈就哭,说他理解我们所说的一切,但他不愿意放弃。

我们告诉他现在没有办法治她的病,我们只是在用药物和仪器维持她的心跳呼吸,他说能不能维持她的心跳呼吸到可以治疗她的病的新方法出现;我们说她可能已经脑死亡,也就是即使她还有心跳呼吸,也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他说只要还有心跳呼吸她就没有死;我们说能不能考虑
DNR-B,也就是我们维持目前的治疗,但如果她的心跳停止了,我们不要进行心外按压,因为那将是无效的,也会对她造成更多的内脏出血,他就不说话了,不愿意给我们回答。

我理解他的伤心,他需要时间,可我实在不忍再看这个全身已经越变越黑的女人。

ICU,临终关怀是个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继续或者放弃,是很多家属必须做出的痛苦决定。

我曾经和一个临终关怀的护士做过一次出诊。

那是一个
99岁常年心衰的老太太,三天两头就得送医院,估计寿命不会超过6个月了,最后老太太和儿女们都决定,不要再往医院送去抽血输液检查折腾了,就在家里实行临终关怀照顾和治疗。

老太太住到了自己熟悉的家里,家里备有临终关怀药箱,主要就是止痛药吗啡等对症处理的药物,护士每周去家里看望她一次,根据症状调整一下利尿药的剂量。

我们去看她的时候她其实已经时候不多了。她睡在一间布置温馨的房间里,身上盖着十多年前她自己手织的大花毛毯,穿着一套别致的小花睡衣,手里甚至还握着一只可爱的绒毛小熊。护士刚给了她一针小剂量的吗啡,她睡着了,看不出有什么痛苦,很安详,也许就这样永远睡去了。儿女们都围在身边。

那幅平和安详的画面,和眼前这位女人的痛苦场景有天壤之别。

生老病死,人们似乎只重视“生”,却刻意忽略了老、病,尤其是死。

你不见一旦谁上了产科门诊的名单,就会有无数的小册子寄给你送给你,甚至还有专门的产前培训课,告诉准爸准妈们生孩子是个什么样,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可你见过有任何医院任何机构给你寄小册子,教育普通大众,尤其是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属们,如果老人生病了,尤其是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会是怎么一个过程,应该做些什么准备,让这个过程顺利平和。其实这是个比生孩子更普遍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将要面对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一下观念,提前计划好自己的最后一刻,告诉你的亲人们,做到开开心心地活,体体面面地死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闲人忙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YYXHEN' 的评论 : 美国人不太在乎,你不见许多墓地就修在居民区旁边吗?每天开车都经过。能够安详地死在家里,才是真正的善终。美国人也不忌名讳,还用死去的亲人的名字来给小孩子取名以表纪念呢。
4娃妈 回复 悄悄话 你的观点值得思考!

家属对一个40多岁将死的人的反应和对一个99岁将死的人的反应应该是很不一样的, 一个不该死,另一个该死了。
JYYXHEN 回复 悄悄话 写的真好, 我两个朋友都是四十多岁才开始做住院医, 她们都是有理想的人。 想问一个问题, 美国很多人在家中去世, 卖房子的时候不是很受影响吗? 还是美国人不在乎。
闲人忙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ueen' 的评论 : 谢谢喜欢!
xueen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十分精彩!对做医生的人太敬仰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