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莲

人生在世,以诚相待足矣。 我对人生充满希望,但随遇而安
个人资料
正文

于向真: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下)一2

(2024-08-08 07:08:09) 下一个

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下)

——《用新闻影响今天》读后感

(第二部分)

 

反思文革的开路先锋

2005年5月25日《为“文革”幽灵造墓》一文刊登在《冰点 人物》版,中青报记者采访报道了一个退休高官、原广东汕头市常务副市长彭启安,倡导创建了大陆第一所民间“文革博物馆”——塔园。塔园建在荒草丛生的坡地上,埋葬着70多个文革死难冤魂,当年造反派把广东澄海县“走资派”绑架到这里“活活打死,草草一埋”,过后分不清谁是谁地合葬一处。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曾为此题词“以史为鉴千万不要让‘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塔园石壁上用大号字刻着《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一段话:“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塔园“文革博物馆”的中央挂着巴金的画像,注明他是“文化大革命博物馆的倡导者”,两边书写着巴金先生在《随想录》中最著名的字句“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唯有不忘‘过去’,才能做‘未来’的主人。”尽管官方严禁文革话题,在大陆诸多报道禁忌中,反思文革位居前列,但是民间为支持塔园建造文革博物馆提供了上千万的资金,公道自在人心。

书读到这里,我想起2016年文革爆发五十年前夕,我决意把文革十年所见所闻所做记录下来,反思文革从我做起。那些日子,每天晚上回到家扒拉几口饭就打开电脑写系列文章《我亲历的文革十年》,从“骤然停课”到“文革遗孀”写了25篇被叫停。半个世纪前祸害中国的那场浩劫,之所以幽灵久久不散,因为太多人拒绝反思,有意无意地维护着独裁与暴力的生存土壤。2005年春,冰点周刊就报道过塔园文革博物馆,行动比我早了11年!为把文革这个虚无缥缈却危害无穷的恶魔送进坟墓,李大同和冰点周刊知难而进,成为反思文革的开路先锋。

2006年2月16日《星岛日报》报道了《冰点》被停刊的新闻,同时配发2005年9月7日《冰点》刊出整版特稿《终有一天见天日》那篇特稿是冰点记者冯玥与为张志新烈士著名画家沈嘉蔚先生合作完成的,首次披露了张志新在文革中被当权者虐杀真相,因她具有独立思想反对文革的疯狂,被枪杀害怕她出声,竟惨无人道割断她的喉管。冯玥说那期《冰点》发刊后,最使她震动的是报社内部的反馈所有30岁以下的报社职员都来张志新是谁”?中青报社职都不知道张志新是谁,报社外的人可想而知严禁报道文革的恶果彰显无遗
   那期中青报被一抢而空报社所有存报都被上门求购买走,一张各网站大量转载张志新烈士的事迹与诗歌,韩瀚:《重量》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雷抒雁:《小草在歌唱》法律呵,怎么变得这样苍白,苍白得像废纸一方;正义呵,怎么变得这样软弱,软弱得无处伸张!冰点对文革英烈张志新的报道,促使亲历者反思文革,让青年注视刻意遮掩的史实

连续刊登龙应台佳作

2005年初,台湾作家龙应台到中青报做演讲,专门拜访冰点编辑部,聊得很融洽。不久,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接连访问大陆,引起舆论关注与震动,冰点随即向龙应台约稿。龙应台根本不相信真实介绍台湾的文章能在大陆发表,在李大同锲而不舍的恳请下才勉强同意,尺度难以把握,龙女士夜夜失眠,在发排最后时刻完成了任务。面对那篇政治风险极大、刊发后必将记载于中国新闻史和两岸关系史中的上佳之作,李大同小心翼翼地只删去100余字,写好编者按语:“交流和了解相辅相成。两岸隔绝了近60年,台湾人民需要详细、真切地了解大陆,大陆人民也同样需要这样去了解台湾。”立即发排。

见报前,龙应台还是不相信文章能发表,结果总编辑感叹道“真是好文章”就签字付印了,5月25日,龙应台写的《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在中青报冰点周刊和台湾的《中国时报》同时刊登出来。那天中国青年报驻美国记者翁翔在华盛顿上网,看到台湾《中国时报》上说“这是龙应台应北京《中国青年报》之约写的文章,本报予以转载”的声明,兴奋中在中青报内部网站上留言“我为本报能发表龙应台的文章自豪;我为是《中国青年报》记者而自豪!”

这篇文章在海峡两岸引起的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论,经久不息。但是“上面极为恼火”,中宣部部长把团中央第一书记叫去,严厉指责这篇文章处处针对共产党,中宣部又以“如此宣扬台湾民主自由的文章不宜刊登”为题发出严重警告。

2005年10月19日和10月26日,冰点连续两个整版刊登了龙应台写的《文化是什么?》上下两篇长文,因对大陆包括官员在内的人们起到了启蒙作用而大受好评。李大同在进一步研究背景资料时发现,龙应台在担任台北市文化局长时办过一个展览,公开反省国民党的错误,向过去在战场上厮杀的仇敌共产党道歉,这无疑是民主制度发展后人权观念深入人心的体现。联想几十年来大陆历次镇压运动,在“大跃进”和“三年饥荒时期”饿死过三千多万人,造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惨剧,在文革和六四中迫害摧残了多少人啊?一边是民主制度的国家翻来覆去地检讨“历史旧账”,另一边执政党总是强调“不要纠缠历史旧账”,至今没有一个领导向人民道歉。

记得冰点刊登龙应台《文化是什么》两篇长文后,北京城刮起读龙应台文的热潮,当时我的一个老同学小燕刚做了大手术,我去看望她,离开病房前我说“过些天我再来陪你聊聊天。”小燕说“下次你别买吃的,把有龙应台文章的报纸拿来我看看吧!”哦,我明白了,几天后我送去几份有冰点文章的中青报,小燕苍白的脸上浮现出的笑容好美!几年后她旧病复发住进空军总院,消息传来我去看她之前,在地摊上看到《龙应台全集》盗版书,卖书人告诉我“卖得最快的就是这本”,小燕拿到那本大厚书可开心了。龙应台的书大卖,自有冰点前期的造势,这件事证明冰点有过很强的影响力。

李大同期望台湾政坛的变化能对大陆政坛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再次向龙应台约稿,11月23日《一个主席的三鞠躬》发表在冰点周刊上。龙应台在文章结尾处写了“马英九深深一鞠躬,透露的不仅是国民党的内在改变,最核心的驱动力其实在于台湾的民主,造成了台湾整体的深层质变。没有民主,不会有马英九的鞠躬。”这篇文章未被删节地刊登后,又火速受到当局的批评,两个月后冰点就被强行停刊了。

重新认识平型关战役

2005年5月初,一篇论证由国民党军队为主打的平型关战役的文章,让冰点编辑们深感震惊,以往被课本和报刊宣传的由林彪指挥的八路军获胜的平型关大捷,居然与历史真相差距太大。那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盛大的纪念会召开在即,台湾国民党主席刚刚访问大陆,开启了两党对话的新局面,客观真实地报道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功绩,有助于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因此李大同决定发表这篇文章。

6月1日,《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大捷》隆重发表在冰点周刊,中青报领导和李大同都认为“抗战胜利60年了,这场战役的真相难道还不能说吗?”没料到又捅了个大娄子,见报第二天就被“最高层领导”批评,中宣部也出面指责“美化国民党,贬低共产党”。中青报总编辑写了三次检查还过不了关,被迫追发一篇不伦不类的砖家文章“肃清”冰点前文的“不良影响”。事后,李大同查看了一系列文献资料,发现大陆方面对平型关战斗的记录自相矛盾,比如林彪说“大概歼灭日军一个营600多人”,而1942年彭德怀讲话中说“打死日军200多人”;1970年庐山会议谈到平型关时,林彪说“我军吃了亏,是任弼时决定打的”,任弼时早就过世了,他们嘴里有实话吗?

我们从小看《地道战》《地雷战》,全是“土八路”对日抗战,正规部队的八路军打过哪些大仗,取得过哪些战绩?我妈妈13岁参加八路军,她给我讲的抗日经历多是撤退中的险象环生;我爸爸是新四军四师老战士,他和他的老战友们回忆的那些出生入死的作战经历很动人,让我从小无比敬佩。可是当我年过70后,再细究那些战事,竟然发现他们“八年抗战”的多数战争,居然都是在和国民党军你死我活地厮杀缠斗,“三野所向披靡的解放战争”更是中国人之间的内战。读书至此,浮想联翩,情何以堪?深埋心底的“红二代”自豪感荡然无存!

为促进政改顶风而上

2005年11月14日,冰点向中国体改研究会专家,也是冰点老作者杨鹏的约稿,在发稿前一天晚上11点多,终于提交给李大同,这篇题为《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的文章,标题惊悚内容敏感,分析了文革结束时最大的社会问题是物质短缺,百姓缺衣少食,人人渴望少搞政治斗争,尽快改善物质生活,经济搞活发展后,由于法制得不到保障,官员腐败、官商勾结、政务黑洞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进入快速积累期。

作者在文中说“今天中国的主要矛盾,不是那种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说教所能解决的,不是那种简单调整一下政府部门的职能就能解决的”,需要的是政治体制改革,只有制度进步才能解决。这类文章只有刊登在读者极少的内部专业期刊上打个擦边球,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无疑是犯了大忌。看完这篇难得的好文章,面临刊发后的风险,李大同想到的是“无权枪毙好文章”,马上快速动手编辑。

两天后,保留了原标题的文章发表在冰点周刊上,引发巨大的轰动。在众多BBS(电子公告板)上被转贴,点击量迅速破万,多数读者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由一张官办大报发表的,再查确认后不禁发问“新闻自由了吗?”当时有多少网页转登了这篇文章呢,谷歌搜索的结果吓人一大跳,竟有141万个网页!《南方周末》转发后,荣获全国媒体“2005年度最佳时评奖”。出乎李大同意料之外的是,刊登这篇危险的文章,中宣部居然没出面指责,还因富有创见性引起中央最高领导人的重视,很快组织人员研究文章的观点以推动改进。

公正又一次被击倒

2005年11月30日《冰点?观察》版刊出《谁该为宪法学家“剽窃”负责》,曝光了在权力体系中,学术造假、抄袭剽窃成风中十分恶劣的典型案例,一个曾给政治局委员们讲过课、做过辅导的学者公然剽窃某知名专家的学术成果,还抄袭过其他至少6位学者的著作,均有确凿文字证据。依仗有高层庇护,那篇完全用事实说话的后续文章,在发排后被强行“换稿”,冰点编辑们宁肯成果被砍,也拒绝看高官眼色行事,最终12月28日的《冰点?观察》整版被撤换,冰点每期四个版被砍为三个版。2004年最后一期,冰点被毙掉两个版;2005年最后一期,冰点又被毙掉一个版。如果给出最简短的评语,应该是:不让说真话!

《用新闻影响今天》书中,附有一篇长文,题为《公正又一次成为弱者》,是中青报图片总监贺延光写的。贺延光是1976年天安门四.五运动的知名参与者,曾遭重判,“四人帮”倒台两个月后出狱,他不仅是著名摄影记者,文章也写得漂亮,是大陆新闻界唯一一位既屡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媒体记者。李大同这位挚友的办公室就在冰点隔壁,被报社同事视为冰点的“客串主编”。贺延光目睹了那次“撤版”交锋的过程,写了长文发在报社内部网站,为该事件留下真切的记录。由于剽窃者的保护伞太专横,这件事还不算完,不久后报道这件剽窃案的《新京报》负责人和编辑,竟然受到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许多人被气得愤愤难平,“在中国搞新闻,真不是人干的事!”

据理力争让当局难忍

2006年《冰点》开年第一期刊登了上海大学朱学勤教授的文章,回顾2005年中国文化界的重要事件,那篇妙文原来是《新京报》的约稿,因为“内容太敏感”发不出去,只能请冰点代发。接下来1月11日第二期发表了中山大学袁伟时教授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用大量事实批评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的谬误。

我在上篇读后感中说过1998年初,冰点针对教育问题发出《不仅仅是语文》一文,引起过社会重大反响。懂教育的李大同知道,语文教科书是政治风险最小的一门,所以用来做首次批驳的目标,他心中期待着第二个目标——怎么评论历史教科书?需要有一篇最恰当、最有力的文章。直到2005年12月中旬,他被夫人推荐的一篇袁伟时的文章所打动,马上给作者发出商榷信,袁伟时教授回信说“能在《冰点》发表是我的光荣”。

李大同小心翼翼地删去不伤筋动骨的字句,尽量保留下所有重要史料,发出那篇重磅长文。那之前,中青报总编辑已经被团中央第一书记警告“冰点问题,团中央已经扛不住了”,所以付印过程相当艰难,总编辑迟疑不决后,和三个副总编辑协商达成“风险太大,不能发表”,后因李大同是中青报资历最深的高级编辑,比几个领导的新闻从业时间都长,在业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所以历来不管对冰点稿件有什么意见,中青报几位领导都耐心听取李大同的说法,当面协商、斟酌后才作出决定。这次最终结果又被李大同极为充分的道理占据上风,总编辑做出“超级宽容的删节”后,刚刚遭报社领导集体枪毙掉的文章被成功付印刊登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