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古知兵非好战(谈谈打台湾)

(2008-02-06 20:39:46) 下一个
自古知兵非好战(谈谈打台湾)

我想“打”是所有中国人都不愿看到的。也正因为如此,分裂势力就把他们的宝压在这里肆无忌惮啦。

我前几天写了一个叫“自古知兵非好战(解放军可能出兵巴基斯坦有感)”帖子。大家一般都可以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会有一天有走出这个国境在国外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的必要性,也对实现这个目的的条件是需要未雨绸缪也就是在还不是必要的时候一步一步地作准备。解放军在国外成功地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是目的,这里的关键是“成功”二字。为了这个目的所需要作的准备工作是很多的和各种各样的,其中包括军事的和民事的。无疑的是,各种准备作的越充分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祖国的统一目前还没有实现。这种种原因来自外部的主要有美国和日本。就像很多家庭有分家的兄弟和很多民族内部也有分裂势力一样,中国也有分裂势力。从1840鸦片战争到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各个“民主”国家瓜分了109年的中国的凝聚力是需要重新建立的。中国也有来自内部的分裂祖国和民族的势力。

在讨论“打台湾”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究竟什么是我们的目的。完成祖国的统一使台湾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是我们的目的。这个目的和打下台湾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打下台湾并不等于统一祖国。大家也都看见啦,香港回归已经十多年啦,但是究竟香港的人心与中国的凝聚力究竟有多么大呢?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

军事控制台湾,也就是赢得军事的胜利只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一部分。赢得台湾的人心才是目的。但是赢得军事的胜利和赢得人心也是相辅相成的。和平与战争的辨证关系我这里就不讨论啦。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台湾问题上,军事方法只是针对外部力量的。

当大家讨论台湾问题的时候,我个人觉得十分有必要重新看看《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附在后面供大家参考)。孙子在这一篇里就提出了两个今天已经家喻户晓的原则,即“上兵伐谋”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和“知己知彼”。

我先说“上兵伐谋”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大家知道,《孙子兵法》虽然成书于春秋末期,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孙子兵法》的思想的形成应该要更早一些。我提醒大家这个历史时期的原因是中国这个概念严格的说是始于秦始皇的。因为虽然在这之前有夏、商和周,但是那只是一种联盟并不是一个国家。

因此,孙子在《孙子兵法》【谋攻篇】里讨论的攻城主要是攻外国的城,当然也包括收复原来属于自己的城。所以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所以,我们的“利可全”与否也就是目的是否达到是决定我们的策略的根本。因为如果你的目的是取外国为己有,所以即便那是外国,原则也是“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因为如果你的目的是取外国的城池为己有,所以即便那是外国的城池,原则也是“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但是,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一定是“全台湾为上,破台湾次之”和“其次伐兵,其下攻台湾。攻台湾之法,为不得已。”

我希望大家能够清楚地看到统一祖国并不等于解放军占领台湾。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需要重建。大家可以看到,即便是在中国经济(当然也包括军事和政治)发展的今天,即便就是在这个兵坛都有分裂势力的表演。

美国内部有没有分裂势力?我想一定是有的。当然啦,这个问题大了一点。我问一个小一点的问题,美国内部有没有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势力?我想一定是有的。当然啦,这个问题还是大了一点。我再问一个小一点的问题,美国内部有没有反对所谓反恐的势力?我想一定是有的。但是这些势力在美国的表演可以说几乎是被当做马戏看的。这体现了什么呢?这体现了美国人的凝聚力。当美国政府做出了什么决定,即便是心里反对,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都会自觉的不公开唱反调儿。在美国,即便是今天,大家都已经公认越南战争的错误和失败的战争以后已经30多年啦。克里这个曾经在越南战场上得了三个美军最高奖章(紫色心)的人,就是因为后来有反战行为而不被人们信任竞选总统失败。

如果在美国有人敢写文章毫无证据的怀疑美军在越南或伊拉克的英雄事迹,我想象他是睡不好觉的。我们中国人由于历史的和其它种种的原因,还没有建立起像美国人这样的凝聚力。大家只有看看我们中国人内部有多少人可以公开地肆无忌惮地毫无根据没有证据地诽谤抗日战争的英雄,解放战争的英雄,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等等等等英雄而不必担心夜里睡不着觉这样一个现实就可以对重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是一个多么困难和漫长的工作有一点点概念。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当然啦,同种同族同文同字是有帮助的,但是相同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利益包括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往往是矛盾的,这就好比吃糖和刷牙或玩耍和读书一样。因为短期利益往往就在眼前,人们的决定和选择往往是被短期利益所控制的。长期利益却往往根本就不是绝大多数的人们所关心的,因此人们在作决定和选择得时候往往是根本不考虑长期利益的。这也是美国作为一个强国要输出所谓“民主”的原因:绝大多数人的目光短浅。作为强国,它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一致的时候要比不一致的时候多一些。作为强国,它的资源也要丰富一些,因此也有可能同时照顾得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但是作为一个弱国或穷国就完全不是那么有余地啦,由于资源贫乏,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往往矛盾尖锐的,经常必须为了一个而牺牲另一个。

台湾人的人心不仅是中国政府要争取的,也是美国政府要争取的。正是因为如此,美国政府才有必要关心台湾的经济问题和台湾人的幸福。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urfriend网友的一个叫“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探讨攻大台湾的方针政策”的帖子:“所谓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俺早说过,毛主席是怎么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分地。打胜了,战士回家都有地,牺牲了,家人也分地。这就是所谓的理论与政策相结合。毛主席以中央红军8000人的班底,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800万国民党军队,依靠的就是这个理论与政策。试想,中国现在要统一台湾,依靠的当然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全中国人民的守土情怀,那么,有没有具体的可以与分地相媲美的政策支撑呢?”

urfriend网友提的这个问题就是赢得人心。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国这个的事情之所以表面上看是一个军事行为,那是因为赢得中国人心这件最最根本的事情已经在军事胜利之前就由毛主席的土地改革政策基本解决了。国军必败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多于地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代表地主利益的国军无法跟共军竞争中国农民的人心。然而当国军到了台湾以后就不同啦,大陆的地主在台湾没有土地利益啦,因此就在台湾进行了土改来赢得绝大部分台湾人的人心。可见短期利益的在攻心上的重要性。这就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消”这两个字用的维妙维肖!

urfriend网友提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全中国人民的守土情怀”就是属于长期利益的范畴啦,当然那是个抽象的台湾问题的长期利益的说法。具体的台湾问题的长期利益的说法有很多,比如说“国家安全”、“第一岛链”和“亚太形势”等等等等。

这里请大家耐心看看我在“自古知兵非好战(解放军可能出兵巴基斯坦有感)”帖子里的几段话。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清人赵藩题于成都武侯祠的对联。

很多人以为赵藩是在夸诸葛亮会攻心。其实赵藩实在是批评诸葛亮不攻心而是一味地征战,因为即便是最脍炙人口的“攻心”杰作“七擒孟获”的“七擒”也是七次连续不断地使用武力最终以军事实力“服”人。由于诸葛亮是蜀丞相有治蜀责任,可又由于他不停地七出歧山。虽然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他也不总结经验教训下一依然如故照葫芦画瓢。因此,诸葛亮花在治蜀上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就十分有限啦,他也就往往大刀阔斧地处理一下治蜀的政务就又匆匆上路(照着上一次失败的猫继续画他想象中的老虎)讨阀曹操去啦。诸葛亮总是这样火烧了屁股似的不坐下来审时度势一下,所以就有了不审势即宽严皆误的结果。

军事就是政治。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嘛。但是,军事和政治的目的最终都是经济。任何一个经济系统都是由三部分,资源、生产和市场组成的循环。

西方的经济系统曾经是几百年的殖民主义系统。由于绝大部分资源来自殖民地国家,这个殖民主义经济系统里的资源部分几乎是没有成本的。这就好比西方的经济系统吃了几百年不花钱的饭!难怪西方的经济系统长得又白、又胖还又壮滴!而殖民地国家(当然也包括半殖民地的中国)呢,被别人吃白食几百或上百年也就自然长得又黑、又瘦还又弱啦!

大家知道殖民主义系经济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掉了,各个殖民地国家在五、六十年前纷纷独立。从那以后,五、六十年来西方的经济系统要花钱吃饭啦。中国到世界各地,特别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援助或贸易都是会比那些前殖民主义国家更合理一些的。这样一来就增加的那些前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方作生意的成本。也就是说,以往吃惯了白食的人们现在不仅没有白食吃了,还由于有了中国这个买卖公平的食客,饭菜的价格也增高啦。

大家可能已经不耐烦啦,你说了这么半天跟军事有什么关系呢?军事就是政治。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军事和政治的目的最终都是经济。其实军事也是经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粮草是什么?粮草就是经济。

由于,白人们现在不仅没有白食吃了,还关心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幸福,比如说美国人关心台湾人的幸福。这就使美国人背起了台湾这个包袱,当然还有韩国和日本。美国背起台湾、韩国和日本这些包袱的唯一方法是把它们变成工厂,由美国负担这些工厂所需要的一起资源供应。人们往往看到中国的石油问题,难道台湾、韩国和日本就没有石油问题吗?傍上了大款并不是说你就没有钱的问题啦。钱的问题是人人都有的。只不过傍上了大款的人们的钱的问题不需要他们操心,她们只需要陪大款玩的开心就可以啦。一切问题都由大款来解决。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了傍大款的人们虽然给大款带来快活,同时也是大款的包袱。

我以前说过西方的经济系统曾经是几百年的殖民主义系统。由于绝大部分资源来自殖民地国家,这个殖民主义经济系统里的资源部分几乎是没有成本的。这就好比西方的经济系统吃了几百年不花钱的饭!难怪西方的经济系统长得又白、又胖还又壮滴!而殖民地国家(当然也包括半殖民地的中国)呢,被别人吃白食几百或上百年也就自然长得又黑、又瘦还又弱啦!

因此在竞争起人心的时候,西方的经济系统长得又白、又胖还又壮滴是有优势的。这也是人们喜欢傍大款的原因,有好处嘛。所以嘛,一旦军事占领台湾以后,是不是可以有人们想象到的那些好处还是个问题呢。因为我们首先拿到手的是一个傍了多年大款还被大款惯坏了的多陪小姐,说白了就是一个包袱。要想让这个包袱有用恐怕要有很多思想工作也就是“攻心”的事情要做。

这里顺便说一下今天,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是来自劳动力的廉价,而是来自中国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无论是玩具还是卫星,还是原子弹,等等都可以在中国一个国家内部搞定的。即便是一个玩具都涉及至少,电子、纺织、化工和冶金工业。我搞一个小产品都深有感触。当一个产品涉及来自多个国家的零件的时候就很难控制成本啦。当然啦,一个具体产品的操作有时选择进口零件就是另外一回事儿啦。另外有很多人以为中国产品的所谓低附加值是个坏事。其实在经济竞争中,低附加值产品是武器,因为那是生活必需品。而高附加值是奢侈品,却不仅不是武器还是自废武功。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国家对于战争是有偏爱的。但是,当它们的经济成了高附加值产品经济以后呢,就不可以发动战争啦。因为战争第一个打掉的就是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当然啦,生产附加值产品可以帮助它们平衡一下没有白食吃所带来的赤字亏空。但是这个帮助到底能维持多久也还是个问题呢,因为美国早已是负债累累啦。

有人说中国如果打台湾是输不起的。这话说的绝对啦,因此不可能是正确的。因为中国这么多年没有台湾不是也过来了吗?而且即便是所谓“输”也不会是百分之百地“输”,“赢”也是一样。所以这个“输”字究竟是个什么涵义还是需要严格定义一下的。不然把什么可怕的东西都包括进去了以后呢,自然就“输不起”啦。毛主席当年跟张国华在打印度时就说过类似于“打输了也没办法怪咱没本事”的话。打台湾也是一样,“打输了也没办法怪咱没本事”。总不能事事都顺利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力量都攻不破的。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赢”不仅是一个军事概念,“输”也是一样。关键问题是一旦打下台湾以后,在没有赢得台湾人心的情况下还要解决台湾经济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石油)的条件下,这样的一个台湾究竟能不能起到很多人频频提起的比如说“国家安全”、“第一岛链”和“亚太形势”等等等等的好处呢?台湾人里,谁可以信任,谁不可以信任呢?要不要搞运动或叫“清洗”呢?台独势力搞类似于228的事情怎么办?所以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嘛。反之就是,不能攻心则反侧自然不会消失。这就像毛主席说的“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毛主席的“扫帚”就是各种政治运动。

现在人们对解放以后的那些运动的必要性有一点点理解了吗?农村包围城市嘛。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村的“攻心”问题少一些,在城市里就不同啦。城市里没有分田地嘛。相比分田地,中共对城市资本家还是比较客气滴。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运动主要还是对城市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攻心”。

毛主席说过“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打下台湾以后也必须搞清楚在台湾人里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打台湾的首要问题。因为不然的话,都不说打台湾本身就会在台湾制造新的敌人,虽然在军事上打下了台湾也只能是背起了一个包袱而不能以台湾为基地向亚太发展。

关于“上兵伐谋”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我就说这些。下面我说说“知己知彼”。

讨论解决台湾问题,其实讨论任何问题都必须“知己知彼”。所谓“知己知彼”还不只是了解自己和了解对手,还必须了解那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药的所有正作用和副作用。由于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达到目的,特别是军事的目的不是占领地盘而是占领人心,没有占领人心的军事占领只能是个包袱。

这又是在讨论“攻心”啦!其实这战争本身就是政治的继续嘛。什么是政治呢?孙中山说过类似于“政治就是管理大家的事情”。其实政治就是处理人和人、人群和人群关系的学问或叫游戏。就是嘛,如果“知己知彼”只是数数武器弹药然后看看谁的多那么简单这世界不早就被基督教给统一了吗?虽然“知己知彼”里包括知“物”也就是知武器,但是知“人”才是事实上做到“知己知彼”最关键的部分。所以毛主席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物。”

我这里跟大家讨论台湾问题说的“彼”的人心虽然主要是台湾人,但是这个“彼”的心里的主心骨是美国。这里的“己”当然就是中国啦。所以,我是不具备说这一对儿“己”和“彼”的起码条件的,当然也远远谈不上“知己知彼”啦。

我只说说台湾问题的存在对中国的有利之处。我前面说了中国人的凝聚力需要重建和加强的问题。这个台湾问题就是一个帮助增强中国人的凝聚力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教材,还有西藏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是全世界华人都一致认同的问题。大家可以假设一下这两个问题如果不存在了,有些我们内部的小问题就会浮现出来的。也正因为如此,这两个问题也是我们鉴别敌友的一个试金石。美国政府的向中国输出民主这种生怕中国人过不了好日子的努力都在它作台独的后台的目前原形毕露啦。

我们中国文明和中国人确实是有那么一点太爱好和平啦。今天我们碰到美国这样的完全是得寸进尺处处紧逼的对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福气。如果美国人也来个欲擒故纵,我还真是要担心中国人会放松警惕性呢!好在美国人的思维比较直接算账也喜欢每一笔都仔仔细细地算,而且笔笔账都必须赚钱。这样一来,中国人想放马南山美国人都不给机会。

还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祖国统一这个概念已经不仅仅是统一台湾啦。现在,统一台湾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撅起的一个象征或叫里程碑啦。所以,当我们讨论统一台湾的问题的时候应该放在一个超出大陆和台湾这个格局的范围来讨论。我以前写过一个帖子(找不到啦)说统一台湾很可能是在有一天在中日对峙的大前提下做的。在中日对峙的大前提下,台湾的人心就必须作一个选择跟中国为友还是为敌就比较容易啦。

这也是日本不可以太跟中国胡闹的一个原因,不然会把台湾逼到中国手里。当然,日本也必须对台湾客气一些。台湾的日子好过得益于一个强大的中国。一个真正独立的台湾必然是四面受敌。当然啦,这些都是台湾的长期利益,一般台湾人是看不到的。

我前面提到了中华民族撅起的里程碑的概念,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基础工业体系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初级过渡。当然啦,中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基础工业体系还包括独立的军火工业。改革开放以后的一些里程碑大家就比较熟悉啦,比如说女排和振兴中华、香港回归就不用说啦、神舟和嫦娥等等等等。统一台湾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撅起这条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也正是因为统一台湾是中华民族撅起这条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因此统一台湾是必须按照中华民族的撅起时间表来进行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的问题,也就是说统一台湾不会是由于敌人的行为而不得不作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被迫的行为。也就是孙子兵法里指出的“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所以,台湾的一些分裂势力的任何行为都是不会改变中华民族的撅起的时间表的。而且还不仅是如此,台湾的一些分裂势力的表演只会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清“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给大家举个例子吧。我自己是从来就对柏杨和龙什么(女的!名字我忘了)没有兴趣。但是这两个作家在很多中国人中间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但是由于台湾的一些分裂势力的似乎得势和猖狂,这两个人也原形毕露啦。物极必反,事物总是向它们相反的方向转化的,易经也是这么说的。

在统一台湾是中华民族撅起这条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个概念下看这个问题就不难看出统一台湾一定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一下英国人在香港实在是没有做什么“攻心”的事情。因此就使得香港回归的“攻心”问题小了许多。

相比之下,如果真的在近期解放军打下了台湾,由于没有了国军当年已经用过了的土地改革收买大多数人的人心(这一点urfriend网友已经指出了),解放军的“攻心”问题就要比国军当年大的多得多。就更不用说即便是近期解放军打下了台湾,派往台湾的解放军的数量也是不可能跟当年国军转进台湾的数量相比的。

就写这些吧。

祝大家春节愉快!


附: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①□②,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注:】
①:〔车贲〕。
②:“温”字“_”旁换“车”旁。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