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中文课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给小留学生们一个缓冲的机会,平日里精头翻滚、疲于应付的学习压力太大了,中文课无疑提供了一门相对容易、压力较小的课。学业优秀,尤其是理科见长的学生不需要修中文来获得学分,所以优秀的学生能够留在中文课堂里是非常宝贵的,他们不仅给课堂增添了讨论中的亮点,而且展示了优秀所代表的自律精神,作为老师,从他们那里得到的是精神上的刺激和鼓励,可谓教学相长。
S成绩优秀,在每一门课里都遥遥领先,她在中文课里给老师带来资料和灵感,因为她从来不应付作业,总是潜心研究,寻找最好的材料,而且在展示的时候表现令人耳目一新。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有些材料是像S这样的学生提供的,完美展示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如果说她有什么小缺陷的话,那就是逆向思维欠缺了一点,似乎比那些成绩更差的同学更欠缺了一点,也就是说她充满了积极努力的儒家精神,缺少了一点老庄的辨证和逍遥。她在中文课上唯一的难题就是那道找茬挑刺的题目,她和大多数小留一样习惯了理论、认证、同意,而不是反对并且有理有据的反对。
聪明固然可贵,再配上积极正面的人生观,高度和谐统一的情商和超群的自控能力,她简直让人恐惧。(该死的,我怎么一碰上高大上主题就卡壳?感觉好像是在办公室为学生写评语,机械、木讷,完全没有写作的流动带给我的快感。是的,她太完美了,这样的学生是超过我的水平的,也不在我的性格范畴之内,我好像在描述另一个区域里的人。)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习中的挫折从来不会使她自暴自弃,当她谦卑的认识到自己需要寻求帮助,她就去校外找辅导老师突破难点和困境。她顺利的进入医科大学,连校长都难以相信,因为她的高考成绩与精英中学的学霸们还是有半分之差的,但是我一点也不奇怪,她能凭着面试的机会向考官展示成熟的头脑与性格、坚韧执着的精神,而获得录取资格。在人生道路上走过一截的人都明白,百折不挠、永远向前的精神是取得最后成果的要素。
果不出所料,她在毕业典礼上获得了大满贯,全科第一,她上台领奖,端庄大方的姿态和得体的笑容与整个颁奖的氛围多么协调啊,但这绝对不是她的巅峰,人生的好戏还在后头。
如果以为S是个书呆子就绝对错了,她身高一米八几还能劈叉,腰背挺得直直的,作态十分阳光向上,面容端庄,表情聪明、和煦、可亲。她是进入学生会的第一个留学生,当她穿着领导们特有的校服外套进入课堂时,越发显得与众不同,她比任何领导都更像领导。听说个子高的人普遍会快乐一些,看上去更重要,得到的实惠也更多。但是作为一个中国女孩,S似乎对将来的配对不太确定,像她这么高的女孩要跟一个多高的男人配上?而且对方优秀值绝对不能打一点折扣。
S在学生会十分活跃,落落大方的姿态使得当地学生也能舒舒服服的与她交谈交往。千万不要用种族隔阂来评价每一个尴尬的场面,中国学生无法与当地学生交往,感觉是相互的,一个成熟的人格总能在别人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找到契机,打开交流的口子。然而对大多数人,尤其是少年人来说,一个文化语言背景差异巨大的同学简直令人害怕,当他或者她独自一个人呆坐时,看上去是很可怜,可是鼓足勇气上去攀谈的效果往往是听不懂也解释不清,跟大学英语角的练习一样,彼此越来越词穷,直到脑子和口腔一样干燥,大家便不欢而散,再次努力的决心会被打消很多。S的卓越恰恰在于她能超越暂时的尴尬,相信人的本性善良,沟通才能化解隔阂。即使她在公共汽车站被白人侮辱,要求滚出去,她的自信也使她把这种遭遇理性的归入个例,不影响主流环境和她本人的价值。
作为学生会干部,S参加了许多校内和校际活动,她在融入本地学生和保留与中国学生的联系之间取得了绝妙的平衡,发现中国学生落单的时候她马上选择陪伴来缓解其尴尬的处境,尽管她自己能在两个人群里找到舒适点。据我在校园里对她的观察,大部分的时间她还是和中国学生呆在一起。在多一门课的情况下,直到12年级(高三)还在勤勤恳恳的为中文课努力,往往是因为像S这样优秀的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情有独钟,高考分数不是他们学习的唯一目标。
如今,S微信朋友圈里展示着她和大学同学和睦的生活,大多数同学都是亚洲面孔。唉,没有办法,如今能够考上医科的多半都是亚洲人,S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一群同路人,都是感天动地的努力奋斗,对自己的人生极端负责的人,她自己说。
高考, 高中毕业上医科大学,是中国吧
既然还上中文学校, 母语不是中文,当地学生能舒舒服服的与她交谈交往也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