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莲

人生在世,以诚相待足矣。 我对人生充满希望,但随遇而安
个人资料
绿珊瑚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李南央状告海关案”跟进报道(132) ——不应忽略的资讯

(2025-08-02 15:44:04) 下一个

其实,解读共产党和它的走向一点都不复杂,无需探究什

么“内斗”,不须打探什么“内幕”,只要看看它第一把手

的品格,就什么都有了。

——摘自“跟进130”

李南央状告海关案跟进报道(132

——不应忽略的资讯

前不久,美国学者唐志学 Joseph Torigian 出版了他的新书《习仲勋生平——党的利益第

一》,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为此书举办了新书发布会。胡佛档案、图书馆馆长特为发来电

邮,请我或到现场,或在线参会。那天恰巧先生生病,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去现场为好。

会议开始,主持人即介绍唐志学认为没有胡佛档案馆所藏李锐资料,写不出这本书,并

说今天的听众中有李锐先生的亲属。我真是庆幸自己没有选择呆在家里看视频。唐志学在回

答听众提问一节时又说:即使李锐的记述我也并不完全相信,因为有些只是他听到的传闻。

我会参照同一时期,同一事件不同国家、不同单位保存的档案,不同当事人、观察者的著述,

用拼图的方式尽可能地找出事实的真相。我和李肃先生合作的“李锐日记秘密”系列节目的

跟帖中,总有人问:你们凭什么认为李锐说的就是真相?!其实,任何历史档案都只是探讨

真相的工具,唐志学先生确是利用档案的高手。

在提问环节,我举了手,但是一直没被点到。现场工作人员将提最后一个问题的机会给

了与我相邻的夏伟 Orville Schell 先生,大概知道他的份量,他是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纽

约)主任。没想到夏伟先生将得到的话筒递给了我,他说:“我是在为南央举手,我相信她

有比我更重要的话要说。”我真是非常地感激他,因为我想讲的跟其他提问人有所不同。

我开口便说:“我没有问题要问你,是你回答了我的问题。”“记得你第一次来我家,

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内是否存在两派?’我笃定地回答了你:

‘没有,绝无派别!’我的回答令你十分兴奋,因为你也认为中共党内没有派别,但是美国的中国问

题专家们几乎无人同意你的这个看法。”我说:“当时我就觉得你会写出一本好书。可是又

拖了好几年,总是不见书的出版,令我疑惑。今天听了你自己对这本书的介绍,你让我相信,

你确实写出了一本好书。因为你记述了 15 岁的习仲勋走出监狱之后,激励他继续革命的不是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著作,而是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我相信从人性出发,而不是从意识

形态出发研究一个共产党人必定是深刻的。”听众对我的话报以了掌声。

散会后,一位不相识的美国女学者走到我的面前说:你的发言给今天的发布会作了最好的总结。

后来我又听了夏伟与唐志学在亚洲研究会就这本书的另一次讨论会,侧重点是通过父亲

谈儿子。我更是觉得唐志学确确实实与我接触过的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们有着不同的切

入视角和探究深度。最可贵的是,在回答听众问题时,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完全没有学者权威的架子。

这让我相信他在研究习近平和后习近平时代,或若习后中共解体——后共产党时代的中国问题上会有进一步的建树。

不过实话实说,我也有遗憾。唐志学在谈论习近平时,完全没有联想到在中国大陆,习

近平坚决阻挠他父亲的好友、帮助他坐到中国第一把手位置上的李锐的《李锐口述往事》的

传播——李南央状告首都机场海关扣留此书 12 年,北京三中院坚不开庭审理。在美国,习近

平在李锐第二任妻子的背后推动对斯坦福大学和李南央的反诉,欲意封杀李锐资料;在张玉

珍去世后,又继续挑选替代人,将这场官司打到底,坚决阻吓同类史料的外流及被收藏。其

实这一中、一美,习近平直接背书的两个案子,对解读习近平的个性,解读习近平的执政理

念,帮助川普政府制定与中国打交道的应对策略都是再好不过的第一手资料。

我在“跟进 130”的结尾处说过:

“其实,解读共产党和它的走向一点都不复杂,无需探究什么‘内斗’,不须打探什么‘内幕’,只要看看它第一把手的品格,就什么都有了。”在这篇“跟进”的结尾处我要说:研究习近平,了解他的家世,了解他过往的经历固

然重要,但是那些就在眼面前唾手可得的,令研究事半功倍的资料却被研究者所忽略,实在

是一件憾事。

2025.7.31.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