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莲

人生在世,以诚相待足矣。 我对人生充满希望,但随遇而安
个人资料
正文

舒云:《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倒台记 》(一)

(2022-11-25 21:32:42) 下一个

上海会议、京西宾馆会议积极批罗

1965127日,毛泽东首先批示身边工作人员通知叶剑英、萧华、杨成武(总参谋部副总长)、谢富(公安部部长)四同志,于本日下午到上海一谈。”接着他又四次批示,组成了上海会议最初的名单。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通知开会是中央办公厅的事情,为什么毛泽东要亲自上阵呢?而且从这五份批示看,毛泽东是边想边补充的名单,以后陆续还有一些与会者。毛泽东第一个批示中提到的叶剑英等四倒罗”积极分子,毛泽东要求他们提前一天来上海商谈萧华此时正在江西九江养病,未能成行。

8日凌晨,徐业夫(毛泽东机要秘书)奉毛泽东之命再打电话王新兰(萧华夫人公室副主任)不想叫醒的萧华,说他不在。徐业夫停顿一下:“有重要会议,请萧主任上午8点到上海锦江饭店报到。萧华只得抱病打电话要飞机。吴法宪说:“九江机场报废好几年了,大小飞机都不能降落,南昌才有飞机。”王新兰打电话找杨尚奎(江西省委书记),通过铁道部调火车,一路不停赶到南昌,此时豪雨如注。上午8点多军用飞机达上海,萧华被接到锦江饭店,王新兰被送到另外的宾馆。

萧华在上海会议背对背揭批罗瑞卿,还是相当卖力的。当然,有了1959年庐山会议的经验,大多数与会者都很积极贺龙会前虽一无所知,但见人就骂“长子”(罗瑞卿)。叶剑英对他的邱会作(总后勤部部长)等人大声说:“搬掉凶神,解放元帅!”“你们受压当然不好,但你们到底还有工作,他对你们还要客气一点的,否则对工作不利。对我他就不客气了。他根本不把我这样的人放在眼里

19651230日至1966118日,萧华在北京主持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军以上单位的政工首长以及部分师政治委员,共186人参加。会议研究贯彻林彪突出政治五项原则”外主要是萧华全面部署批判罗瑞卿,调子比上海会议高出很多。同时要求各大单位揪出和批判“罗瑞卿线上的人”。罗瑞卿问题在军内公开并升级了。毛泽东审阅萧华《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执行突出政治的五项原则》的报告及会议文件,批准以中共中央文件(中发[1966]109号)的名义转发全国。《解放军报》继1966元旦社论后,连续发表七篇关于突出政治的社论。

196512月至19665月,萧华主持总政治部机关整顿,主要追查罗瑞卿在总政治部的“党羽”梁必业(总政治部副主任)3月,萧华主持总政治部党委扩大会议,梁必业扣上“积极支持罗瑞卿反对毛泽东思想,推行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大帽子以及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5上旬总政治部副处长以上的干部会议建议撤销梁必一切职务62日,总政治部通知,将《关于整顿机关和梁必业同志错误问题的报告》印发全军师以上单位,口头传达到团一级党委。此外,还彻底清算了梁必业“军反党的罪行”,将凡是由罗瑞卿、梁必业签发的文件一律销毁,有他们名字或讲话内容的“一律涂掉或剪掉”之后梁必被解除职务,关押、劳改8

196634日,邓小平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批判罗瑞工作小组会议,中央军委常委、三总部、公安部、国防工办、国防科委、军事科学院和各大军区、军兵种负责人,共42到会。邓小平说:中央决定,常委已指定我和彭真、叶剑英负责主持会议。军队方面,由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叶剑英和杨成武、萧华等人组成领导小组。而我将和李富春出巡西北,不参加会议。当天下午,会议移至京西宾馆,由叶剑英、萧华、杨成武主持,面对面揭发、批判罗瑞卿317日,增加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中央局负责人,以及前一段未到会的军队干部共53人。批判不断升温,罗瑞卿跳楼致伤

516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工作小组《关于罗瑞卿同志错误问题的报告》包括6个附件:叶剑英、谢富治、萧华杨成武(与王尚荣、雷英夫联名)的发言;罗瑞卿312日检讨;叶剑英、萧华、杨成武、刘志坚(总政治部副主任)424给毛泽东、中共中央的信《彭真同志在批判罗瑞卿会议过程中的恶劣表现》等。同日,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下发时萧华5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批判彭真的发言作为附件三。萧华的发言分为四个部分:一、关于彭真在东北问题上的错误;二、彭真在批判罗瑞卿会议过程中的表现;三、关于文化革命问题;四、彭真和罗瑞卿究竟是什么关系。萧华认为他们“是一个反党联盟,是一窝子,几个案子实际上是一个案子”。1967317日,华在军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在北京斗争罗瑞卿的会议,中央指定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彭真,一个是叶剑英同志组织三人小组。我和谢富治同志、杨成武同志几个人叫做工作小组,主持这个会议。会议开始之后,邓小平跑到西北去了,彭真就跑到成都去了,和李井泉去挂钩,去部署。到了会议结束的时候,要写一个结论,我们是经过仔细核对的,凡是有一点不合乎事实的,凡是过不得硬的,一件件都勾掉了,剩下来的都是证据确凿,性质严重的。可是邓小平、彭真还在包庇他(罗瑞卿),许多问题不准写,不准写罗(瑞卿)对四个第一的造谣诬蔑,不准写罗(瑞卿)和杨尚昆杨献珍等的不正常关系,不准写罗(瑞卿)向地方伸手的问题,不准写罗(瑞卿)恶毒诽谤主席的具体事例,不准写罗(瑞卿)做了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的应声虫和地富反坏右的代理人。罗瑞卿回家对地主祖坟三鞠躬,也不准写,因为彭真回家也给地主祖坟行了三鞠躬礼。

萧华大会上自己的病情。他说:“现在医生还要观察几个月,肝炎容易复发。我已经反复过一次了,就是批判斗争罗瑞卿时,多少晚上不睡觉,几天几夜不睡觉,搞材料,搞发言,组织会议,混在一起。所以把罗瑞卿斗垮了,我这个病又犯了。”病中的萧华为什么如此积极邱会作认为:一则在军委秘书长的事上不如意,二则他曾被罗瑞卿拉过去半个身子,要和罗瑞卿划清界限。

 

杨成武不同意萧华担任军委秘书长

1965上海会议后,包括林彪在内,不知道毛泽东的心思以为罗瑞卿和谭政(总政治部主任)降一级到他成了彭德怀第二这一来军委秘书长的位置空出来了,邓小平决定第一副秘书长萧华补位邱会作中央原则上已定萧华任秘书长,总参第一副总长杨成武代理总参谋长。

杨成武对萧华任军委秘书长很有气,怎么能让“动摇分子”萧华抢了风头呢?杨成武说:“这样的人事安排,我们军队今后能够清除罗瑞卿的影响吗?过去罗瑞卿压在我头上,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现在换了个人,叫我怎么工作?”杨成武认为他、刘亚楼、萧华人中,他与罗瑞卿的斗争最坚决,起的作用最大,而萧华不仅起的作用最小,和罗瑞卿沾了边。林彪完全理解杨成武不肯屈居萧华之下,提议叶剑英兼军委秘书长,这样可以把叶剑英、萧、杨成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毛泽东采纳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初期,十大元帅只有叶剑英坐“冷板凳”,老到这么一把年纪,反倒成了军内最大“实权派”,进入了中国权力高层叶剑英在接受邱会作祝贺时,表示很感激林彪这个“情”。由此,林彪、叶剑英、杨成武、萧华形成新的军委领导核心,并由叶剑英、杨成武、萧华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说回来,萧华怎么会被罗瑞卿拉过去呢?

19611月,谭政降为副主任萧华准备上台。然而军委内部竞争激烈,林彪把总政治部主任的几个人选都报给毛泽东。萧华虽然在刘亚楼、杨成武前进入军委领导班子,但一直没起大的作用,政治上没有多大作为,所以对总政治部的工作,上到毛主席,下到基层干部都不满意。毛泽东决定罗荣桓兼总政治部主任。林彪在军委常委会上说:“主席说,萧华同志同罗荣桓同志一起主持总政工作很合适!罗(荣桓)出场有点古人味,这样很好,梅兰芳在台上,即使不唱戏,台下的人也不会说话的。”毛泽东这番话,显然是嫌萧华能力和干劲都不足。林彪为照顾萧华的面子,用他自己的语言说的。萧华表面上积极拥护,但心里并不满意。他担任了十一二年的总政治部副主任,又积极反对谭政,最后还是原地踏步这是罗瑞卿拉动他的原因之一。

1963928下午毛泽东与贺龙、罗瑞卿、萧华等人谈提出林彪长期生病,身体不好,建议由贺龙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罗瑞卿专程到天津探望养病的萧华说:“看来,林总的身体不能再坚持工作了,毛主席要贺老总主持工作只是暂时的措施。”萧华说:“贺老总身体也不好,军委的领导责任早晚要落在罗总长头上!”罗瑞卿高兴地说:“我们合作吧!”像这样严重的问题,萧华没有向林彪报告,而是他的秘书以后揭发出来的。林彪为了团结大多数,对萧华采取了往里面拉的政策。

1955年授予的上将名单中,萧华虽然排在杨成武后面,但在日常排名中他总在代总长杨成武之前萧华极受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人的钟爱,尤其是刘亚楼去世后,林彪对萧华的器重更为明显不过杨成武并不服气,他曾公开说,影响他的人多了,比如萧克、陈光、王良、刘亚楼、左权等,却只字不提比他小两岁的萧华。邱会作说:至于杨成武与萧华不和1959年后的军委办公会议是常见到的,成武对总政治部的空头政治也是不感冒的。

19631216,罗荣桓逝世总政治部没有任命主任。196421日,萧华患肝炎住院。同年9月,他才被任命为总政治部主任军队文革由总政治部萧华按照“左”的一套来,引起大家不少怨恨。当然萧华不“左”也是不可能的,毛主席号召造反嘛。杨成武对萧华倒台起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他有两点做得不好,一是抓住萧华的生活问题不放,亲自布置所谓受害的女服务员写细节并签字划押,把萧华往死路上推,唯恐萧华打不倒。还在碰头会上向江青汇报,萧华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1968年初,在总参谋部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杨成武特别安排批斗萧华。他专门找人用四川方言萧华糟蹋一通,还把徐立清和袁子钦均为总政治部副主任)等人搞来陪斗。让人看来很不舒服,他对萧华有幸灾乐祸的感觉。杨成武当然没有想到,几个月他也步了萧华后尘,成了阶下囚

 

萧华刻意躲避江青的上海座谈会

19661月下旬,李圭(公室副主任)接到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的电话,说林彪让叶群(林公室主任)打电话,江青要在部队召开文艺座谈会,人不要太多,最好萧华去。萧华和刘志坚研究,决定由谢忠(总政治部文化部长)、陈亚丁(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李曼村(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参加。刘志坚请萧华带队,萧华一再推辞:“我事情很多,这几年有病,身体一直不好,文艺方面的情况又了解不多,你主管宣传文化,了解情况,还是你去好。”刘志坚因重感冒住院,他向萧华提出,也不知道座谈些什么,是否先研究一下,对部队文艺工作有个统一的看法。萧华同意,遂约李曼村、谢忠、陈亚丁到刘志坚的病房商议。他们一致认为:第三届全军文艺会演出了一些好作品,有的经毛主席、周总理看过,并给予赞扬。因此部队文艺工作的方向是对的,成绩是主要的。萧华说:“江青这个人疑心大,脾气也大,她有什么批评,不要当面争辩,多听少说,有什么问题都带回来研究。我们不了解地方文艺,不要随便表态。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情况,可以如实汇报。”文化大革命前,江青提出到总政治部任职,萧华没有理睬,江青不死心,找到总政治部文化部,最后还是因萧华阻挡不了了之萧华一向对江青没有好印象,尽量不主动接触。江青说:“萧主任,见了面,连个招呼也不打啊!”王新兰曾劝萧华,不要在礼节小事上得罪江青。萧华说:“她又不是毛主席,我讨厌她!”

196622日下午,江青座谈会开始,至220日结束,除观看30多部电影,3场戏外,个别交谈和集体座谈8次,全是江青一人有事休会几天,刘志坚返回北京向萧华汇报,认为江青否定太多,许多电影、京剧都说不行。她反对写中间人物,中间人物是客观存在,还是应该写。萧华表示同意,至于“这些问题怎么办,会后再研究”。江青结束座谈会后,刘志坚等人为向党委汇报,追记3000多字的汇报提纲,江青一份。226日,江青对陈亚丁说:“你们要搞纪要,事先也不同我商量一下,搞好了,临走丢下来,逼我签字。有什么办法,逼上梁山,搞就搞吧。”江青认为汇报提纲“歪曲了她的本意”,给她闯了大祸毛泽东看后极为重视,指示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修改。萧华在党委会上说:既然毛主席这么重视,等他们修改完,再研究如何传达执行。

19663月中旬,陈伯达、张春桥等人易其稿,毛泽东三次修改的《纪要》定稿,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变化,扩充到1万多字,标题也被毛泽东加上林彪同志委托4月初,萧华批准《解放军报》把《纪要》改写成社论410日,中共中央以[1966]211号文件下发。418日,《解放军报》发表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社论

邱会作这个《纪要》很不理解,为什么由军队对党的文艺路线做政治结论?更纳闷不爱管闲事的林彪为什么出这个“风头”?以后他听叶群说,主席打电话来,说“小人物”不行,要请林彪这个“神”,要请解放军这个“神”出场。

 

《纪要》导致军队文化系统的冤假错案

19663月下旬,总政治部党委决定在西宾馆召开全军创作工作会议,各大军区、军兵种文化部门负责人及军队知名作家、艺术家等249人参加。会议仿照江青座谈会的做法,新中国成立以来生产的68部国产军事片和12部外国军事影片江青认为《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战斗里成长》《上甘岭》《地道战》《分水岭》《海鹰》等“有小缺点,是好的”,另54部则被扣上“美化阶级敌人”、“渲染战争苦难”、“专写错误路线”等大帽子,并重点批判《北国江南》《早春二月》《林家铺子》《抓壮丁》《兵临城下》《红日》《逆风千里》等七部影片

全军创作工作会议开幕式上吴雪(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坐在主席台上,还晃着二郎腿听到《纪要》点名有“倾向性问题”影片包括他导演并出演的《抓壮丁》时正在晃动的腿立刻不动了,显然他没有精神准备。《纪要》否定了建国17年以来的文学艺术“文艺黑线”矛头直指主持文艺工作的周扬、林默等人,而他们却蒙在鼓里,甚至吴雪坐在主席台上才听到对自己的“宣判”,瞬间由“座上宾”变成“阶下囚”

这是一次地地道道的突然袭击。忠、李伟(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曾郑重宣布,会议遵循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的“三不”原则,动员大家大胆发言。陈其通(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所云平(总政治部工团剧作家)、冯毅夫(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等人纷纷质疑,为什么这样重要的座谈会不是中宣部召开,而是江青个人召开?江青既不是中央领导人,军中又没有职务,为什么让她来主持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他们感到《纪要》提出的十条路堵死了九条,剩下一条也是“独木桥”……。空军有10人与会,冯德英(《苦菜花》《迎春花》作者)不同意把某些戏剧捧为“样板戏”,也不同意江青说“不敢斗争”或“逃避斗争”是“修正主义”作品。他十分满地说:那么《白毛女》中喜儿逃进山里躲了那么多年,又叫什么?他对《沙家浜》中的阿庆嫂也说过一些不恭之言。会议初期《简报》如实反映了这些对《纪要》内容不理解甚至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516日,林彪批示:“这是反毛主席的,要组织反击。”江青也表示:“恶毒攻击《纪要》,要反击!要反击!”那些“恶毒攻击”以及对众多“大毒草”说过好话,“吹捧”过的人成了大批判的对象陈其通、冯毅夫、白刃(《兵临城下》电影编剧)等六人被扣上反《纪要》、反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帽子,在中小会上被批斗56次。会议气氛越来越紧张,题为《恶毒攻击座谈会纪要的言论》14条被印发批判。后来批判内容越来越多,艺术问题说成政治问题,内部矛盾说成敌我矛盾,早超出14条的范围。629日,新华社报道,解放军总政治部最近在北京召开全军创作工作会议。会议号召全军文艺工作者同广大工农兵群众一道,“坚决搞掉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黑线630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重点报道。

全军创作工作会议结束,军队各大单位相继召开创作工作会议,揪斗了一大批有关领导干部及编创人员30余人被打成“黑帮”,李淦(李圭哥哥、济南军区文化部长)、周洁夫(广州军区文化部长)等数十人被迫自杀,形成文化大革命初期军队最早的一批冤假错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