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夜雨阑珊。
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不由得思绪翩然。
曾经很喜欢雨,几乎每次有雨都会写点儿什么。
少女情怀总是诗,“俺也一样”,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那时候年少情怀,总是被人说成多愁善感,我就每次都否认,说自己是善感而不多愁。
现在回想,不由得哂笑——又差多少呢?
想必那些絮絮叨叨的只有年轻时才能说出来的傻话,现在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吧,呵呵。
那时候却不会这么觉得,只会觉得自己该懂的都懂了,老人的话不肯听,年轻人的话太幼稚,别人的话隔靴搔痒,只有自己是不同的,呵呵。
时光倏忽而逝。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时不我待。
一晃,就是几十年。
那时候喜欢一首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喜欢归喜欢,明白却只是隐隐约约。
算是喜欢文学,所以懂得一些共情的道理。
明白自己的所谓明白也是隔了一层。
其中况味,到如今,才算是明白了点滴。
少年时被荷尔蒙控制,在情情爱爱里无从自拔,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情爱是真的。总以为会为了爱情不惜付出生命。总以为爱情可以真挚的天长地久。总以为这样那样,呵呵,到头来不过是年少无知的梦中呓语罢了。
总以为,时间生命似乎无穷无尽,可以随便挥霍。
壮年来时,青春已逝,现实的重担都已经压在肩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哪里都躲不过去。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是笑话,身边的每个人都等着你买单,你能去哪里?
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你不负重,就得别人替你负重。
黑云压城城欲摧,暮霭沉沉楚天阔。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点点滴滴,都是离人泪。
孩子大了,我们也老了。
该做的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
该明白的都明白了,不明白的也都来不及明白了。
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将还山不论兵。
或许只有僧庐之下,才能安放身心吧。
除此之外,尚有可选之处否?
或许,为怜修竹引春雨,种得修竹听雨声。
还可以在竹雨声中,沉沉睡去。
或者静坐窗前,只是在雨声中坐着。
嗯,只是这么坐着,就好了。
没想到年轻时的自己那么有才啊,文字还真是不错呢。
可惜一切成空,终不过是梦幻泡影。
多谢你让我看到年轻时的自己。
翻了翻您老以前写的关于雨的文字 “雨中的世界,仿佛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世界。或者说,虽然是原来的世界,却如喷过水的水墨,还是旧时人,却已不是旧时行履处了。那如雾霭笼罩着的世界,较之平常,多了些恍惚,多了些温柔,多了些清凉,多了些明净。雨中的世界,已接近梦中的世界了。偶尔有雨水打散了,飘来细细的小滴,沾在脸上,也是姗姗可喜,比之呆呆的听雨,又多了一分窃喜。宛如人生,也总有意外的盈收。” 老人家当年好文笔啊。还有“夜雨敲窗,与雨水打在身上,声音与感觉都不同。
雨滴敲窗,人是旁观者,看星星点点,听点点滴滴,境由景生,情随景动,心与境合。
雨水打在身上,人在雨中,看雨线致密,看雨脚连绵,雨在心中,雨滴清凉,雨心清凉。” “回到院里,到树下,站一会儿桩。
雨意阑珊,神清气爽。
此时此景,不于天地间与天地相契,太过暴殄天物,是可忍孰不可忍。
至于忍无可忍,便可不忍。
于是空胸圆背,敛臀坐腰。
梨花院落溶溶月,杏雨枝头切切心。” 最后这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杏雨枝头切切心。”特别美,查了下,前半句出自宋代晏殊的《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后半句是你自己写的吧,很美很美的。还有一篇看到下面的跟帖,虽然年代久远,依旧温馨喜乐 “雨伞是要不得的,手上擎一样东西,既多负累,失却自由,又挡雨线,看不到雨打睫毛之胜景,实乃点金成铁之举。” 俺当年特别喜欢的一句“于是只在檐下小驻,听雨滴屋瓦,看雨线落空。” 评论区“雨打睫毛”?
很丽人的感觉啊,厚厚厚:O)反正俺奏喜欢微风的那一点点温柔,象冬天的太阳,温暖又不灼伤人。(把帘子拉起来,别让他们听到。嗯,,,微风呐,到时候能不能把你的舍利子留给我一颗做纪念?)” ---美好愉快的过去:)如今再读微风老人家的雨,忍不住感慨,所有的美好都已经体验过了,所有的仗都打过了,老兵不死,能干啥?就如您所言“嗯,只是这么坐着,就好了。”